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第二节跨文明阐发研究主要讲授内容:一、跨文明阐发研究范式的形成及其学术功能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具体内涵和主要研究方式三、跨文明阐发研究所应遵循的原则一、研究范式的形成及其学术功能(一)跨文明阐发研究范式的形成非学科化阶段的研究实践学科理论化进程(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学术功能(一)跨文明阐发研究范式的形成非学科化阶段的研究实践:1、跨文明阐发研究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知识背景)2、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陈独秀、朱光潜、吴宓、梁宗岱、钱锺书等人的研究实践。学科理论化进程:1、20世纪70年代港台地区以及海外汉学界在理论上的初步总结——1976年,台湾学者古添洪和陈慧桦《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一书出版;2、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陆学者对这一研究模式在理论上的补充、修正——陈惇、刘象愚、乐黛云、曹顺庆等人的贡献:“双向阐发”的主张。(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学术功能1第一,能够促生文化、文学新因素,从而可以刺激原有文化、文学的新发展。理论依据:现代阐释学的误读、视域融合、第三视界等命题。现实文化诉求:中国近现代文化策略。举例:A、王国维的《论新学语的输入》与《人间词话》。王国维《论新学语的输入》一文“抑我国人之特质,实际的也,通俗的也;西洋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对世界一切有形无形之事物,无往而不用综括及分析之二法,故言语之多,自然之理也。吾国人之所长,宁在于实践之方面,而于理论之方面则以具体的知识为满足,至于分类之事,则除迫于实际之需要外,殆不欲穷究之也。……故我中国有辩论而无名学,有文学而无文法,足以见抽象与分类二者,皆我国人之所不长,……夫抽象之过往往泥于名而远于实,此欧洲中世学术之一大弊,而今世之学者尤或不免焉。”(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学术功能2第二,能够铺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通途。现实需要:西方中心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边缘化状态,建构一般诗学的形势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必要。现实困难: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通约性与不可通约性。二、具体内涵和主要研究方式(一)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具体内涵跨文明阐发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指运用生成于甲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乙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或者反过来,用生成于乙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甲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文明之间,其核心是跨越文明界限的文学理解;但是西方各国之间借用理论或用中国的理论阐释我国的作品、理论不属此列。(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主要方式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综合阐发作品阐发主要指运用生成于一文明中的文学理论模式去对生成于另一文明中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两个向度:(1)运用西方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阐发;(2)运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对西方作品进行阐发、解读。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以西释中多于以中释西。举例举例:夏荷《常事不书:用“陌生化”原则看红楼梦的形式结构》;王国维用叔本华哲学阐释《红楼梦》;颜元叔用新批评理论解读杜甫《春望》一诗。颜元叔解读《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用“新批评”的方法,探究诗中感人的因素:首先是文本细读;其次,布鲁克斯:诗为矛盾语;第三,“新批评”另一个特色:就事论事,就诗论诗;分析1:第一句“国破山河在”,“破”与“在”之间,立即形成矛盾局面;已破的是一个国家的组织,社稷的结构,“山河”在这里显然指自然景物;国虽“破”而山河无动于衷,依旧楚楚可怜,自个儿碧绿着。山河无情,莫此之甚!分析2:第二句正好加强了“山河无情”的表征:“城春草木深。”“深”字在此有多义:一义是草木长得茂盛;另一义是影射草木长得零乱芜秽;“深”字把这种茂盛而零乱的情况,正好给点明出来;从第一句到第二句,人事之凋谢与自然之昌旺,各自发展;第一句只说一“破”一“在”,而第二句说那“在”的自然,更是欣欣向荣;是以,人事与自然的两相离脱;这是此处矛盾语的基本架构。分析3:次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显示诗人要将上面两行人事自然两相离脱的情况,给它扭转过来:诗人把自然拉进他的情感漩涡,重建人与自然的结合。诗人“感时”,“花”亦随之“溅泪”;诗人“恨别”,“鸟”亦随之“惊心”;第一联与第二联是两相矛盾,因为第一联点明的是人事与自然的离脱,而第二联则点明人事与自然之结合;中国古典诗行常常省掉主词,结果构成了十分微妙的情况:花感时而溅泪,鸟恨别而心惊;第三义也可成立,即花“感时”而诗人因之“溅泪”,鸟“恨别”而诗人因之“惊心”。分析4:自“国破”开始他的吟哦,重心却不是忧国,而是“想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字显示出杜甫炼字之巧:“连”字用于“三月”,有时间感;“连”字用于“烽火”,则有空间感;“三月”当为“三个月”的意思,但是“三月”若解释为“暮春三月,莺飞草长”之三月,亦有可能;“抵”固然是“值”的意思,但是抵达之意亦油然而生,如此则使“万金”,本为万两黄金之意,产生一种地名感,而令“家书抵万金”构成空间感,与“烽火连三月”相呼应。分析5:最后一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有些幽默自嘲的况味,完全不能配合全诗的严肃悲伤的气氛。前面的六行是如此“浓重”而“直接”,这两行却是如此“稀薄”而“间接”!一头的白发,搔首的行动,稀疏的白毛,插不稳的簪子,无法充分显示出深重的愁苦,而这分愁苦是前面六行塑造出来的。理论阐发性质: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镜鉴、相互发明。举例1:[美]A.吉布斯《艾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与中国古代文论》。缺陷:缺乏对等互动意识,把阿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理论视为权威,忽视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主体性地位。