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主讲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三科张磊藏象学说内容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第二节五脏第三节六腑第四节奇恒之腑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本节主要内容一、藏象的基本概念二、藏象学说的形成三、藏象学说的特点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一、藏象的基本概念藏象,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把形与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较确切地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认识方法。藏象藏象具有不同活动规律的内脏奇恒之腑六腑五脏内脏的外现表象内脏的生理病理征象内脏和自然相应的事物与现象二、藏象学说的形成藏象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生活医疗实践中,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在此基础上,运用察外知内、取象比类、整体观察等方法,观察到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经过概括、抽象、推理,逐步归纳出来的。藏象理论正是古人将客观所见的形态与主观推理所得的认识结合在一起而构筑的理论体系。三、藏象学说的特点(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脏腑形态结构功能特点五脏实体性脏器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中空有腔性脏器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中空有腔性脏器藏精气而不泻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精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心精、心血肺精、肺津肝精、肝血脾精肾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一身之气心气肺气肝气脾气肾气元气谷气自然界清气宗气五脏之阴气五脏之阳气五脏之精五脏之气化分五脏精气阴阳生理学体系精气阴气阳气心精肺精肾精脾精肝精心气肺气肝气脾气肾气心阴心阳肺阳肺阴肝阴肝阳脾阴脾阳肾阴肾阳化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化化化化化第二节五脏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五脏之间的生理功能活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平衡,主要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为基础来进行阐释的。本节主要讲述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与形体官窍及五志、五液、五时等的关系。心心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心属火,其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涵义:心主血脉,包括主血、主脉两个方面。是说心具有化生血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用。心心主血脉主血主脉运血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赤而为血心的搏动推动血液的运行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血流通畅血液运行的必备条件心血脉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流利血行脉中,周流不息2.心藏神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心神气藏奴调控和主宰脏腑生理功能(二)生理特性1.阳脏:五行属火2.主通明:血运在通畅;藏神在明灵。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在窍为舌3.在志为喜4.在液为汗5.与夏气相通应(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心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共5叶,左二右三功能:主气,司呼吸;行水;朝百脉,主治节特性:华盖;娇脏;主宣发、肃降肺(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1)主呼吸之气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运动,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2)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即充满人体的气,又称“人气”。它由宗气、元气等先后天之气相结合而生成。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故说肺主一身之气。肺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肺吸入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在肺中转化成宗气,构成一身之气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2.肺主宣发、肃降所谓“宣发”,即是宣发与布散,也就是肺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所谓“肃降”,即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清洁的作用。肺宣发肃降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将脾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宣发卫气,调腠理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将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清洁3.肺主通调水道1)涵义:是指肺通过其宣发和肃降作用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2)机理: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来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4.朝百脉,主治节1)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流经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将含有清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肺朝百脉,是气运血的具体体现。2)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水的运行、输布。肺朝百脉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二)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2.肺为娇脏生理:肺体娇嫩,与外界直接相通病理:肺与外界相通,外邪易袭肺;它脏病变,常累及于肺。3.主宣发与肃降(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在窍为鼻3.在志为忧4.在液为涕5.与秋气相通应心脾(一)生理功能1.主运化2.主统血(二)生理特性1.脾气主升2.