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所谓山水画,就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中国古代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后经历代画师的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画风。山水画在描绘物象上,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着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艺术相结合,以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历史上,山水画名家层出不穷,作品更是灿若繁星、汗牛充栋。一、唐朝至清代山水画代表作品赏析“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自题七绝:“钱塘景物似围屏,路寄山崖屋寄汀。杨柳坡平人马歇,鸬鹚过水风腥”唐寅《落霞孤鹜图》此图是唐寅的代表作之一。写峻岭、高柳、水榭、江岸、霞光,虚实相映,遂成妙制。作者以宋人法画垂柳,错落有致,画山石则湿笔长皴,勾斫相间,变化多趣。全图景物处置洗练洒脱,墨色和悦润泽。宋代李唐《万壑松风图》——此幅全景构图,但不突出主峰,通过环绕的松林将峰顶连接成统一的整体,近、中、元三个空间层次表现的自然得体。全体笔墨沉厚浑朴而不失庾润秀雅,天趣盎然,坡石用斧劈皴,再以焦墨、破笔点苔,有沉郁清壮之韵。画中屋宇,以界画而成,表现了画家怀有丰富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细如弦丝的瀑布一泻千尺,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黄公望《溪山图》真迹---《溪山图》却是一件保存相当完整的佳构,1347年作。画面山峦起伏,山与水多用干枯的淡墨轻松李唐《万壑松风图》范宽《溪山行旅图》唐寅《落霞孤鹜图》画出,长长的披麻皴使山体显得疏朗灵秀;树木则是运用浓浓淡淡的墨笔,勾勾点点,画得生动活脱,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元黄公望《丹崖玉树图》---此图层岩叠翠,高松小舍。山上云雾迷朦缥缈,殿阁半露。山下小桥横卧,林木葱茏,一人策杖寻幽。用笔筒劲洗炼,笔法苍秀,设色淡雅。构图上较繁密,山头多置矶石,敷以浅绛色彩,正如清吴修所说:“赭色微黄画里春,墨青墨绿染精神。”此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朝文徵明《茶事图》立轴---文徵明绘画技艺全面,山水、人物、花卉、兰竹兼能,尤以山水著称,与沈周一同奠定了吴门派的基调。他的山水画多描写江南园林景物和文人的生活环境,景致平和恬静,笔墨清秀含蓄,注重抒情味和书卷气,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情操和审美爱好。黄公望《溪山图》黄公望《丹崖玉树图》文徵明《茶事图》明仇英《枫溪垂钓图》---此幅绘深秋辽阔的山川郊野的壮丽景色,楼阁隐现于山间的丛林和流动的云雾中,层峦叠嶂,红枫映掩的溪江上,着素色朝服的士大夫在轻舟上静坐垂钓。画面高嶂巨壁,丘壑深远,笔墨健纯熟,设色古朴,采取传统皴、擦、点、染相结合,气势雄阔,景致迷人,予人以心旷神怡之感。清髡残《云房舞鹤图》---画面上溪水淙淙,松涛歌啸,白云飘飘,仙鹤飞舞,一隐士结茅于此,追寻仙人遗风,“凭栏无限兴,传语去寻君。”不是仙中境界,也是人间胜地。构图严谨,笔墨沉着浑厚,特别是湿笔皴擦更添无限幽深。王原祁《卢鸿草堂十志图(之一)》---此图借《草堂十志图》之名,以泼墨设色而成,运以诸家笔意。卢鸿为唐代隐士、文人,擅书法、绘画,曾作《草堂十志图》描写其隐居之处的山林景物。王原祁的《卢鸿草堂十志图》以唐宋各家笔意拟之,图中峰峦浑厚,林木苍厚,笔墨细密严实,松秀浑然,柔中带刚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阶段发展:萌芽:魏晋时期。魏晋时期山水画作为人物画的陪衬。独立:隋代时期高峰:唐宋时期主流:元明清时期。境界发展:北宋:无我之境:重在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描述,画家为自然服务。南宋:追求细节真实和诗的意境:重诗情画意。元代:有我之境:重在抒发画家内心思想感情,自然景物描述为次。仇英《枫溪垂钓图》髡残《云房舞鹤图》王原祁《卢鸿草堂十志图》(之一)中国古代山水画是情景意境交融的传统艺术。意境是通过油性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里空间,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人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这里体现产品的价值。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花卷,展示了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为画科。王维的《长江积雪图》全部用的是墨色来画,以用笔、用墨的技巧,墨分为五色:浓、淡、焦、干、湿。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0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