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精品教学意味深远——观摩导师优质课后的评析(一)作者:陈胜宇发表时间:2009-12-2516:21:39浏览次数:60评论次数:30崇明教师进修学校陈胜宇12月16-18日,我们市学前教育名师基地的学员一行参加了在珠海举行的“上海市名师有效教学”研讨会,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同行。在这个研讨会上,我们学前一组的导师应彩云老师展示了两节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大班音乐活动“三只猴子”、大班绘本教学“小威向前冲”,给人总体印象就是:精品教学,意味深长。活动一大班音乐活动“三只猴子”——执教:导师应彩云亮点分享:应老师精到的回应方式让人回味无穷,即时调整不着痕迹(因幼儿年龄段所作的调整,降低在合作表现节奏方面的要求),吸引了每一个与会者的目光,时而发出会心的笑声,时而爆发阵阵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渐入佳境。1、对如何新授歌曲有思考、有新意。具体表现在:(1)凸显情境歌曲妙趣横生,应老师还赋予了相应的情境,让孩子也模拟小猴在床上跳(侧重于节奏感知),营造身临其境之感。(2)巧用图卡应老师借助直观形象的图卡,帮助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地理解、记住了歌词。歌曲共有三段,第一段是三只猴子在床上跳……,第二段是两只猴子在床上跳……,第三段是一只猴子在床上跳……,图卡分别为三只猴子、两只猴子、一只猴子,加上摔包、妈妈大叫的图卡,颇为生动。(3)在玩节奏游戏中熟悉旋律、歌词,并逐次增加难度。在玩节奏游戏中熟悉旋律、歌词,从一句话跳四下××××,到合作表现节奏(前三排孩子轮流跳,第四拍三个人一起跳);再到编节奏,增加八分节奏,如×××××,让小组幼儿把这张八分节奏卡任意放在第几拍上,进行自由练习与交流。环节安排循序渐进,节奏不断变幻,不断挑战幼儿的能力:节奏感、注意力的合理分配、合作能力、协调性等。这样的环节设计使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完全沉浸其中。课堂教学的形神关系——听应彩云《三只猴子》音乐歌唱教学活动有感六月下旬,上海华师大在浙江杭州开办一个课堂教学实战培训班,我有幸得以参加。在培训班的最后,应彩云老师的音乐歌唱活动《三只猴子》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话说回来,名家出手,如果也落入俗套,那也不叫名家了。下面就是应老师音乐活动的几个环节:一、熟悉小朋友应老师的音乐活动是在幼儿午睡中途开始的。被叫醒的幼儿有的还有些懵懂,应老师就用拉家常的话鼓励小朋友,叫醒了的小朋友和她一起做游戏,没有醒的也没有关系,因为游戏一开始,他们就会醒的。轻松的聊天拉开了本次活动。二、熟悉歌曲内容活动一开始,应老师就放出歌曲《三只猴子》的前面三段。让幼儿倾听。这是非常常规的一种做法,让幼儿对歌曲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提问幼儿歌曲内容,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清楚歌曲内容。幼儿每说到一个内容,老师就唱出这部分的歌词。直到播放的歌曲的内容全部用图片表示了出来。三、熟悉音乐旋律和节奏在所有的图片出示完了以后,应老师没有要求幼儿学唱歌曲。而是开始了一段谈话:“小朋友们知道小猴子在床上干什么啊?为什么猴子的头上会摔了一个包啊?以此鼓励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跳,让孩子第一遍熟悉歌曲的旋律。利用没有跟着音乐跳的孩子头上会起包,在课堂上加入了风趣的元素。在这之后,应老师用浓彩重墨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首先,老师拿出四个节奏小卡片×,激发幼儿把歌曲中的四句话,按照每拍子跳一下的方法跳一跳,如果能够跳对的幼儿头上就一定不会起包。孩子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的事情,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在跳之前,应老师给孩子约定音乐起才开始跳。配班老师给出前奏音乐,然后应老师用清唱为孩子们的跳伴奏。接下来,应老师请孩子们三三找到好朋友,扮演三只猴子,三只猴子每个条一个节拍。一句歌词有四个节拍,老师让孩子们商量出怎么分配跳拍子。得出前面三个每人跳一次,最后一拍大家一起跳。商量出谁跳哪一拍。哪个猴子跳的不对头上就会起包。同样是在前奏音乐停止后,老师清唱歌词,孩子们跟着节奏跳。两遍按节奏跳下来,孩子们的兴致很高涨了,有个别男孩子叫着,太好玩了。