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 物业工程安全管理培训(危险源篇)
1物业工程安全管理培训资料(危险源篇)2内容提示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辩识2、物业设施中的危险源识别3、公共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识别4、改造工程中的危险源识别5、日常操作中的危险源识别6、危险源风险评价与控制3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1-P1)一切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潜在的危险源人的行为管理缺陷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1)事故致因4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1-P2)(2)事故致因分析考虑三种量时态5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1-P3)(2)事故致因分析6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1-P4)(3)、危险源及分级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者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和状态。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发生事故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7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1-P5)(4)、危险源等级划分从控制管理角度,通常根据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大小、控制难易程度、事故可能造成损失情况进行综合分级。I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多人死亡,设备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生产场所;II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死亡或多人重伤,导致设备造成较大损失的生产场所;III级危险源指可能造成重伤,导致设备造成损失的生产现场。8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1-P6)(5)、危险源识别识别危险源是一个综合的多元化的过程,涉及环境保护、工艺流程、作业原理和生产技术等专业知识。如果不知道作业流程、操作规程,不考虑环境影响,不懂管理制度和标准要求,那必然会对一些违犯管理制度、违规操作、破坏环境等现象熟视无睹;对识别危险源更无从谈起,还可能增生新的危险根源,因此识别人员必须具有:明确管理标准,熟悉规章制度的相关操作规程,熟悉工艺流程,作业规范,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熟悉作业环境和人员状态,熟悉作业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和诱发因素,熟悉相关设备技术参数、性能、控制要求、运行特点等。识别人员能力要求9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1-P7)(6)、危险源识别方法直观经验法利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采用归类划分,引用能量分析、作业安全分析、意外事故分析找出最易偶然发生事故的类型,确定紧急措施和防护设备,以便控制事故和避免人员和财物的损失。常用的有安全检查表、危险性预先分析、事故树分析、因果分析等。利用可供参考的先例、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险源辨识过程。可以采用对照分析法、类比推断法、依据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专业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的评价对象危险性的方法。简便易行,但受知识、经验限制易出现遗漏。系统安全分析法10形式噪音振动辐射温度(高低)坠落撞击造成影响死亡伤、残等形式•机械切、夹、割、卷•电击•压力•爆炸•温度等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1-P8)(7)、危险源辨识—举例(物理性)11扭伤骨骼、肌肉劳损生物钟破坏精神损害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1-P9)(8)、危险源辨识—举例(行为性)•形式搬物举重体位不当长期加班工作紧张等12内容提示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2、物业设施中的危险源识别3、公共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识别4、改造工程中的危险源识别5、日常操作中的危险源识别6、危险源风险评价与控制132、物业设施中的危险源识别(2-P1)(1)、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按一项具体的作业活动进行,也可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再对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范围要包括此作业中所有可能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作业人员和所有设备设施(包括可能接触的外单位的作业用设备设施)。辨识内容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如爆水管和浸水维修作业:其工作步骤是检修量与检修时间的协调,人员配置和工器具的准备,检修用具、材料的准备与运输,停送电联系及确认不影响正常供水等,相关部门人员的配合等。14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2、物业设施中的危险源识别(2-P2)(2)、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方法15岗位分析确定岗位类别列出岗位所有作业内容界定各作业的执行步骤分析每一步骤的可能危害流程分析将生产流程分成许多单元针对每一流程单元,分析可能的偏差及危害;2、物业设施中的危险源识别(2-P3)(3)、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任务分析方法162、物业设施中的危险源识别(2-P4)(2)、设施管理中的危险源作业高空作业爆水管及浸水焊接洪水浸淹火灾停车场交通事故跑水高空抛物/坠物(人为)打磨钻孔人员机械伤害交通标志不明显消防通道堵塞维修玻璃破裂维修灯具意外坠落泳池消毒剂清洗水池下水道沟盖未盖好或缝较大下水道、电梯沟积水有害气体爆炸雷暴雨天气台风室外作业煤气泄漏电梯困人装修施工其他伤害17内容提示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2、物业设施中的危险源识别3、公共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识别4、改造工程中的危险源识别5、日常操作中的危险源识别6、危险源风险评价与控制18设备运行中温升启停、切换电压运行声音运行环境设备特点工作程序电流3、公共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识别(3-P1)(1)、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辨识193、公共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识别(3-P2)(2)、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辨识机电设备危险源辨识表序号作业内容伤害类别产生原因防范措施1电容器火灾长时间过负荷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内部绝缘损坏,如果保护监测装置失效,将会造成火灾、爆炸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增加巡查点2配电线路触电设计不合理、安装存在缺陷或运行时短路、过载、接触不良、铁心短路、散热不良、漏电等导致过热,易造成触电;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增加关键部位的温度检测3电气设备触电电气设备绝缘不良,错误地接地线或误操作等原因造成的触电伤害事故定期进行设备保养20机电设备危险源辨识表(续)(3-P3)序号作业内容伤害类别产生原因防范措施4开关、断路器、熔断器、插座、电热设备、照明器具、电动机火灾触电正常工作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火花,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等隐患;容易形成引燃源;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加强安全操作培训,巡查,特殊工种持证上岗。