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自查项目:基本项目优良中低差1、信息:企业是否建立了畅通的信息系统,内外信息是否全面快速地得到传递?2、人力:企业是否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目标需要不断调整结构和人力配置?3、管理:企业是否制定了合适自身需要的管理机制并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且能够根据不同时期进行必要调整?自查项目:计划职能优良中低差1、目标:企业是否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能够不断检讨,并且员工都清楚?2、策略:企业是否根据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并能够不断检讨?3、行动计划:企业是否制定了整体的可行的长期、中期和短期工作行动计划,并能够不断检讨?4、人员:企业是否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人员开发、储备计划,并能够不断检讨?5、同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计划是否同步?6、总结:企业内部是否具有全面的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得到认真的对待吗?自查项目:企业职能优良中低差1、架构:企业架构设计是为了完成企业目标进行的吗?2、职能:每个部门都具有明确的职能吗?部门之间3、权利与责任:每个人对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清楚的程度如何?4、标准:每个人对工作目标的标准化量化描述的程度如何?5、行为:企业制定了每个人都能清楚的内部行为标准吗?6、条件:对于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岗位人员的条件(知识、技能、态度)进行明确的描述,并能够在内部形成竞争上岗的环境吗?7、流程:对于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工作流程和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进行科学化、合理化设计、并能够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吗?8、纪律:企业内部是否规定了明确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并具有详细的执行标准?能够执行吗?9、报酬:企业内部是否具有合理的薪酬体系并能够体现多劳多得和公平公正的原则?10、绩效:企业内部是否进行定期的绩效评估,并对绩效评估的结果能够合理利用?11、创新:企业中是否鼓励创新?对于合理创新所导致的失败是否被认为正常?12、领导:企业内部管理是否能对其上司负责,并且对其管辖的人员负全面责任?自查项目:指挥职能优良中低差1、目标:领导者是否使每一个人都明确共同的目标,并指挥其为共同目标的实现分别行动?2、时间:领导者是否能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并对相关工作岗位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安排?3、通知:企业中的相关人员是否可以及时获悉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信息?4、会议:企业内部的会议是否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小组会议、部门会议是否充满开放的气氛?5、参与:管理者是否让工作相关者一起进行工作计划制定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6、激励:管理者是否鼓励开诚布公?是否能在员工产生懈怠或丧失信心之前就采取令大家倍感振奋的措施?7、指导:在下属工作不顺利的情况下,领导者是否能够给予适当的工作指导?8、批评:管理者在下属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是否能悉心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导致的不利后果,帮助下属改进?9、表扬:工作出色能否得到领导和他人的承认?10、晋升:企业中每个人的晋升是事都是因为工作出色、业务突出,且让晋升者具有成就感?自查项目:协调职能优良中低差1、政令协调:领导者是否能够很好地协调企业内部出现的不同意见?2、计划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计划是否能步调一致,没有脱节?3、行动协调:各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工作时,是否能够以大局为重,进行必要的配合?4、关系协调:领导者是否能够很好地处理各部门之间因考虑各自利益而产生的矛盾?5、疑问处理:当下属在工作中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向上级提出意见及请求指示时,领导者是否正确及时给予答复?6、信息传递: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文件、通知等各种信息传达是否准确、及时?7、自我管理:企业内部是否强调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变化协调:领导者是否能够对环境的变化产生快速反应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自查项目:控制职能优良中低差1、控制职责:企业内部是否明确管理者的控制职责,是否育人利用人力资源、财务审计等职能来强化控制能力?2、控制方法:是否经常对员工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绩效考核?3、控制标准:检查员工工作和绩效考核是否与各部门或员工的本职工作职责有关?4、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企业控制做到了全程控制了吗?5、控制力度:企业控制职能的工作重点是否以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程度为标准?6、控制频率:企业内部监督、检查等控制行为是否可能减少对工作的影响?7、控制工具:在开展有关控制行为采取的方法和工具易于使用和理解吗?8、控制成本:开展有关控制工作产生的效益足以抵消控制工作本身的开销吗?9、控制结果:进行绩效考核、检查等控制工作后期结果得到重视了吗?10、控制改善:对于控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得到改进了吗?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则落实情况自查表(自查期间:年月日到年月日)公司简称股票代码内部控制相关情况是/否/不适用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1、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是否不少于三名董事组成2、独立董事是否占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委员会成员半数以上,并担任召集人3、审计委员会的召集人是否为会计专业人士4、公司是否设立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1、公司是否已针对销售及收款、采购和费用及付款、固定资产管理、存货管理、资金管理(包括投融资管理)、财务管理、信息披露、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2、公司是否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是否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三、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委员会工作情况1、内部审计部门是否配置三名以上(含三名)专职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2、内部审计总该负责人是否为专职,是否由审计委员会提名,董事会任免。3、内部审计部门是否至少每季度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一次(报告内容包括内部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等)4、内部审计部门是否在审计委员会的督导下,至少每季度对关联交易、对外担保、证券投资、风险投资、对外提供财务资助、购买或出售资产、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实施情况、公司大额资金往来以及关联方资金往来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出具检查报告。