再次,应老师出示了一个××节奏卡片,放在最后一拍上,让节奏增加一个难度。孩子们在练习节奏跳的时候,应老师请配班老师给出前奏,在前奏之后,还是自己清唱为孩子们伴奏跳节拍。一次集体练习之后,老师请出自己认为跳的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请所有的小朋友评判到底哪个小猴子的头上会起包。给出前奏音乐后,应老师随意的一句:“会唱的小朋友跟我一起唱。”自始到此,应老师没有一次教幼儿歌唱的环节。奇怪的是,当前面三个小朋友在跳节奏的时候,座位上的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唱出歌词了。之后,应老师激励幼儿挑战变换××的位置进行练习节奏。通过一遍遍的练习和应老师清唱的配合,孩子们对歌词越来越熟悉。练习至此,在我的认为中,感觉应老师接下来可能要对歌曲的第四段进行教学了。但是,应老师拿出一套节奏。给每个桌子上放了三个×一个××。让孩子们三个一组进行随意变换××的位置练习。应该说,这时候幼儿对第一段的歌词都能够自己准确唱出来了。他们一边唱一边跳,根本就不用老师指手画脚了。分组练习结束后,应老师把幼儿练习的节奏每个类型都放到了黑板上,进行集体练习。然后请出小组一遍遍的练习,孩子不由自主地和老师一遍遍地唱歌。整个活动活跃而丰富,小朋友们不时迸出“太好玩了。”“超级好玩”之类的话语。整个节奏练习的过程,老师不露痕迹地让孩子练习了遍。随之幼儿听和唱也有遍。这时候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准确唱出歌词了。耳熟能详这个成语让应老师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幼儿在无形中被潜移默化了。活动到此,应老师让孩子静下来了。一句:“小猴子要是能够象我们这么跳的话,头上一定不会摔包了。我们来唱一唱吧”于是指挥幼儿跟着图片,唱出歌词的前三段。孩子们唱的是一字不差,节奏也把握的非常准确。歌曲还有第四段没有教学。应老师最后用“我们到医院里去看望小猴子吧”把幼儿带出了活动室。显然,老师把整首歌划分为两个教时了,后一部分留待第二课时教学。听完课后,有很多老师也有非议:“好在是特级教师可以这么上,要是在平时这么上的话,不挨骂才怪呢”;“这哪里是音乐歌唱课啊,就是一音乐游戏课!”在活动伊始,应老师把活动目标定位在学唱歌曲上。活动过程中看不到一点教唱歌曲的现象,但是,孩子们确实把歌唱会了,而且节奏也把握准确。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活泼可爱在孩子们练习节奏的时候也得到了充分演绎。在这之前,设计活动谁都没有想到要先练习节奏。而应老师的一句话道明了音乐学唱的要领:“要学会歌唱,首先要掌握节奏。孩子们在第一课时是不可能完全学会唱一首歌的,但是以后会自然而然自己把歌唱出来。只有把节奏掌握好了,那歌也有可能学会了。”想想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的音乐课上的不多,但是回想起以前上音乐课,还有听到的所有的音乐歌唱教学活动,每一次都是从让幼儿记忆歌词开始。为了让孩子记住歌词,还费尽心机铺设环节让幼儿理解歌词。但是每次活动,都让我感觉比较费劲,还一直在想,我这么教幼儿都不能会唱,恨不得要把歌曲整个印到孩子脑子里去。参照应老师的歌唱教学活动,自己的误区走得太大了。包括现场所有的与会者,都没有把握好歌唱教学的要领。汗颜、汗颜,严重汗颜。应老师二十多年的教龄成就一套教学的独特方式,我经历二十多年教学工作,能达到这种境界吗?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除开音乐活动意外的各个科目。我们都有拼命抓住知识点,紧紧围绕知识的表面形式,让孩子们围绕着它进行观察、探索……等等,很多时候还是觉得事倍功半,感觉出了力气,花了心思还是不能达到让孩子心领神会的效果。《幼儿园工作新纲要》总则第五条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形式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这是广大教师认同而又推崇的活动形式,但是在活动开展的时候,我们却有些遗忘,至少是没有完全遵守这条要则。很多时候我们都过多重视知识的形式,而忘记了知识的内涵,有时候也设计了貌似和活动有关的游戏,可是大多是在要求幼儿掌握知识之后的表演游戏。并非是为了让孩子们发现知识而设计的游戏,活动中充斥着陷进和圈套。应老师的课,让我明白了恰当的游戏形式在幼儿习得过程中的地位了作用,它不是幼儿内功的展现,而是幼儿学习知识的铺垫。活动形式自始至终都看到孩子们在玩,孩子们自己都玩的不亦乐乎。但是就在这种玩的过程中,感受了知识,获得了成长。