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生理教研室朱宝亮E-mail:baoliangzhu@163.com学生共用邮箱xueshenggongyong@yeah.net密码:2010xs消化道:附属器官: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唾液腺肝脏胆囊胰腺第六章消化与吸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消化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第六章消化与吸收直接吸收吸收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digestion消化的方式机械性消化(mechanicaldigestion):化学性消化(chemicaldigestion):吸收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absorption第六章消化与吸收第一节概述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粉碎、搅拌和推进的过程。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动画:机械性消化第六章消化与吸收第一节概述消化管消化管动画:化学性消化咀嚼吞咽唾液蠕动容受性舒张蠕动紧张性收缩吸收紧张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胰液胆汁小肠液消化与吸收概述胃液5.对刺激有特异敏感性:对电刺激不敏感,对化学(ACh、酸碱)物理(温度、牵拉)较敏感。第一节概述一般生理特性4.自动节律性低且不规则:是肌源性的,无固定节律点,节律不整,频率较慢。2.较大的伸展性:能容纳性舒张,而不发生明显的压力变化和运动障碍。3.具有紧张性。1.舒缩迟缓:舒缩时程20秒;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第一节概述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1、静息膜电位:形成:K+向膜外扩散和生电钠泵.-50mv︿–60mv;电位不稳定.2、慢波第一节概述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2、慢波第一节概述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2、慢波第一节概述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图大鼠离体胃的电活动2、慢波第一节概述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图大鼠离体胃的电活动和机械收缩2、慢波第一节概述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2、慢波第一节概述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其频率较慢,故称为慢波,又称为基本电节律。定义特点1.慢波是一种去极化的波,但本身并不是动作电位,只有当慢波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才引发动作电位。2、慢波第一节概述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特点2.慢波波幅的高低与其引发的动作电位的数目和消化道平滑肌收缩的力量有关。4.消化道所在部位的不同,慢波的频率不同。5.受交感和副交感N的支配。3.存在电阈和机械阈。第一节概述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起源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Cajal间质细胞,可能与Cajal细胞生电钠泵的周期性活动有关。慢波产生机制:2、慢波第一节概述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3、动作电位:去极化相:主要为慢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复极化相:为K+通道开放,K+外流。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1.量:6~8L/日2.成分:水无机盐有机物(消化酶、黏液、抗体等)第一节概述(1)分解食物;3.功能:(2)提供消化酶的pH环境(3)稀释食物;(4)保护消化道黏膜外来神经系统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1.交感神经:NE,抑制效应2.副交感神经Ach,兴奋效应内在神经系统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壁内神经丛粘膜层粘膜下层粘膜下神经丛环肌层肌间神经丛纵肌层控制胃肠运动控制腺体分泌和胃肠血流三、胃肠的神经支配第一节概述肌间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中枢神经系统肌间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交感及副交感传出消化道管壁内的化学感受器和机械感受器平滑肌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血管平滑肌局部传入交感及副交感传入图:消化系统的局部和中枢性反射通路。由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四、消化系统的内分泌功能第一节概述(一)APUD细胞和胃肠激素定义APUD细胞:具有摄取胺前体进行脱羧而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的细胞第一节概述胃肠激素特点2.