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哈工大考研外国建筑史试题
哈工大03年秋季学期外国建筑史试题(答案)(卷面合计60分)一.画图(每题4分,共8分)1.古希腊多立克柱头、爱奥尼柱头的正立面简图(参见图说p41)2.罗比住宅立面图(参见作业指示书)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会场的大厅,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纵向的几排柱子将其分为中厅和侧廊两大部分,中厅比侧廊高,两侧可开高侧窗;多为木屋架,支柱较细;其容量大,结构简单,传统上是群众聚会的场所,古罗马晚期基督教公开后,被教会选中做教堂的蓝本。2.《建筑十书》古罗马维特鲁威的著作,是欧洲中世纪以前遗留下来的唯一的建筑学理论专著,全书分十卷,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作了系统的总结,第一次提出了“坚固、方便、美观”的建筑三要素,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影响很大。3.全面空间建筑大师密斯的空间理论,又称通用空间,由“流通空间”发展而来。主张设计一个大空间,可以自由划分、分隔的实用且经济的空间,标志着现代建筑设计中起决定作用的功能主义理论的终结,是60年代后影响最大的空间理论。4.后现代主义建筑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建筑界流行的一种建筑思潮,其特点是: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多元论、折衷主义等。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金字塔是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典型建筑。2.(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神庙、群体布局以及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3.西欧哥特教堂的平面多采用拉丁十字式或(巴西利卡)式。4.被称为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是由(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5.罗马圣彼得教堂的穹顶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6.标志着欧洲真正改变建筑形式语言的信号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于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7.风格派建筑师里德维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堪称画家蒙德里安绘画的立体化。8.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于1925年设计、位于德绍的(包豪斯校舍)是现代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9.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有机功能主义),其作品代表着二战后建筑思潮中讲究“地方性与民族化”的倾向。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哥教堂的结构特征(1)肋骨拱(骨架券)为拱顶的承重构件,拱顶重量减轻,减薄,侧推力减小;拱顶可以覆盖各种形状的平面;(2)飞扶壁飞过侧廊,解放了侧廊,便于中厅开大窗;(3)全部使用双圆心的尖券,尖拱,可减小侧推力,减轻结构,同时可适应不同跨度的券、拱;柱子因而大小一致,内部整齐,平面灵活。2.简述有机建筑理论的主要内容(1)整体性原则,主张建筑设计中应由内到外、由局部到整体贯穿同一个理念;(2)内部空间,主张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设计,强调由内而外、“有生于无”;(3)对待环境,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室内外空间应相互渗透;(4)对待材料,主张充分认识各种材料的不同特性,在使用中扬长避短;(5)对待装饰,主张装饰不应是建筑的附加物,而应是自然的,简洁的;(6)对待传统建筑形式,认为应首先了解传统形式产生的原因,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7)对待机器,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1)结构上,发挥了光辉的拱券结构技术,形成了拱顶体系,初步摆脱了承重墙的限制;(2)空间处理上,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既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又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复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是从实体到空间的一次重大飞跃;(3)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创造出极有意义的券柱式构图,兼有结构与装饰作用;(4)建筑类型丰富,规模宏大,世俗建筑的数量占很大比例,且功能推敲深入,型制成熟特化,平面由简单转向复杂,体量由单层转向多层;(5)形成了较为系统成熟的建筑理论,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2.如何理解“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请举例说明。(参见教材p68-107)2004年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哈工大04年春季学期中国建筑史试题与答案一、画出下列各图:(每题10分,共20分)(1)北京天坛总平面示意图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123页图4-21(2)清式六架卷棚与七架前后廊木构架剖面示意图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279页图9-2二、解释下列名词:(每题6分,共30分)(1)殿式彩画清式和玺彩画与旋子彩画的合称;多用于宫殿、坛庙、陵寝、寺庙等组群中的建筑;有多个等级层次与建筑在组群中的地位相适应;采用程式化的、图案化的画题;严格运用平面图案,排除图案的立体感、透视感;图案的分布遵循构件的结构逻辑;呈现为规整、端庄、凝重的格调。(2)平坐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3)北京四合院是庭院式住宅的最典型布局;主要单体多“一明两暗”,核心庭院均“一正两厢”加垂花门或过厅;可纵向增“进”、横向增“路”以扩大规模;建筑的空间等级秩序反映了封建伦理秩序并能满足安居功能;表现了严整、端庄、凝重、和谐之美。(4)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以下的梁,加工较精细。宋代明栿常作月梁式,以增加美感。(5)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261、282页。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第111、174页。(2)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第58-59页。(3)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278页。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结合实例分析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异同。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第159-169页。