举例2: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在1975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美国著名学者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理论作为整体的架构参照,以所谓“形上理论”、“决定理论与表现理论”、“技巧理论”、“审美理论”、“实用理论”六种理论构成理论结构框架,对中国古代数千年的诗学资源进行了整理分类,全面整合了中国历代诸家的诗学观念。著作以英文的方式,试图向西方学界展示出一个较为清晰的、为西方学术界所能够理解的中国文论体系。科际阐发特点: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学科研究略有不同,它指的是跨越文明界限地借用其他学科理论来展开对于文学作品或文学观念的分析、阐发。举例:颜元叔的《薛仁贵与薛丁山》。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来解读中国的民间文学。综合阐发特点:将中、西以及一些学科加以打通,广泛征引古今中外的文学观点、哲学观点以及文学作品等,能够总结得出文学活动中的某些规律性结论。举例:钱锺书的《诗可以怨》、《通感》,张隆溪的《诗无达诂》。主要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文明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不加分割地结合在一起触类旁通地加以研究。举例1:钱锺书的《通感》钱锺书认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大量引用西方文献资料,比如“黑暗的声音”、“皎白的嗓音”等用语以及圣马丁的诗句、前期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的作品等等,还有亚里士多德的《心灵论》、《修辞学》、庞德的理论。举例2:张隆溪的《诗无达诂》据柏拉图记载,苏格拉底曾挑出诗人们著作中一些精彩片断,问他们这些诗的意义是什么,却发现“当时在场者几乎无一不能比诗人们更好地谈论他们的诗”。新批评派把注意力集中到作品本身,征引柏拉图这段话来支持他们有名的“意图迷误”说;韦姆萨特等人用“感受迷误”否定了一切从读者所受影响的角度来评论一首诗的做法。实证主义批评完全围绕着作者,新批评则只顾作品,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又似乎把读者推到前台。分析1:伽达默尔在说明阐释何以不能以作者原意为准时说“语言表达无论如何都不仅不够准确,需要再推敲,而且必然地总不能充分表情达意”。《周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子:“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陆机《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意翻空而易奇,言致实而难巧也”;《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伽达默宣称:“成见是理解的前提”。分析2:诗人正是在慨叹找不到适当语言表达的同时,找到了比直说更适当的语言表达:“此时无声胜有声”;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词写一个少年不懂得忧愁而“强说愁”,老来饱经忧患,反而“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哈姆莱特临终最后的一句话:“此外唯余沉默”;无可奈何消极的沉默一变而为意味深永积极的沉默。分析3:西方文学里最有名的美女海伦,在荷马的《伊利亚特》里很少具体描写,只从特洛伊王侯们轻声的赞叹中,侧面写出她的美。汉乐府《陌上桑》描写美女罗敷最精彩的句子,也不是直陈,而是反衬:“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这样写都是为读者的想象留出充分余地,司空图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品•含蓄》)。苏轼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被人认为很接近中国古人的文心魏尔伦宣称:“最可贵是那灰色的歌,其中朦胧与清朗浑然莫辨”。分析4:主张“诗言志”、“文以载道”的儒家正统派,也讲究《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周易》说:“夫《易》……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董仲舒:“《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清代的沈德潜说:“读诗者心平气和,涵泳浸渍,则意味自出,不宜自立意见,勉强求合也。况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如好晨风而慈父感悟,讲鹿呜而兄弟同食,斯为得之。董子云:‘诗无达诂’,此物此志也”。分析5:《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大概是最早肯定理解和认识之相对性的说法。谢榛《四溟诗话》:“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薛雪《一瓢诗话》指出杜甫诗“解之者不下数百余家,总无全璧”,“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王夫之《董斋诗活》明确指出读者的作用:“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于有诗”。分析6:中国古代的批评家实际上已意识到文学作品应有许多空白点,即罗曼•英伽顿和伊瑟尔等人所谓“未定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填补这些空白,各自在心目中见到作品的种种面貌。这就是说,中国传统文评里所理解的作品已经类似于伊瑟尔所谓“召唤结构”或意大利批评家艾柯所谓“开放作品”,它在读者心中的具体化或最后实现在颇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本人的性情、修养和经验。如果说“诗无达诂”导致承认作品结构的开放性,“见仁见智”最终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作用,那么,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基本原理在中国传统文评里已能窥见一点眉目。三、跨文明阐发研究所应遵循的原则(一)跨文明原则(二)对等互动原则(三)有效性原则(一)跨文明原则要求:所涉及的对象必须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问题;必须要有自觉的跨文明意识、差异意识。学术目的:视域融合产生文化增值。而只有具有鲜明差异的文化间才会有此可能。(二)对等互动原则理论依据:现代阐释学(阐释、理解的对话性质与问答逻辑)。要求:坚持文明间的平等对话立场,理论与材料在阐释过程中互为主体。近现代中国学术的病症:跨文明意识、对等互动意识的缺失。举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编撰之不妥。(三)有效性原则阐发研究的性质:理论加之于材料。理论的局限性与适应性问题:1.对象性局限2.文化性局限举例:台湾某一学者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对
本文标题:4.3阐发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5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