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园林文字艺术主讲彭敏••在园林诸多艺术元素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这就是文字。•用文字来营造园林景观,专业上称之为“题景”。•这些文字在园林中的存在的方式,或为石刻,或为园名、或为楹联、或为匾额,其中充满了艺术的趣味和韵味,细细品来,其乐无穷。•《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写到,贾元春即将省亲,大观园的各项基建工程已基本竣工,但园内各处的亭台楼阁还没有匾额和楹联。•贾政曰:“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由此可见,园林中的匾额楹联不但能点缀堂榭,装饰门墙,还能表达造园者或园主的思想情感,起到丰富景观,唤起联想,增加诗情画意,最终达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一、石刻•石刻,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石头上刻字是世界上许多民族都使用的记载方法。《墨子·鲁问》中说“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证明石头在春秋战国时代,和青铜器一样,都曾经做过文字载体。•而园林中的石刻,兼有弘扬书法和营造景观的双重功能。••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夜游杭州西湖,被周边美景所陶醉,便欣然提笔写下“虫二”二字。•众人多疑惑不解。••这是位于杭州西湖湖心亭景区内的一块石刻,其寓意为“风月无边”。•这两个字取自繁体字“風月”二字的中间部分,把外框去掉,变成“虫二”。•“风月无边”一词出自宋朝·朱熹的《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一文之中:“风月无边,庭草交翠”。用来形容风景绝佳之境。•这是一种文字游戏,其目的是让游客在猜测中感受到乐趣。•这块刻有“鹅池”二字的石碑位于黄鹤楼公园的南区,是南区的景观中心。•世传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放过鹅。一日他与一书生聊天论鹅,言鹅是“禽中豪杰,白如雪,洁如玉,一尘不染”。他越说越兴奋,情不自禁地在地上写出一个鹅字。书生爱之,遂临摹藏之。••为纪念这一佳话,后人立碑建池。在形似弯月的鹅池水面上建一石桥,将池分为二瓣,水面较大的南部为鹅池,水面较小的北部曰白龙池。•鹅池水面面积约600平方米,池中植睡莲和王莲,还置有两座由太湖石构成的假山,水中红鲤、锦鲤悠闲漫游,几只白鹅“曲项向天歌”,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山水画。•游人至此,不仅可以饱餐这园林秀色,还可以尽情领略一代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大作,实乃幸事。•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渚山下,与禹陵、东湖并立为绍兴市郊三大著名风景,一直因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已日(夏历三月初三),王羲之邀约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并亲朋子侄41人聚会于此,行修禊(xì)之礼。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等人列坐于环曲的小溪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逐流漂浮。一旦酒觞滞留在谁的面前,谁就得即兴赋诗一首,诗如不成,则罚酒三觞,如此以为娱乐。•在这次雅集中,计有26人作诗共37首。事后,共同推举王羲之为此写序。•王羲之遂乘兴作下《兰亭集序》,文采灿烂,隽妙雅迪,书法更是遒媚劲健,气势飘逸,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除“序”外,王羲之还写下《兰亭修禊诗》一首:•仰望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现在的兰亭公园依山傍水,竹木掩映,为一处幽雅的古典园林。•全园分为乐池,小兰亭,流觞亭,御碑亭,右军祠,兰亭江,书法博物馆等7个景区。•自公园入口步入景区,穿过一条修篁夹道的石砌小径,迎面是一泓碧水,即为乐池。经三曲桥越池前行,便是小兰亭,亭中碑上“兰亭”二字,系清朝康熙帝手书,游人从中深感皇帝御书的珍贵价值。•二、园名•一座园林,一定有其名,而好的园名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好奇。•众所周知,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该园之名取自《易.颐卦》中:“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当时清廷面临内忧外患,慈禧借“颐和”的园名,来祈求天下太平。“颐”字有保养天年、“和”字有平安和睦之意。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一座著名的园林,该园之名取自西晋文学家潘岳的《闲居赋》:“灌园鬻(yù)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sì)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这段话切合了园主、曾为御史官的王献臣辞官归乡的实际状况,而且在自嘲中又带有不为世用、退而求其次的无限感慨。•王献臣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东郊吴县一宦门之家,幼时聪颖敏悟,咏诗作对出口成章,才华出众,闻名十里八乡。•明孝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王献臣被举荐入京应试,经过会试,登年榜进士第。初授行人司行人之职,由于精明能干,得圣上赏识,继而擢升为巡察御史。•由于他为人廉洁,执法无私,得罪了太监,被诬陷,连遭廷杖、狱刑之苦,最后被谪贬岭南当驿丞。•明武宗正德元年(公无1506年),王献臣得以平反昭雪,重新起用为浙江永嘉知县。但此时的他对仕途已心灰意冷,无心在朝为官,意欲的退隐林泉,以享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网师园网师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该园名是由主人宋宗元自己取定的,有双重意思:•一是因为该园位于苏州的“王思巷”,取地名之谐音;•二是园内有较大的水池,主人钟情于垂钓,以“渔父”自居,而“网师”即“渔父”也。•该园主人宋宗元,江苏苏州市人。曾官至光禄寺少卿,是名闻一时的大学士。宋宗元的一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所孜孜追求的就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之道,并撰写《正经》一书,流传于世。耦园•耦园,一江南名园。该园名也是由主人沈秉成自己取定的。•沈秉成,浙江归安人。清咸丰六年进士,官至广西、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此人很有正气,在任时就励精图治,一心想报效国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很顺利,再加上丧妻失子,心身几乎绝望。