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4.数据观测和收集管理研究31实验研究2非实验研究33主要内容1.管理研究分类•在确定主题和假设树并完成变量设计和抽样方案以后,就要着手论证所提出的主题。•1.YesorNo——探索性研究•2.What——描述性研究•3.Why——解释性研究(假说和条件的因果关系)•4.How——对策性研究讨论以下问题分别适用哪种类型的调查?1.A公司的某品牌洗发水市场份额去年下降了,公司希望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B公司的汽车销量一直没有很大起色,想了解需不需要对销售员进行系统化培训3.C公司想了解主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状况4.某城市的海岸当天冰淇淋销售量骤减,当天下午海岸边溺死的人数是平时的3倍,管理当局希望进行详细调查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按照研究假设的论证途径划分,也称为为经验论证(empiricalstudy)和理论论证theoreticalverification)。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分别反映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思维方式。–归纳法表现为实证方式,以观察事实和归纳逻辑为基础透过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概括出理论命题。–演绎法是从已知的法则、理论出发,演绎推演出新的知识,包括原创性地提出无法验证的公理以及根据已有公理、理论推演出某种命题。实证研究•实证论证方法是建立在事实观测的基础上,通过一人或若干个具体实事或证据归纳出的结论。实证方法实质上是观测和收集数据的方法!日常观测和科学观测差异(1)日常观测通常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2)科学观测是一种自觉行为,在观测之前便要进行决策拟定并选定行动方案。观测者在整个观测过程中都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日常观测偏差的来源(1)过度延伸(2)观测的选择性(3)非逻辑推理(4)个人意气部门销售量下降的原因,在和两三位职工交谈后,听到同样的原因,就认为大家都有同样的认识。在陌生环境遇到粗暴对待,容易对城市产生负面感知。当事实和自己的预期或设想相反时,人民往往用“这是特例”来加以排除。本单位竞争上岗,自己失败而某位同事成功,对于失败的原因,往往归咎于自己和主管关系不好,对同事和主管来往事件和信息特别敏感。区位谬论和简化论区位谬论,也称为层次谬论、生态谬论,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简化论,也称为还原论,是指用低层次特征来解释高层次特征,用局限于个人的资料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和特征。区位谬论和简化论员工受教育年限越长,离职率越高企业员工离职率的影响因素区位谬论简化论研究方法分类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论证方法实验研究非实验研究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无干忧研究问卷法访谈法文本分析现有统计数据分析历程比较分析案例分析•根据观测模式、研究对象的可控性分为: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情况下,研究者控制并设计研究对象的行为,若无法控制则属于非实验研究。•在非实验研究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有无保持沟通和直接接触:干扰研究和无干扰研究。实验研究:引子•A药和B药哪种更有效呢?诊所Z用药X反应Y成功失败12ABAB181228128832合计AB20202040•药物疗效应该如何观测更合理呢?1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特意设计某些特殊的系统和特殊的环境,通过控制和观察操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得到具有明确意义的结论。•通过审慎设计和有控制的实验来检验与操作变量和事物状态相联系的概念模型,可以定量地检验假说、理论和模型。实验的程序•建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设•设计合适的实验来检验假设•决定实验剌激•制定因变量有效可信的测量•建立实验背景,进行预实验•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或个案•随机指派实验对象到不同的组,并对他们进行详细指导•实验前测•实验剌激•实验后测•告诉实验对象有关实验的真实目的和原因,询问实际感受•考察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统计方法决定假设的正确性•实验研究: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自变量:在实验中研究者引入(或操纵)的变量(常用x表示)•因变量:在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分析产生效果的变量(常用y表示)变量•因果分析的各种模式:建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假设的类型,具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多因关系组合多因关系单因关系直接关系间接关系XYXZY(中间变量)因果关系•因果分析的各种模式:建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假设的类型,具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多因关系组合多因关系单因关系直接关系间接关系间接直接关系XYZXWYZ(中间变量)XWYZ(中间变量)因果关系•因果分析的各种模式:建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假设的类型,具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多因关系组合多因关系单因关系直接关系间接关系X1Y1X2Y2……YXKYK分别效果综合效果X1Z1Y1X2Z2Y2……YXKZKYK因果关系实验刺激或实验处理•控制行为都是作用于自变量,自变量中有些是研究对象或者研究变量,研究者期望弄清这些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产生的效应,对自变量施加的控制行为叫实验刺激或实验处理。实验变异•研究者关心实验组的变化所引起因变量的变异,这种变异称为实验变异。问题是因变量的变异不只是来自于实验刺激,其它因素也可能是引起变异的因素。•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引入配对和随机化的概念。实验的基本要素•实验组: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剌激的那一组对象•控制组:实验过程中不接受实验剌激的那一组对象,但在各方面与实验组都相同(管理中一般找不到)•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不接受实验刺激处理控制组将会发生什么–接受实验刺激处理实验组将会发生什么•寻找实验与控制组的方法:匹配与随机指派实验组与控制组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实验剌激,取值:•因变量:测量的变量,取值自变量与因变量观测的数据有刺激无刺激前测(刺激之前)后测(刺激之后)配对和随机化•为了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状态并确定实验变量产生的影响,两组的组成要素必须尽可能类似,否则,实验结果的比较将无法说明问题。e.g.一位工程师提出一种新的操作方法,白班用新方法,晚班用旧方法,发现白班的工作绩效比晚班好,这样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如何进行分析研究更加科学合理?