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结合BIM技术引领装配式建筑发展
结合BIM技术引领装配式建筑发展当今社会,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模式,被广为应用的建筑行业的建设过程中。装配式建筑核心是“集成”,BIM方法是“集成”的主线。这条主线串联起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后期运维管理的全过程,服务于设计、建设、运维、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可以数字化虚拟,信息化描述各种系统要素,实现信息化协同设计、可视化装配,工程量信息的交互和节点连接模拟及检验等全新运用,整合建筑全产业链,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集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国内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普及,BIM软件对建筑信息数据的管理有了一个质的飞越,信息化会推动工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与生产有了统一制式,对BIM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传统的建设模式是设计→工厂制造→现场安装,相较于设计→现场施工模式来说,已经节约了时间,但这种模式推广起来仍有困难,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来看,一方面是因为设计、工厂制造、现场安装三个阶段相分离,设计成果可能不合理,在安装过程才发现不能用或者不经济,造成变更和浪费,甚至影响质量;另一方面,工厂统一加工的产品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BIM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它将设计方案、制造需求、安装需求集成在BIM模型中,在实际建造前统筹考虑设计、制造、安装的各种要求,把实际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前消灭。装配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标准化的预制构件或部品在工厂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组装成整体。装配式建筑设计要适应其特点,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中是通过预制构件加工图来表达预制构件的设计,其平立剖面图纸还是传统的二维表达形式。在装配式建筑BIM应用中,应模拟工厂加工的方式,以“预制构件模型”的方式来进行系统集成和表达,这就需要建立装配式建筑的BIM构件库。通过装配式建筑BIM构件库的建立,可以不断增加BIM虚拟构件的数量、种类和规格,逐步构建标准化预制构件库。未来的发展也将充分发挥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最大功效,我们的方向也应当及时迅速的调整。由原来的服务于甲方,着手于施工图的绘制逐步转变为参与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从项目立项开始,提供全面多方位的技术支持及解决方案。在设计阶段便利用BIM技术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直观反映建成后建筑状况,提前发现并解决各种建造安装过程中以及运营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统一提供BIM数据采集,对图纸信息、模型信息进行集中化管理,构建信息实时更新,灵活使用PC端、移动显示端使项目参与人员查看方便,使用灵活;系统采用云服务,使数据信息避免出现不对称情况。建设阶段模拟施工现场,合理安排各种物料堆放及供应情况。利用BIM系统生成的各项构建信息结合生产厂家进行科学的生产和建造计划,使生产计划时间大大缩短,操作简便,物料需求信息准确,便于分批次采购,降低资金占用率,保证生产建造高效有序进行。利用射频识别或二维码技术为每个构件定制独立的ID,保证及时发货,方便现场管理,减少失误。后期运维管理阶段,BIM可同步提供建筑使用情况、设备运营、使用人员、容量、使用时间甚至建筑财务信息。实时监控建筑内机电设备状况、火灾危险、建筑物内空气质量等信息,为运营方在运维过程中提供可靠必要的数据。
本文标题:结合BIM技术引领装配式建筑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8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