分布分散、种类多3.双重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道中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称脑-肠肽。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促胃动素、脑啡肽和P物质等共20多种。1.几乎都是肽类-胃肠肽四、消化系统的内分泌功能胃肠激素种类四、胃肠激素第一节概述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类型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闭合型细胞开放型细胞顶端有微绒毛突入消化道腔内,能感受腔内的食物成分和pH等化学刺激。顶端不暴露于消化道腔内,感受机械性刺激、温度变化和组织液、血液等局部环境的变化。第一节概述胃肠激素的作用1、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3、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四、胃肠激素2、营养作用第一节:概述小结消化与吸收的概念消化的方式电生理特性:慢波一般的生理特性1.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2.消化腺的分泌功能4.胃肠激素:概念、脑肠肽、APUD细胞3.消化系统的神经支配内在神经系统外来神经系统无机物:有Na+、K+、HCO3–、Cl–和一些气体分子。第二节口腔内消化第六章消化和吸收一、唾液成分、作用和分泌的调节㈠、唾液的性质和成分性质:成分:有机物:主要为粘蛋白、粘多糖、唾液淀粉酶、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水分:占99%近中性液体,pH6.6-8.01-1.5L/d(二)唾液的作用第二节口腔内消化(1)湿润口腔,便于吞咽和说话。(2)溶解食物,利于产生味觉。(3)清洁和保护口腔,冲洗和清除食物残渣,减少细菌繁殖。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有杀灭细菌和病毒的作用。(4)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可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5)排泄功能。进入体内的某些异物可随唾液排出,如铅和某些药物。(三)唾液分泌的调节第二节口腔内消化唾液分泌的状态非进食时---基础分泌进食时---神经反射性调节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三)唾液分泌的神经反射性调节2.条件反射:食物的形、色、味及进餐的环境ⅠⅡⅧ对脑神经唾液分泌1.非条件反射:唾液腺进食口腔粘膜ⅤⅦⅨⅩ延髓唾液分泌中枢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NE+M受体IP3+ß受体cAMPACh(三)唾液分泌的调节3、加强食物对口腔内各种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胃、胰、肝、胆囊等活动加强,为下一步的消化吸收过程做好准备。第二节口腔内消化二、咀嚼与吞咽(一)咀嚼(mastication)咀嚼的作用:1、磨碎、混合和湿润;2、使食物与唾液中的消化酶充分接触而产生化学性消化作用;(二)吞咽(deglutition)第二节口腔内消化二、咀嚼与吞咽概念:口腔内的食物经咽、食管进入胃的过程。(二)吞咽(deglutition)1.第一期:口腔咽,随意动作2.第二期:咽食管上端,反射活动第二节口腔内消化二、咀嚼与吞咽2s(二)吞咽(deglutition)3.第三期:食管8-10s胃,食管蠕动第二节口腔内消化二、咀嚼与吞咽蠕动:是一种由神经介导的,可使消化道内食物向前推进的反射活动。(二)吞咽(deglutition)3.第三期:食管(蠕动)8-10s胃第二节口腔内消化二、咀嚼与吞咽食管下括约肌(LES):在食管和胃之间,虽然不存在解剖学上的括约肌,但确实有一高压区,宽约1~2cm,其内压力比胃内压力高约5~10mmHg,可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起到了类似生理括约肌的作用。第二节口腔内消化二、咀嚼与吞咽第二节:口腔内消化小结唾液的生理功能及其分泌调节咀嚼和吞咽唾液的性质成分唾液的作用唾液的分泌调节咀嚼吞咽蠕动1、吸收X型题2、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些刺激敏感:A、机械牵张B、电刺激C、温度变化D、酸性物质E、碱性物质3.下述关于胃肠激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散在于粘膜层的内分泌细胞分泌B.均为肽类激素D.可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E.有些胃肠激素具有营养作用C.仅存在于胃肠道练习5.关于唾液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湿润与溶解食物,使食物便于吞咽,并引起味觉C.可冲淡、中和、清除进入口腔的有害物质,D.可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E.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可使蛋白质初步分解4胃肠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Ca2+的跨膜扩散B.K+的跨膜扩散C.CI-的跨膜扩散D.Na+的跨膜扩散E.