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培养创新精神历练创业能力大力开展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董鹏中赵春阳为了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团委在全面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实践育人的优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院团委于2001年在全院广泛开展了“希望杯”创新创业工程,以活动为依托,以健康、向上、活泼、有益为原则,以育人为宗旨,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适应形势,大胆实践,培养青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培养较高的专业技能,还要学会认识复杂的社会,并且要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生存、发展,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实现个体社会化。职师团委策划、实施的“希望杯”创新创业工程第一项活动,就是开展社会适应能力测试,并使之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新的载体和重要的途径,引导大学生投身实践教育空间,既督促他们关注社会、研究社会、体验社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又拓宽了共青团组织育人的渠道。1、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为了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把活动落到实处,创新地做大、做实,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社会适应能力测试”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与锻炼”,提高青年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拓宽思路并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与发展自身能力;逐步适应社会,学会处理各种关系,学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概括地说:一是有利于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处世的本领,学生在实践中将学会团结互助,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三是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2、求实创新,精心组织“社会适应能力测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分为心理测试、团队协作、实践能力三个部分。1)心理健康测试。将牛津大学的一整套试题,以考卷形式,对参赛选手展开考核,既测试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又引导学生追循健康心理,倡导大学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集体协作能力测试。测试内容为选手随机组合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规定材料制作一个体积不小于0.1立方米的游泳池,对选手们的理解、创造、创新、协调、领导、协作及操作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测试。3)社会实践能力测试。让同学们在一个月内,采取社区服务、社会打工、公司兼职、家教服务等方式,以正当手段赚取500元钱并写出调查报告。这项活动就是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长融入社会并适应生存。通过“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并举,并通过社会实践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结合学生特点,加强活动载体的创新,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二、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一科学论断进一步阐明了创新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是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摇篮,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关系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的大事。职师团委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大力发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科技,重视实践,迎接挑战,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在校园营造“爱专业、学科学、重实践”的良好学术氛围。1、提高认识,把第二课堂作为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两个课堂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一课堂的教学具有标准化、集中化、同步化、专业化的特点,实现了人才培养中的普遍性要求,而第二课堂则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发挥了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成长的育人功能,通过组织各类讲座、报告、学术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出版相关刊物,丰富了教育形式,拓宽了教育渠道,成为大学教育的有益补充。坚持走第二课堂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科技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接受与传播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学生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得以调动,科技学术创新的潜力得到尽情的发挥。2、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广泛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新时期延伸共青团工作手臂的重要途径。首先,寻求支持,提供保障。职师团委寻求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支持,发挥学校整体优势,特别是院党委的关心和支持,成立了党委副书记挂帅,科研、教务、学生、宣传等各部处室的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管理条例》,设立了一整套完备的考评机制,保证大学生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依托社团,提供扶持。2001年,我院恢复成立大学生科技协会,以“提高科技素质,造就创新人才”为宗旨,在大学生中大力倡导“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院团委划拨经费,指派教师指导,大力扶植科技协会,使其在课外科技活动上充当生力军。第三,设计活动,认真实施。我们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突出科技创新这一主题,以全国“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以学院“希望杯”为统揽,构建全新的科技竞赛活动体系。该体系包括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覆盖全院各学科的数学建模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通过活动涌现一批创新人才。食品系学生苏丹《大蒜系列产品的开发现状》,一举夺得全国“挑战杯”大赛铜奖,填补了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空白。我们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依托,开展创新教育,注重人文与艺术并重,文化与创新结合。这些活动的持续开展,营造出学术自由讨论,创新思想火花迸发,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拓展了创新体系的内涵,充分发挥了在大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育人功能。