区中班教研组长培训——主持中班教研活动《经典教案为我所用》发表时间:2010-1-13作者:崔惟学校:佳佳幼儿园点击率:41教研活动计划——经典教案为我所用活动主持:崔惟2010.1.12活动目标:1、观摩并研讨活动《三只猴子》,在两份教案的对比讨论中,逐步梳理“实践经典教案的前期准备与思考”的经验与方法。2、进一步了解中班音乐活动需蕴含和达成的领域目标及策略。活动准备:杨莉娜与应彩云教案人手各一份、大铅画纸若干、记号笔若干、PPT活动流程:一、观摩活动《三只猴子》(此活动约30分钟)——观课前提醒老师关注:l幼儿是在怎样的经验基础上学习的?l教师运用了哪些策略引领幼儿学习和提升经验?l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活动状态和情感体验是怎样的?l对比两份教案,觉得教师在目标上的定位和环节上的处理是否合理?二、组织研讨(约1小时)(一)研讨问题一:作为教学实践者,拿到经典教案怎么用?在进行调整改动时,需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各片组进行讨论梳理,并把讨论结果进行分享与交流(5分钟)2、出示PPT,进行梳理与总结(5分钟)l大致罗列:(1)对原教案进行解读与分析(大致了解设计者的意图和活动的目标流程)——在进行解读与分析的时候几个关键因素需考虑到:l目标是什么?l重难点是什么?l有哪些环节?哪些是核心环节?l解决重难点的策略有哪些?(2)实施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的分析(活动是否适宜于本班孩子)(3)教学活动关键领域目标的研读(把握活动的重难点,为活动的调整设计铺垫)(4)调整活动教案,关注细节处理——关键引导语与小结语的设计——环节过渡语的斟酌——教学常规的熟悉与把握(二)相关音乐教学经验的学习(简短介绍)(20分钟)——具体包括:l幼儿园唱歌教学的总目标是什么?l中班幼儿唱歌教学的目标是什么?l唱歌教学我们要关注什么?l唱歌教学需要怎样的规范?l怎样引导幼儿主动学习?l如何在规范中灵活创新?l如何评价唱歌教学的效果?(三)针对教学活动的研讨1、杨老师介绍本次活动的设计思路及活动后的反思(5分钟)l设计思路具体从两方面进行分析:(1)拿到教案如何分析与调整?(2)在原教案基础上作何调整?介绍目标定位及重点设计的环节(包括价值分析)l活动后的反思:(1)活动中的亮点(2)不足或困惑2、分组围绕问题进行研讨(15分钟)l研讨问题二:目标定位是否合理?如何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目标作记录)l研讨问题三:所做调整是否促进了目标的达成?——是,说说原因,运用了哪些好的策略和方法?——否,该如何调整?(在分享的时候如果时间充裕,最好每个片把调整的策略带着大家一起现场模拟体验一下)3、分享研讨结论(15分钟)l针对问题一:最终确立与活动匹配的适宜目标l针对问题二:达成共识:认可原方案或确立调整方案4、杨老师针对本次活动(教学及研讨)进行简单反思(5分钟)l教研后的启示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让音乐伴随孩子成长东沙幼儿园何龚兰世界上任何一种行之有效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均把激发儿童的音乐兴趣放在首位。他们认为: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而绝不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反复操练和巩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三部分第六条指出“教育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与音乐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如:音乐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音乐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善于发现幼儿对的音乐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调动幼儿思维、探索、认识的内动力;习惯是一种行为、一种方法,良好的习惯有助与幼儿能顺利、愉快地参与活动。音乐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有助与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产生积极情感,以积极的态度,
本文标题:观摩有感三只猴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8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