5旋转设备伤残在以手接触振动工具的方式进行作业时,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传向操作者的手和臂,从而给操作者造成振动危险加强安全操作培训,不得用手触摸旋转设备6发电机、变压器噪声爆炸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电流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噪声,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在运转过程中发出的噪声采取隔音措施,注意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7机泵设备击打旋转运动部件上凸出物,如转轴上的键、定位螺丝、联轴器螺丝等脱离原部位飞出伤人。联轴器等旋转外露部位加装防护罩。213、公共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识别(3-P4)(3)、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设备噪音发电机柴油易燃易爆发电机维保操作不当仓库油漆起火爆炸电房、水泵房高温高湿止回阀高压喷水伤害管网出现裂逢冷却水排放时感染军团细菌冷凝器/蒸发器爆炸主电源短路引起爆炸空调制冷剂泄漏风机保养操作不当人员触电供配电作业操作不当气体灭火系统操作不当检查潜污泵井操作不当安全绳出现断裂升降平台结构性故障排烟风机房传动皮带化学用品的使用工具使用不当搬动重物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泄施工用电伤害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品排水管道堵塞22内容提示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2、物业设施中的危险源识别3、公共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识别4、改造工程中的危险源识别5、日常操作中的危险源识别6、危险源风险评价与控制234、改造工程中的危险源识别(4-P1)(1)、工程改造中的危险源辨识改造项目整体危险源工作系统危险源1、人员不安全行为;2、机具、设施和材料的不安全状态;3、不良作业环境技术危险源施工技术缺陷;施工工艺缺陷;防护技术缺陷周边环境危险源自然灾害危险;危险、有害物质;温度与湿度管理方法缺陷;管理制度缺陷;管理流程缺陷管理危险源244、改造工程中的危险源识别(4-P2)(2)、工程改造中的危险源施工用电伤害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工器具、设备配置使用不当施工噪音垃圾排放施工气温雨季施工施工环境(照明、通风)必要时关注施工区域地下管路操作人员安全保护施工区域安全防护安全标识临时消防25内容提示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2、物业设施中的危险源识别3、公共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识别4、改造工程中的危险源识别5、日常操作中的危险源识别6、危险源风险评价与控制26(1)、人的不安全作业行为1、麻痹侥幸心理,工作蛮干,在“不可能意识”的行为中,发生了安全事故。2、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安全防护用品。3、机器在运转时进行检修、调整,清扫等作业。4、在有可能发生坠落物、吊装物的地方下冒险通过、停留。5、在作业和危险场所随意走、攀、坐、靠的不规范行为。6、操作和作业,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动用明火、进入有限空间、上锁挂牌、化学品使用等。7、违规擅自进入消防重地,如油漆库、调漆间、柴油库等。8、违规使用非专用工具、设备或用手代替工具作业。9、精神疲惫、酒后上班、睡岗、擅自离岗、干与本质工作无关的事,以及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10、管理者思想上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法律责任观念不强;在行动上不学习、不贯彻落实公司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制度,这是最大的不安全行为。5、日常操作中的危险源识别(5-P1)27◆机械、电器设备带“病”工作◆机械、电气等设备在设计上不科学,形成安全隐患。◆防护、保险、警示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物体的固有性质和建造设计使其存在不安全状态。◆设备安装不规范、维修保养不标准、使用超期、老化。◆机动车辆。5、日常操作中的危险源识别(5-P2)(2)、物的不安全状态28(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存放易燃易爆物区域:可能有电器火花,或有明火作业,2、安全距离不足。3、密闭区域作业:无机械通风。4、立体交叉作业:无人协调、监控管理。5、生产区域消防应急逃生通道:被严重堵塞。6、复杂的施工作业区域:无应急逃生指引。7、地坑(库)作业:没有适当安全保护措施。8、高处作业平台:有边无栏,有洞无盖,没有安全网。9、吊装作业面选在高压电源线下方不安全位置。10、提供施工作业的脚手架未经安全报验合格。11、涂装油漆与明火作业安全距离不足。5、日常操作中的危险源识别(5-P3)29(4)、管理缺陷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监测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缺陷。2、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训、指示、雇用选择、行为监测方面的缺陷。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如工艺、技术错误或不当,无作业程序或作业程序有错误。4、用人单位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负荷超限、无必要的监督和联络、禁忌作业等。5、对来自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等)的风险管理的缺陷,如合同签订、采购等活动中忽略了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5、日常操作中的危险源识别(5-P4)30内容提示1、事故致因与危险源辨识2、物业设施中的危险源识别3、公共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识别4、改造工程中的危险源识别5、日常操作中的危险源识别6、危险源风险评价与控制316、危险源风险评价与控制(6-P1)(1)、危险源的风险评价目的:为了准确辩识项目在责任范围内可能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因素,识别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其危害程度,并对其中的重大危险因素、重大环境因素编制专项方案措施加以预防,实现有效管理控制。注意点:风险评估标准要固定,定义清楚,不因人、时而异不同类的风险的重要性评分要有区别已存在的安全控制措施在评估时应假设没有。326、危险源风险评价与控制(6-P2)(2)、定性危险性风险评价根据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非量化评价。找出系统中存
本文标题:物业工程安全管理培训(危险源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8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