在这种情况下,他辞官并举家迁至苏州,以三千两银子买下了一个几乎废弃的园子,稍加修葺便安顿下来,但未曾取名。•可是,上天并不会让这样的一个人孤独终老的。在他最不知所之之时认识了江浙才女、比他小15岁的严永华,并结成了伉俪。沈秉成酷爱诗文,严永华也爱写诗。当沈秉成向严永华征求该园之名时,严永华写下:“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耦同偶之意,城通成之意,可见严永华之才。主人沈秉成决定以“耦”字为此园名,用来表示夫妻琴瑟和谐,同耕共织之意。沧浪亭•沧浪亭,是苏州历史最为悠久的名园。主人为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他因感于屈原《楚辞·渔父》中一段话:“渔夫莞尔而笑,鼓枻(yì)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因而取“沧浪”二字为其园名。•以上的句子,记述了屈原被放逐以后,和渔父一次对话的情景,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渔父走了,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苏舜钦,北宋诗人,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罢职后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留给后世的有《苏学士文集》一部。•“个园”位于扬州,是一座优秀的古典私家园林。主人为清代嘉庆年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进入此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初来游人,均为此园名的含意疑惑不解。•其答案有二,一是因为“个园”以竹石取胜,而园名中的“个”字,正好是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的各色竹子;二是主人名“至筠”,“筠”者,亦竹也,园名由此而得。•可见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这园名里面了。留园•留园,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主人为清嘉庆时观察刘恕,初称刘园,后因太平天国战乱,改名“留园”至今。•而让“留园至今”的,是仰仗此园入口处的设计技巧:“庭院深深深几许?”•这诗句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三、匾额•在各种园林建筑和景点前,一些意味深远、书写优美的匾额,会令人回味无穷。•留园内有一园林建筑,取名为“闻木樨香轩”。木樨,桂花也。初看,该轩周围都是桂花,是秋天赏花闻香的上好去处。其名就字面上理解,只是写实,并不见其妙。但其深层之意在于:“人之灵性如木樨香一样,虽不可见,却无处不在。”闻木樨香轩月到风来亭•月到风来亭,位于网师园内。•该亭之名取自邵雍的《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其字里行间浸透了传统文化的深厚涵养,细细品味,才能有会于心。•知春亭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凭栏可纵眺全园景色。亭畔遍植垂柳,春来景色殊胜。•此亭之名缘于二,一是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冻总由此处开始;二因乾隆皇帝喜爱王勃诗:“飞鸟林觉曙,鱼戏水知春”,故而得名。•王勃自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后,声名远扬,求其诗文者众多。传说,有一阎姓大人请其免费作诗,王勃实在推辞不过,只好从之,写下七绝一首:•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便起身告辞。•阎大人看了王勃的诗,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一句诗中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大人。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还是觉得不解其意,有人代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答:“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与谁同坐轩•这是位于苏州拙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该匾额取意宋朝诗人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一词:“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表达了主人孤芳自赏的思想意识。•四、楹联•所谓“楹联”,就是悬附于古建筑楹柱上的竖条形、木质、刻字的装饰物,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楹联最大的特点就是雅俗共赏,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均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其实它既是一种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园林建筑抱柱上的楹联,常以清词丽句,状景言情,令人脍炙人口,赞叹不已。•杭州中山公园内有一名为“西湖天下景”的亭子,其入口处有一楹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整联用叠字,构思巧妙,堪称佳对。这种形式称为叠字联。•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也写有一副叠字联:•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全联把天气和季节的变化以及鸟语花香融为一体,语句含义丰富深长。•该联读来声韵铿锵,读后频增游兴,使人陶醉于春夏秋冬四季冷暖交替变幻和莺歌燕舞万木争荣百花吐艳的美景之中,别具诗情画意。•在浙江奉化的中山公园内,有一“休休亭”,也有一副叠字联:•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何妨。•这是一副有人情味的叠字联,联语声情并茂,富有节奏感。•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公园是一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其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内有一“观澜亭”,也有一副叠字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栩栩如生地摹拟出泉飘水冒的动态美和色彩美。观泉读联,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是位于浙江省永康县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名为“西津”的大型园桥,桥头有一副叠字
本文标题:园林文字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6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