喜燥恶湿(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运”指转运、转输;“化”指消化(变化)。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脾胃食物水谷精微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肾受脏腑之精而藏之(1)运化水谷(2)运化水液脾胃饮津液肺通调水道膀胱布散全身,外达皮毛尿液2.主统血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脾血气能摄血血循经而行血不循经而外溢出血(二)生理特性1.脾气主升升清和升举内脏2.喜燥恶湿(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肉,主四肢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3.在志为思4.在液为涎5.与长夏相通应肝(一)生理功能1.主疏泄2.主藏血(二)生理特性1.肝为刚脏2.肝主升发1.主疏泄“疏”疏通、畅达;“泄”发散、升散。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肝主疏泄全身气机调畅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促进脾胃的纳化功能及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女子排卵行经全身气机调畅疏泄正常气血运行正常生命活动正常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全身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机能活动稳定有序肝疏泄失司疏泄太过疏泄不及肝气上逆肝气郁结肝气亢逆,升发太过即升、动、散太过肝气不舒,疏泄失职,气机不得畅达即升、动、散不及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功能正常血及津液运行正常气属阳主动,血及津液属阴主静,故气能行血及津液肝气郁结血行不畅津行失常瘀血癥积舌质暗,有瘀斑水肿梅核气肝气上逆疏泄失司血随气逆吐血、咯血、卒然昏厥调畅脾胃气机肝之疏泄功能正常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促进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肝疏泄异常(肝气郁结)脾不升清胃不降浊眩晕、泄泻呕吐、腹胀便秘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胆汁分泌、排泄不畅右胁胀痛,口苦,纳食不化,黄疸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机能活动稳定有序情志活动正常“形为神之宅”肝失疏泄太过不及急躁易怒-暴怒闷闷不乐,悲忧欲哭-郁怒“肝气上逆”“肝气郁结”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功能正常男子正常排精女子正常排卵行经肝失疏泄男子排精不畅女子行经异常2.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1)涵养肝气(2)调节血量(3)濡养肝及筋目(4)为经血之源(5)防止出血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疏泄藏血(二)生理特性1.肝为刚脏肝为刚脏,其气易升易散,体阴而用阳2.肝主升发肝气易升(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2.在窍为目3.在志为怒4.在液为泪5.与春气相通应心肾(一)生理功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2.主水3.纳气(二)生理特性主蛰守位(一)生理功能1.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功能。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合而为肾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之间的关系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化分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对立协调肾为五脏阴阳之本“久病及肾”之说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化分肺阴心阴肝阴脾阴肺阳心阳肝阳脾阳协调对立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2.主水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肾气对于水液代谢的主司和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阴肾阳有促进脾肺等脏输布水液的作用。(2)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肾气通过蒸化作用,能升清降浊,生成尿液,并控制尿液排泄。肾主水示意图胃脾肺肾膀胱其他脏腑水饮头面诸窍全身皮毛肺气宣发肺气肃降浊液浊中之浊浊中之清脾气散精肾气蒸化3.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肾气衰减,摄纳无力,则会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病理表现,称为“肾不纳气”。(二)生理特性肾的主要生理特性是主蛰守位。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守位,是指肾中相火(肾阳)涵于肾中,潜藏不露,以发挥其温煦、推动等作用。(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2.在窍为耳及二阴3.在志为恐4.在液为唾5.与冬气相通应肾与形、窍、液、时的关系图肾精髓血骨腔骨髓脊髓腔脊髓颅腔脑髓藏互化化汇聚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发为血之余其华在发耳为肾窍齿为骨之余脑为髓海唾为肾之液第三节六腑概说:六腑的生理特性,七冲门一、胆二、胃三、小肠四、大肠五、膀胱六、三焦概说:六腑的生理特性: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满——六腑以通为用。七冲门:消化道的七道关隘——唇—飞门大肠小肠交接处—阑门(回盲部)齿—户门直肠下端—魄门(肛门)。会厌—吸门胃上口—贲门胃下口—幽门;胆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一)主要生理功能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来源于肝,由肝精肝血化生,或由肝之余气凝聚而成。贮藏于胆腑的胆汁,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2.主决断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二)胆为奇恒之腑胆所贮藏的胆汁,是精纯、清净的精微物质,称为“精汁”,故胆有“中精之府”、“清净之府”或“中清之府”之称。胆的形态结构与其他五腑相同,皆属中空有腔的管状或囊状器官,故为六腑之一;但因其内盛精汁,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且与饮食水谷不直接接触,只是排泄胆汁入肠道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故又为奇恒之腑之一。胃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胃腔称为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脘。贲门上连食道,幽门下通小肠,是饮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上脘贲门幽门下脘中脘(一)主要生理功能1.主受纳水谷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2.主腐熟水谷胃主腐熟水
本文标题: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3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