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五省藏区区编版汉语第九册教案
1第一课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知道“掠、马上……”在句中的作用。2、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过程”给课文分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先人后已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连词“以便”和动词“继续”的用法,能够正确运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先人后已的精神。三、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1、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过程”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1、训练分段。“遇险”是什么意思?说说本课中遇到的“险”。——飞机遇险这件事情中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他的什么事?——让出伞包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如何呢?——飞机脱险结合刚才的问题,再读分段。2、字词教学:2字音:字形:词义:学习新部首:ge鬲(融翮。。。。。。)3、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p4第三题(第2课时)教学内容:1、随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作用。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先人后已的精神。教学过程:1、回顾本课各段大意。飞机遇险——让出伞包——飞机脱险2、分段理解并随文解词。第1段:飞机在高空中遇到什么危险?找出来读一读。哪句话最能写出当时的严重情况?------“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掠”?“一座座”说明什么?第2段:小扬眉没有伞包,周恩来同志是怎样对待的?口头回答后,完成《课堂作业》时填空。“周恩来马上解开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说“马上”在句中的作用。周恩来又是如何对待周围的工作人员的?“用命令的口吻”说明了什么?第3段:飞机脱险了,机舱里的人们心情怎样?以读代讲33、作业指导。回答p4第一题;讲例句,完成p5第四题4、小结。板书设计:飞机遇险的时候飞机遇险---十分危急让出伞包---先人后己飞机脱险---欢呼教学反思:第二课假如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课文的5个字,字书写美观。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4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课题: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3、板书课题:《2、假如》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利用不同形式认读)4、巩固学生识字。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齐读课文。3、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式读)5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四、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2、小组交流。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4、评议学生的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认读生字。二、再读课文,感悟语言。1、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读)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3、分组学习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5、交流自学情况6、感悟句子6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B、扩展说话:我要给——(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课件出示句子)7、感情朗读课文。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种形式朗读。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四、扩展活动板书设计:太阳2、假如画谷粒一双好腿。。。。。。小结:课文中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你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7”写出你的愿望,像课文里的小诗歌一样。回家在把你写的愿望画出来。教学反思:第三课平分生命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生字7个,会写生字9个。2、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读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初识生字、学习课文(第一课时)教学过程:8一、复习旧知自读课文,谁来把课文流利、有感情地读一读?二、学习本课生字、词。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2、指学生回答。3、出示生字: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6、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7、“震”、“承”:教师范写,加以指导。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出示小黑板)三、布置作业:认真练写生字,进行扩词。口头回答课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内容。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②不明白地方画下来。9三、检查自读情况1、讲解本课的生词震惊确认承诺唯一无私诺言(1)自由读生词(2)开火车读生词(3)齐读生词2、学生质疑四、学习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3、小组讨论。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1)男孩儿一开始有点儿犹豫,经过一番思考,他终于严肃地点了点头。(犹豫是害怕失去生命,严肃的态度是说明他经过认真的思考愿意为救妹妹而失去生命。)