生电性纳泵的周期性变化练习一、胃液及其分泌二、胃的运动(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二)胃液分泌的调节第三节胃内消化第一节概述一、胃液及其分泌贲门腺:粘液泌酸腺幽门腺:粘液G细胞-促胃液素δ细胞—生长抑素ECL—组胺(一)胃的分泌细胞粘液颈细胞:粘液壁细胞:胃酸、内因子主细胞:胃蛋白酶原泌酸腺幽门腺:粘液贲门腺:粘液粘液颈细胞:粘液壁细胞:胃酸、内因子主细胞:胃蛋白酶原外分泌腺内分泌细胞第一节概述第三节胃内消化(一)胃的分泌细胞G细胞—促胃液素δ细胞—生长抑素ECL—组胺第一节概述一、胃液及其的分泌(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性质:无色透明强酸性液体,pH0.9-1.5量:1.5-2.5L/日成分:1、盐酸2、胃蛋白酶原3、粘液和碳酸氢盐4、内因子第一节概述一、胃液及其的分泌(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1.盐酸⑴来源:壁细胞主动分泌的。⑵形式:游离酸:110~135mmol/L结合酸:15~30mmol/L总酸:125~165mmol/L第一节概述一、胃液及其的分泌(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1.盐酸⑶分泌量:基础排酸量:空腹时,正常人0~5mmol/h。最大排酸量:20~25mmol/h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和壁细胞的功能状态。第一节概述一、胃液及其的分泌(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③壁细胞顶端膜上的质子泵和CI-通道导致HCI的分泌1.盐酸(5)胃酸的分泌机制:①壁细胞内的CA导致细胞内H+高浓度②壁细胞基底膜的HCO3-和CI-逆向转运体导致细胞内CI-高浓度④质子泵的抑制剂奥美拉唑(3)杀菌;(5)入肠后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释放。(4)有利于铁、钙在小肠内的吸收;(2)使蛋白质变性,使之易于分解;(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第一节概述一、胃液及其的分泌(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1.盐酸(6)作用蛋白质胃蛋白酶原HCl胃蛋白酶眎、胨少量多肽pH2~3,pH=5失活2.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缺乏、蛋白质消化仍正常第一节概述一、胃液及其的分泌(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3、内因子作用:保护VB12免受小肠内蛋白水解酶的破坏并促进VB12在回肠末端的吸收。胃液的成分和作用分泌:泌酸腺中的壁细胞所分泌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粘液与碳酸氢盐第一节概述一、胃液及其的分泌(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粘液:由上皮细胞、粘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分泌,化学成分为糖蛋白。碳酸氢盐:由非泌酸细胞分泌。粘液的作用:润滑和保护作用。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液和碳酸氢盐联合作用形成一道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的屏障。3.粘液与碳酸氢盐第一节概述胃液的成分和作用胃粘膜屏障: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和相邻细胞之间紧密连接,对H+相对不通透,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称为胃粘膜屏障。3.粘液与碳酸氢盐第一节概述胃液的成分和作用(二)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细胞保护作用细胞保护作用:指胃和十二指肠粘膜能合成和释放某些具有防护或减轻各种有害刺激对细胞损伤和致坏死的物质---PGE2、PGI2、EGF。直接细胞保护作用和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⑴、头期胃液分泌⑵、胃期胃液分泌⑶、肠期胃液分泌(三)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假饲实验(1)头期胃液分泌(三)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假饲实验(1)头期胃液分泌(三)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头期胃液分泌:巴氏小胃(左)和海氏小胃(右)(三)消化期的胃液分泌(1)头期胃液分泌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ⅠⅡⅧⅤⅦⅨⅩ中枢迷走神经G细胞胃液分泌增加促胃液素壁细胞促胃液素释放肽Ach阿托品丙谷胺头期胃液分泌特点:1、潜伏期短,持续时间长。2、量多(30%)、酸度高,胃蛋白酶原含量多,消化力强3、分泌的量与食欲有关(环境,情绪,食物的色味)(三)消化期的胃液分泌⑵、胃期胃液分泌①刺激胃底、体的机械感受器迷走-迷走长反射壁内神经丛反射②扩张幽门壁内神经丛③蛋白质消化产物促胃液素胃液分泌G细胞壁细胞(三)消化期的胃液分泌2、食物的成分不同,分泌反应不同(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蛋白食物)⑵、胃期胃液分泌胃期胃液分泌特点
本文标题: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6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