并提交董事会5、内部审计部门是否按时向审计委员会提交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和报告。6、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及相关资料保存时间是否遵守有关档案管理规定。7、内部审计部门是否至少每季度对募集资金的存放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对募集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发表意见。8、审计委员会是否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审议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工作计划和报告,是否保存有会议纪要。9、审计委员会是否至少每季度向董事会报告一次(报告包括内部审计工作进度、质量以及发现的重大问题)。四、重点核查事项1、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1)公司是否建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2)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或其他制度中是否包括内部保密、重大信息内部报告等内容。(3)公司是否明确各相关部门(包括公司控股子公司)的重大信息报告责任人。(4)公司是否建立《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5)公司是否在年度报告披露后十个交易日内举行年度报告说明会。(6)公司是否指派或授权董事会秘书或者证券事务代表负责查看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并即时处理相关信息。(7)公司是否在相关制度中规定与特定对象直接沟通前应要求特定对象签署承诺书。(8)公司与特定对象直接沟通,特定对象是否均已签署承诺书。(9)公司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是否每次在活动结束后向本所报备了投资者关系管理档案。2、募集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1)公司是否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2)公司是否明确董事会、股东大会对募集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3)募集资金使用是否履行了相应的审批程序和披露义务,监事会、独立董事保荐机构是否对募集资金使用发表明确意见。(4)公司是否签订并披露《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内容是否符合本所规定。(5)公司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补充协议后,是否履行披露或报备义务。(6)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会计部门是否设立了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台账,详细记录了募集资金的支出和募投项目投入情况。3、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1)《公司章程》是否明确划分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对关联交易事项的审批权限,规定关联交易事项的审议程序和回避表决要求。(2)公司与关联交易管理相关的制度是否健全。(3)公司是否已按照本所《股票上市规则》及其他规定,确定且及时更新真实、准确、完整的关联人名单,并向我所报备。(4)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董事或关联股东是否回避表决。(5)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是否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6)公司独立董事、监事是否至少每季度查阅一次公司与关联人之间的资金往来情况。4、对外担保的内部控制(1)公司与对外担保相关的制度是否健全。(2)公司是否明确划分股东大会、董事会对外担保事项的审批权限。(3)公司所有对外担保是否已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5、重大投资的内部控制(1)公司是否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对风险投资的审批权限,制定相应的审议程序。6、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1)公司是否建立对各控股子公司的控制制度。(2)各控股子公司是否已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3)各控股子公司是否及时向公司董事会秘书报送董事会决议、股东大会决议以及可能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项。五、内部控制的检查和披露1、公司是否与上一年年度报告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2、公司每两年是否至少一次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一次审计。3、会计师事务所最近一年对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或指出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是否针对所涉及事项出具说明。4、独立董事、监事会是否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出具明确同意意见(如为异议意见,请说明)。六、其他1、上市后6个月内是否与具有从事代办股份转让券商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签署了《委托代办股份转让协议》。2、公司章程中是否包含“股票被终止上市后,公司股票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继续交易”的内容。3、独立董事除参加董事会会议外,是否每年利用不少于十天的时间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4、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否已签署《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声明及承诺书》并报本所和公司董事会备案。5、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买卖股票前是否向董事会秘书报备。说明(如选择否或不适用,请说明具体原因;如果包含两个以上事项,如有一项不符,请选“否”,并加以说明)相关议案已经公司一届董事会第13次会议表决通过相关制度已于2011年9月13日提交公司一届董事会第13次会议表决通过相关制度已于2011年9月13日提交公司一届董事会第13次会议表决通过公司未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补充协议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均不存在占用上市场公司资金的情况公司无对外担保相关制度已于2011年9月13日提交公司一届董事会第13次会议表决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最近一年未对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或指出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公司尚未与具有从事代办股份转让券商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签署《委托代办股份转让协议》公司章程中未包含该内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董事会章)年月日
本文标题:内控自查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0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