(2)抽完血后,他担心的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担心”从这个词中看出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指名朗读(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惊了:男孩儿才十岁,他以为输血会失去10生命,当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男孩儿已经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他被男孩的这种做法打动了。)A、理解“震惊”的意思。B、结合课文体会“震惊”的意思。C、指导朗读。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4)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就又挽起了袖子,扬起头,沉着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人每人各活50年!”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B、理解“沉着”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C、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D、指名读。E、齐读。四、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3、抄写词语。114、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题。板书设计:平分生命相依为命抽血前犹豫严肃亲情的光辉抽血后担心高兴最无私的诺言教学反思:12第四课“苦味”巧克力教学内容:生字、词语,课文对话。教学目标、要求: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会用。2、掌握词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2、学习动词“祝”的用法,能熟练运用;掌握“非...........不可”的句式,能够模仿说话造句。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前课内容)导入新课:1、生字教学致:形声字,左右结构。“攵”旁,可组“此致、精致”等。托:左右结构,提手旁。可组“委托、拜托”等。注意与“扎”的区别。13捎:左右结构,提手旁。可组“捎信”。注意与形近字“稍、消、哨、悄”的区别。酥:左右结构,“酉”部。可组“酥油、酥油茶”等。尝:上下结构。注意与形近字“常”的区别。可组“尝味、尝一尝”等。调:左右结构,言字旁。可组“调皮、调整”等。此外读第四声,如:声调、强调等。注意与形近字“周”的区别。殊:左右结构。可组“特殊”等。注意与形近字“珠”的区别。贺:上下结构,贝部。可组“祝贺”。等。注意与形近字“货、贷”的区别。2、词语教学祝贺:向别人表示良好的祝愿。精致:精巧细致。专门:特意地。托:这里指委托。捎:指顺便带来。反正:副词,含有肯定的语气,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结论或结果。享用:在精神或物质上得到满足,本课的意思是“吃”。中计:使人上当。调皮:顽皮,多用于小孩或小动物。特殊:与同类事物或平常情况不同。14巩固:(1)把本课的生字、词语抄写三遍。(2)理解词语意思。布置作业:(1)写出下面字的部首。致()托()捎()酥()尝()调()特()贺()(2)完成课本P19第二、三大题。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课文(讲解)教学目标、要求:1、分角色对话。2、结合自家的日常生活,体会家人之间爱的温馨。3、学习动词“祝”的用法,能熟练运用,掌握“非.......不可”的句式,能够模仿说话造句。教学重、难点:1、学习动词“祝”的用法,能熟练运用,掌握“非.......不可”的句式,能够模仿说话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自己付出的爱,同时自己也应该15懂得关心父母,尊敬父母。教学过程:复习(听写本课词语、生字)导入新课:(1)分角色朗读课文。(2)讲解课文。(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本课内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4)讲解例句,学生试着造一造。反正:副词,含有肯定的语气,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结论或结果。巩固:布置作业:P20第四、五大题。板书设计:4苦味巧克力巧克力苦味?甜味?祝贺生日好温馨!设计上当小结:教学反思:16第五课古诗词二首教学内容:生字、词语、诗意。教学目标、要求: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会用。2、学习要求掌握词语会写、会用,了解他们的意义。教学重、难点:1、生字、会读,会写,会用。2、了解词语的意义,并能会运用。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1、回想我们以前我们学过那些古诗词,背一背,接着生字教学。忆:左右结构,竖心旁。可组“回忆、记忆等。旧:左右结构,竖部。本课里面指“从前、过去”的意思。17谙:左右结构,言字旁。注意与形近字“暗”的区别。翠:上下结构,羽部。可组“翠绿、青翠”等。岭:左右结构,山部。可组“山岭”等。注意与形近字“龄、铃”的区别。2、词语教学忆:回想、怀念。旧:这里指从前、过去。谙:熟悉的意思。翠柳:指初春时节刚长出嫩芽的柳枝。青天:蔚蓝色的天空。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泊:船停靠在岸边。东吴:这里泛指江南。巩固:比一比,组词语。忆()谙()杆()旧()鸣()岭()亿()暗()杜()但()喝()领()布置作业:P29页第二题,抄写字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课文(讲解)18教学目标、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2、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3、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2、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复习(听写本课词语、生字)导入新课:(1)分角色朗读课文。(2)讲解课文。忆江南——回忆江南。白居易,唐朝诗人。江南好,——江南非常美好,风景旧曾谙。—这里的风景我以前就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升起时江边的花比火还红,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到时江水绿得像蓝草一样。能不忆江南?——怎能不叫我回忆江南的美好呢?19本诗描写了江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好春光的无限怀念之情。绝句—美好的诗句。杜甫,唐朝诗人。两个黄鹂鸣翠柳,
本文标题:五省藏区区编版汉语第九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7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