三、夯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伴随着大学生就业由统包统分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化,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我国加入WTO将人才的国内竞争引入国际竞争,更激化了就业矛盾。大学生毕业后不仅仅要考虑成就事业,更重要的是如何安身立命,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校夯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坚实的创业素质。我院的“希望杯”创新创业工程就是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为重点,以活动为牵引,推进创业教育。1、历练师能,培养从业能力我院是全国最早建立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职教发展急需的中等职教、技工学校专业课师资的重任。对师范来说,因其职业定向是教师,我们重点放在教师职业理想的确立和从业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将来职业中求得更大的发展。从其历史使命来看,师范生是最根本的就业创造者,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是摆脱就业困境的必由之路,师范生甘愿在教育战线上奉献一生,这本身就具有创造性,创的是民族振兴之业。因此,职师团委从教育劳动的特点,教师的时代定位和师范生的培养过程出发,以“希望杯”创新创业工程为依托,设计组织了包括普通话、粉笔字大赛,讲课比赛,“心中理想,人类灵魂”主题演讲赛等从师任教一系列大赛,历练学生的教师基本功,培养他们的强烈职业发展愿望。2、强化外语,增强竞争能力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将要进入一个全面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将面临尽快熟悉国际规则,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学习某一专业的同时,必须打下良好的外语听说写译的基础,才能适应加入WTO以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院在“希望杯”创新创业工程中,增加了激发外语学习的内容,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讲座、开展外语技能大赛、外语短剧大赛等,通过鲜活的活动方式,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使外语热在我院持续升温。3、掌握微机,扩大择业能力人类社会历经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已经进入信息文明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增加了新的成分——信息化、网络化。信息时代正逐步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在我国已初现端倪,为了在21世纪立于全球竞争的前列,必须跟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脚步,大学生是这场新技术革命的主力,在大力进行科学技术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加强信息观念的教育。一名大学生如果只精通专业,不熟悉微机,就相当于于新世纪的文盲,势必被社会所淘汰,另外,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如果计算机达不到国这二级水平,在就业市场上也无人问津,所以我们全年开展的“希望杯”创新创业工程增加了计算机系列赛事,通过网页设计大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等形式,掀起全院上下学微机、用微机的热情,促动大学生尽快掌握计算机技能。希望杯创新创业工程的开展,开发了大学生的智能潜力,增强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在活动中英才辈出,我院学生孙楠、朱兆宇被评为长春市十佳风采之星,苏丹在全国挑战杯喜获铜奖,张阳、胡楠等同学组成的实践小分队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的联合表彰。我们在注意拓展素质教育领域的同时,尤其注重加强青年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组织开展活动中,我们坚持做到有健全的组织,明确的目标,切实的措施和必要的激励机制,求实创新,全面开创了我院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希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业已成为既调剂学生日常生活,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精品工程”。生产实习教学中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王云清强化生产实习的教学与管理,充分利用这个阵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创业能力,是值得我们实训工作者深入思考的课题。如何在生产实习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培养自信自信是一种主观感觉,不是由逻辑决定的。自信只有在“总会有办法”的乐观状态下才能产生。树立自信,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既没有大专院校学生的高学历,又没有老工人对工作岗位、工种技能的熟练经验。因此,当他们参加生产实习,第一次接触社会时,势必会出现对工作缺乏自信心的精神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要期望其发挥创造性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让职业学校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独特的优势。如专业操作技能要比大、中专生强得多,熟悉专业工种的速度快、时间短,专业理论知识要比老工人师傅多,较易进入工作状态,获得职业岗位的成功等。成功的开始是自信的起点,实习成功的体验是职校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大资本。因为让学生在实习中认识自己的优势并从中建立起自信心,学生就会迅速成长,胸襟变得开阔,便会自然地产生出克服困难的勇气,以昂扬的斗志,充分挖掘自身的专业潜能,在今后的专业岗位上不断创造、发展。二、磨炼意志要使学生走向成功,首先必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过程是一种坚强意志的磨炼过程。这种意志构成了人们向着创造性解决问题迈进的原动力。需要指出的是,让学生吃苦并非是强制意义的吃苦,而是指能够进入以苦为乐、苦中作乐的境地。那么,什么样的劳苦体验才能让学生意志坚强呢?1.深入实际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思考,并亲自接触实际。要让学生在操作现场进行严格训练,不作想象或臆测,能一下子钻进去。比如在工厂里,即使在那种被认为非常乏味单调的作业中,也能看到热衷于工作的人们的身影,也有工作的高效运转和良好节奏,以及懂得节奏、遵循和维持节奏的熟练操作和积极努力。体验和了解到这些实际情况后,学生便会领悟出开创性工作的辛苦。而经验到那种哼着小曲,愉快地迷恋工作的热忱心情,对学生以后的实际工作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2.品味成功无论多么小的问题,达到目的者本人就成了掌握一种解决问题方法的人,而且是懂得运用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想法去达到目的的充满喜悦的人。一旦尝到了这种成功的体验,就会增加进一步接触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随着这一过程的更多反复,就会形成能够经受住任何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自信。因此,实习指导老师在组织生产实习中,教会学生怎样坚持到底是很重要的。在最初阶段,结合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布置简单课题,并为把课题彻底完成而进行集体训练是有效的方法。同时应让学生明白,把工作干到底的执著精神是比什么都重要的。3.自我加压学生需要有一种遭遇苦难的心理准备,因此,让学生自己逼迫自己很重要。比如,劝导学生早日从单纯的生产实习转向顶岗操作,或促使学生把自己要干的事情告诉同学,这样就不是别人“逼着我去做”,而是“自己主动要求去做”,变被动的压迫为主动的逼迫。如此,可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精神,使创造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4.严格要求生产实习工作岗位的安排必须有利于学生养成严格的工作习惯。要让每个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负起相应的责任,如有逃
本文标题:学生创新素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