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选修4《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复习
创立新制,开拓疆土----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创立者知人善任、对外开放---封建社会全面繁荣时期的奠基者改革弊政,维护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和封建王朝落日辉煌的实践者单元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二、单元课标要点: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中的作用。单元解读秦朝——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开始唐朝——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高潮清朝——统一的封建国家的衰落(我国疆域正式形成时期)一、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秦始皇、唐太宗、康熙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著名政治人物,他们的丰功伟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专题分别介绍三位杰出的政治家,内容包括三部分:1.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却因暴政而亡。2.唐太宗在位期间对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兼收并蓄,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大唐盛世的奠基者。3.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三征葛尔丹、反击沙俄等,巩固了国家统一,维护了国家主权,使清朝走向了“康乾盛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整体感知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考点解读】一、秦统一六国(一)秦统一的原因(1)必要性——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①经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②政治:战国时期各国封建制确立,实现局部统一③民族关系:各族间联系加强,形成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④人民意愿:战争频繁,人民渴望统一(2)可能性——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①国家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②个人作用: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招贤纳士、远交近攻)(二)统一的过程1、经过: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2、方针:先弱后强,远交近攻。(三)统一的意义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定,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步训练】(1).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那个同学的表述最准确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2).下列关于秦统一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战国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B.人民厌恶长期战争渴望和平,统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国之首,为秦统一创造了条件D.秦始皇灭六国,建秦朝,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主要措施作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核心:皇权至高无上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按亩征税,土地私有制合法化北击匈奴,修建长城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统一文字(小篆、隶书)焚书坑儒(目的、内容、影响)巩固统一,加强地主阶级统治对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全国人民共同心理和共同文化形成二、建立集权统一的国家——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考点解读】法律修驰道直道、统一车轨,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巩固统一。制订《秦律》加强地主阶级统治如何理解秦实施各项制度的作用?秦在制度上有何创新?【考点点拨】1、秦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财政军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根源封建自然经济的形成发展(分散性、封闭性)(2)皇帝制的核心是?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为何能有效地防止割据局面,巩固国家的统一?皇权的至高无上互不统领,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通过直接任免地方官吏,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从而大大加强中央集权。(3)如何评价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考点点拨】2、秦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如何评价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①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②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1).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特点是A.皇位世代相传,巩固“家天下”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C.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皇帝独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大权(2)、秦朝建立后,在中央设“三公”,其中御使大夫的主要职责不包括A.执掌群臣奏章B.下达皇帝诏令C.裁决中央和地方政事D.兼理国家监察事务(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辖(4)、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有利于政令传达的是①统一度量衡②统一货币③统一文字④修筑驰道A①②④B③C③④D①②③④【同步训练】三、秦始皇的暴政——秦朝速亡的原因【考点解读】1、暴政的表现2、暴政的影响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横征暴敛,大兴土木:修长城(伟大建筑,暴政见证)、仿建六国宫殿、建阿房宫、郦山陵③严刑酷法破坏生产力,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秦亡的原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秦末农民起义。1.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出的实质是A.秦始皇个性极其残暴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C.秦朝统治严酷残暴D.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2.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主要反映了A.修长城的艰难困苦B.人民不堪忍受秦朝暴政的一个缩影C.人民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D.长城的修筑不利于秦朝巩固统治四、评价秦始皇功:①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②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拓疆土;③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④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⑤民族融合: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过:①暴政: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②焚书坑儒摧残文化总之,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其功大于过。【考点点拨】◆新视角:如何理解秦始皇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者?(1)秦始皇灭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2)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拓疆土,奠定了中国我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发展交通,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史实:1、是否有利国家统一;2、是否保持政治安定;3、是否促进经济发展;4、是否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促进民族融合;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唐太宗大唐盛世的奠基人第2课有人评述唐太宗时说:“青年闯将,建唐立功,一统天下,战功赫赫,杀兄逼父,夺位登基,贞观政绩,流芳千古,晚年过失,反躬自省。”简要概述唐太宗一生功过。【考点解读】唐初贞观之治唐太宗治国理念NO1.“载舟覆舟,所宜深慎”NO2.“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NO3.“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以不失时为本。”“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NO4“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简宽。”NO5.“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NO6.“示存异方之教”吸取教训,调整政策选贤任能,虚怀纳谏(魏征-外举不避仇房谋杜断-扬长避短)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存百姓”,休养生息(行均田、租庸调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制定唐律仁义为本,刑罚为末”开明政策,宽容相待武力征服(战而后和设置管理机构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政治联姻(和亲开放政策,兼收并蓄贞观之治的措施贞观之治原因吸取教训善于用人选拔人才以民为本宽仁慎刑开明政策开放政策(1)主观:统治者吸取教训,总结兴衰经验,不断地调整统治政策(2)客观①前朝的基础。隋统一全国,隋采取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为唐的发展提供了基础。②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考点点拨】1、关于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外交政策的认识(1)概念解析民族政策: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外交政策:是一国处理国际、对外关系问题,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2)唐朝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具体表现?影响?唐太宗时期开放的外交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有何具体表现?影响?(还要注意民族关系、民族矛盾等概念的理解)原因: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结果;先进的民族思想(宗室有胡人血统,个人的政治远见)。表现:对东突厥,羁縻府州;对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对吐蕃,和亲政策;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影响:缓和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加强,统一的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原因:唐王朝国力的强盛,中华文明高度繁荣,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开放的外交政策。表现:见教材影响:为中国文化增添多元的色彩;推动了周边国家封建化进程;推动中华文明圈的形成。1.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很大程度上与唐太宗有关。下列表述中与唐太宗无关的是A.知人善任,虚心纳谏B.进一步完善、革新制度C.轻徭薄赋,劝课农桑D.加强边防,设置节度使2.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之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A.皇帝必须任用贤臣B.必须善于纳谏C.必须轻徭薄赋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3.唐太宗统治时期,在六部下设的鸿胪寺的职能是A.接待各国使者B.专同外国人经商C.专门处理外来宗教问题D.专管中外文化的交流4.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风”主要指A.方向不定的风B.北方匈奴人的风俗习惯C.唐代吐蕃族的风俗习惯D.民族融合的风气【同步训练】材料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材料2:“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2、唐太宗用人方式与唐朝的兴衰◆结合史实归纳唐太宗选拔人才上有哪些特点?并总结其经验。唐代用人得失给今天有什么启示?特点:选才标准:唯才是举(书例: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选才制度:完善科举制度,保证了人才的选拔,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公正、公开,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经验: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择;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启示: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要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反对任人惟亲③完善选拔人才的制度。【考点点拨】滇平中秋日闻海上捷音瀚海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未襟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1)根据诗词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三首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2)根据以上三首诗请你拟定一个主题。(3)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角度,对康熙帝诗中所涉及的活动进行评价。历史事件: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斗争。打击了各种分裂势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本文标题:选修4《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6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