•匹配(matching):指依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将其一个对象作为实验组,另一个对象作为控制组。•随机指派(randomization):指完全按照随机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来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随机化是随机分配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缩小各成员间的差异。随机分配样本也会出现两组成员不对称的状况,特别是在小样本的情况下。ABCDEFGH总数N=8性别男男男男女女女女身高矮高高矮高矮矮高均值=10某变量246612141618实验组均值控制组均值理想分组BCFG10ADEF10随机分配的最差情况ABCD5EFGH15按性别分块最差情况ABEF8CDGH12按身高分块最差情况ABCD5EFGH15内部效度(internalvalidity)•效度作为一种辨别实验正确程度的指标,指观测结果所得到的关系达到期望真实关系程度。•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前后因变量观测结果的差异直接来源于实验处理的程度。或者说消除外部变异源的程度。内部效度越大则愈有信心作出因变量的变化来自实验变量的变化的判断。坎布尔和斯坦利概括出七种干扰内部效度的因素1.历程: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外部干扰事件2.成熟程度:受试者生理、心理和思维变化3.测试经验:多次测试产生的学习效果4.测试工具:测试者发生变化:疲倦等5.统计回归:随机分组产生的回归6.选择: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可比性7.实验消耗:减员或变化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标准实验准实验双盲实验•实验室实验(laboratoryexperiment):通常在实验室内进行。其实验背景和变量都相对容易控制,实验环境可以较好地“封闭”,实验者能够比较清楚地观察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但实验结果在推广性、普遍性和概括性上往往较差。实验的类型•实地实验(fieldexperiment):研究者在调查对象所在处直接搜集社会资料而进行的研究,又称现场研究或田野调查。研究者可以在真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中观察到人们自然的反应。但对实验背景、实验条件进行控制较难,不容易分出自变量的独立影响,仅是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标准实验准实验双盲实验实验的类型e.g.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曾于1914~1921年在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特罗布里思德群岛与土著居民共同生活,研究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写下了著名的《西太平洋的淘金者》(1922)。•标准实验:具备随机指派实验对象、前测和后测,实验环境封闭,实验剌激的控制和操纵等的实验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标准实验准实验双盲实验实验的类型实验设计所罗门四组设计经典实验设计前测1后测1试验组实验剌激后测2前测2控制组实验剌激的影响=实验组的差分―控制组的差分后测1―前测1后测2―前测2例如:比较两个企业,一个采用工资包干,另一个未采用包干办法,是不是就能说明工资包干制度的效果?所罗门四组设计经典实验设计前测e后测e试验组1实验剌激后测1前测1控制组2控制组1实验剌激实验剌激相互作用实验设计后测2后测e试验组2实验的影响因素实验剌激重大事件前测后测实验对象重大事件的影响实验剌激实验对象的变化后测前测实验对象2实验对象的变化所罗门设计的主要特点是能提示因变量的变化是否来自于前测和实验刺激的交互作用。实验组2接受实验刺激但未受前测,与经受前测的实验组1相比较,如果后测结果不同的话,表明前测和实验刺激具有交互作用。组前测实验刺激后测1.实验组O1xO22.控制组O3O43.实验组xO54.控制组O6所罗门四组设计•O3与O4相同,说明没有受到历史事件、成熟过程、实验本身、度量工具变化、统计回归和实验退出等的影响。•如果O2与O5相同,说明前测没有对后测产生影响。•比较O6与O1、O3,可以考察是否受到历史事件和研究对象成熟等的组合影响。所罗门四组设计实例•实验研究某项培训对职工业务水平的影响–一种方式是职工参加培训前后各考核一次,前后考核成绩的差距就反映了培养的作用–一种方式是不参加事前考核,直接比较参加和未参加培训的两组成绩差距。•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更为合理?重复实验设计•随机实验可以对不同的受试对象施加不同的自变量值,也可以对同一受试对象施加不同的自变量值。前者是测量不同受试对象在不同自变量值的作用下状态的变化(varybetweensubjects),后者是测量同一受试对象在不同自变量值的作用下自身状态的变化(varywithinsubjects)。重复测量就是将同一受试对象置于不同的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测量其自身状态的变化。•重复测量设计中变量的选择很重要,并非所有的变量都适合重复测量,比如受试对象固有的变量就不适于重复测量。重复测量的好处是要求受试对象的数量比较少。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实验研究要求在执行第二次实验时要完全排除第一次实验结果对受试者的影响。霍桑实验霍桑实验是管理科学研究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实验。该实验是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霍桑工厂具有较完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是工人们仍然有强烈的不满情绪,生产效率很低。为了探究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包括多方面专家的研究小组进驻霍桑工厂进行研究。研究历时8年,分四个阶段: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实验、大规模访问交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照明实验照明实验的目的是要研究照明情况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在开始实验前,专家小组根据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一种假设:工作的物理环境是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决定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者希望发现某些工作条件的改善,如增加照明是否可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即照明度和劳动生产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里自变量为照明度,因变量为劳动生产率。照明实验的实验设计专家们选择了两个工作小组,一个为试验组,一个为控制组,设置控制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研究本身对研究对象可能造成的影响(如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可能仅仅是由于工人知道实验的存在)所
本文标题:4.实验研究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4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