哈工大2004秋季学期外国建筑史试题(A)答案(卷面合计60分)一.画图(每题4分,共8分)1.维琴察圆厅别墅平面(参见教材p138)2.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平面(教材p93)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柱式指古希腊时期关于柱子、檐部的比例及其相互组合方式的一整套做法,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已经相当稳定,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2.巴洛克建筑16世纪末、17世纪流行于意大利的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以炫耀财富、装饰复杂、追求动态等为其主要特征,在建筑设计手法上开创了新领域。3.流通空间密斯的空间理论,它包括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流通,以及内部空间之间的流通。常常以不到顶的矮墙或带缺口的外墙来实现内外空间的流通,在室内则以各种隔墙、隔断来实现空间的流通。4.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论,包括了房屋的三个要素:居住要求、生产要求、美学要求。一方面,房屋应该有机器般的纯净、合理性与精确性;另一方面,房屋应该可以如机器一般以大规模工业化的方式生产。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万神庙)是古罗马集中式形体、单一空间以及穹顶技术成就的杰出代表。2.西欧哥特教堂的平面多采用巴西利卡式或(拉丁十字)式。3.罗马圣彼得教堂的设计集中了文艺复兴盛期几乎所有著名建筑师的努力,其中穹顶是由(米开朗琪罗)设计的,教堂前的广场是由(伯尼尼)设计的。4.文艺复兴的传统传播到法国以后,最终在17世纪形成了以卢浮宫东立面、凡尔赛宫为代表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5.标志着欧洲真正改变建筑形式语言的信号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于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6.彼得·贝伦斯是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中的代表人物,为现代建筑作出了杰出贡献。他设计的(AEG的透平机车间)被誉为现代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7.设计于1925年、位于德绍的包豪斯校舍是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的代表作。8.文丘里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宣言。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哥特教堂的结构特征(1)肋骨拱(骨架券)为拱顶的承重构件,拱顶重量减轻,减薄,侧推力减小;拱顶可以覆盖各种形状的平面;(2)飞扶壁飞过侧廊,解放了侧廊,便于中厅开大窗;(3)全部使用双圆心的尖券,尖拱,可减小侧推力,减轻结构,同时可适应不同跨度的券、拱;柱子因而大小一致,内部整齐,平面灵活。2.马赛公寓的建筑特点(1)“居住单元”,作为组成现代城市的基本单位;(2)“粗野主义”,外墙粗糙不加装饰,造型粗犷豪放;(3)模度的应用,整个建筑由十五种基本尺寸组成。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雅典卫城的群体布局特色(参见教材p36~42)。2.以流水别墅为例,论述莱特的有机建筑理论(参见教材p100~101,p105~106)。2005年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哈工大05年春季学期中国建筑史试题与答案一、画出下列各图:(每题5分,共10分)(1)南禅寺大殿正立面图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第57页图5.3.2(2)清式六架卷棚与七架前后廊木构架剖面示意图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279页图9-2二、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30分)(1)叉柱造将多层木建筑的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檐柱斗栱上,但向内退进半柱径。(2)平坐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3)北京四合院是庭院式住宅的最典型布局;主要单体多“一明两暗”,核心庭院均“一正两厢”加垂花门或过厅;可纵向增“进”、横向增“路”以扩大规#唤ㄖ目占涞燃吨刃蚍从沉朔饨桌碇刃虿⒛苈惆簿庸δ埽槐硐至搜险俗亍⒑托持馈?lt;/FONT(4)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以下的梁,加工较精细。宋代明栿常作月梁式,以增加美感。(5)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6)拙政园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197-199页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两步架的梁,宋称(乳栿),清称(双步梁)。(2)塔与楼阁平坐下之屋檐,称为(腰檐)。(3)在清式建筑做法中,1椽径等于(1.5)斗口。(4)晋祠圣母殿的屋顶形式为(重檐歇山)。(5)清式石栏干是先在台基或地面上置(地栿),再在上面立(栏板)、(望柱)和(柱头)。(6)宋代歇山建筑有两种称谓:在殿阁称(九脊顶),非殿阁称(厦两头)。(7)清称为翘,宋称为(华栱)。清称为十八斗,宋称为(交互斗)。(8)《园冶》的作者是(明)代的(计成)。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261、282页。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第111、174页。(2)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第58-59页。(3)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278页。(4)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261、282页。哈工大05年秋季学期建筑学专业03级外国建筑史试题(标准答案)一、画图题:(每题5分)1、包斯校舍二层立面图(参见教材近现代部分P72)2、帕提农神庙东立面(参见教材古代部分P40)3、圣马可广场平面图(参见外建史图说P126)4、朗香教堂平面图(参见教材近现代部分P288)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1、《建筑十书》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作为一本建筑学专著,提出了许多完善的建筑设计方法、建筑思想、原则。但最大的成就在于指出了“一切建筑物都应当恰如其分地考虑到坚固耐久、便利实用、美丽悦目”这一原则,为欧洲建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尽管两千多年来,建筑学有了伟大的进步,但都没有超越这一原则。2、让·努维尔法国当代著名建筑师。其作品充分考虑法国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将当代高科技成果的新技术、新理念融入其中,使其作品典雅端庄又不失时代特色。其代表作品是于1987—1988设计,建于法国巴黎的阿拉伯世界文化研究中心。并以此获该年度法国最佳建筑设计并一举成名
本文标题:哈工大考研外国建筑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6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