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字数:3380字号:大中小【摘要】急诊科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要的科室。由于科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急诊科护士不仅担任着繁重的工作,还必须承受非同一般的职业压力,长期在高风险的压力下,使机体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大量研究表明,应激状态下会出现各器官功能障碍。国外对职业工作疲溃压力的研究证明,各种职业中护士压力最大[1],高强度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工作疲溃综合症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可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2],现采用问卷调查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旨在为急诊科护士寻求有效使用的减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以求进一步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关键词】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对策调查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248-03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我二所以上医院急诊科护士68人。平均年龄28.2岁;其中20岁以下6人,21-29岁40人,30岁以下18人,40岁以上4人;职称:护士34人,护师26人,主管护师6人,副主任护师2人;文化程度:中专31人,大专34人,本科3人;急诊科工作年限:2年以下24人,2-4年22人,5-10年16人,10以上6人。1.2方法2010年7月10日-25日,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压力大小、压力源及个人特征3个方面。压力大小用“很大”、“较大”、“很小”、“没有”来描述,各种压力源按其所占比例从高至低进行排列。发出调查问卷68份,收回问卷68份,回收率100%。2结果2.1压力大小被调查的急诊科护士表示无压力者为0,43.6%的护士表示压力“很大”,46.5%护士表示压力“较大”,而表示压力“较小”和压力“很小”的分别为6.5%和3.4%。2.2压力大小与年龄、职称、文化程度、急诊科工作年限的关系调查显示,急诊科护士压力大小与护士的年龄(相关系数0.305)、职称(相关系数0.316)、文化程度(相关系数0.307)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但与急诊科工作年限(相关系数-0.847)有显著性相关关系。说明不同年龄、职称、文化程度的急诊科护士在压力大小上没有明显差异,但急诊科工作年限越长压力越小,与工作经验的结果有关。2.3主要压力源见表1。表1急诊科护士主要压力源由表中可见,急诊科护士的压力主要来源于怕出医疗事故、应急应变能力不强和知识技能不够等方面。3讨论3.1急诊科护士主要压力源分析3.1.1怕出医疗事故急诊科护士经常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责任心强,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的医疗差错事故,而且急诊医疗中的失败和意外与差错事故难以区别,再加上病人告状之风日盛,在急诊科承受的医疗纠纷相对要多,尤其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更明确了急诊科护士的工作责任重大,让他们感到压力很大。3.1.2工作责任重,劳动强度大急诊科是一所医院的窗口,患者数量多,范围广,病种复杂,是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科护士工作繁重,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尽管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士也必须保证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具有相应的应急应变能力,对疾病迅速做出判断,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后果严重。作为急诊科护士往往最先对患者的生存与否负起责任,并且延续整个医疗过程,可见责任之大。另一方面,护士配备比例相对不足,再加上频繁倒班,使工作和生活没有规律,导致长期超负荷工作,此特点,可加重护士的工作压力。3.1.3工作任务的繁重性急诊护士不仅要配合医生抢救患者,及时准确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各种文字记录;还要做好各种物品的准备、清洁、消毒保养;还要照顾患者饮食、大小便、清洁、巡视留观患者,观察病情变化,估计潜在危险,做好健康教育,做好病房管理,使之清洁、舒适、安全,陪检、转送患者等,这样繁重的工作量和高紧张度的工作状态,使急诊护士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3.1.4工作责任的风险性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抢救需争分夺秒。由于其特定的环境、工作的特殊性,急诊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抢救经验,而且需要与门诊各科医生及其他护士密切配合,跨科的医护关系和护护关系也给急诊护士增加了压力。急诊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抢救技术,更要有准确的记忆力,较强的应急能力,否则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3.1.5工作地位的权威性医生普遍受到社会的尊敬和承认,而护士虽然也为患者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很少得到充分肯定。三分治,七分养的道理在社会上仍然得不到认同,总认为护士只是医嘱的执行者,而不是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是单纯伺候患者的,患者是护士的上帝,护士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种歧视使护士怀疑自身的能力及价值,而导致心理压力。3.1.6工作环境的特征性急诊科环境较复杂,且24h对外开放,工作氛围差。频繁的人员流动产生噪杂声以及患者痛苦的呻吟声、急救设备报警声、电话铃声等噪音刺激交感神经引起机体应激反应,酗酒、斗殴、吸毒、交通事故等现象也非常多见[3],使护士容易产生烦躁、焦虑情绪[4]。3.1.7经常受到死亡现象和垂死状态的强刺激:急诊科突发事件多、意外死亡频率高,垂死和死亡现象作为一种刺激因素,除造成护士的直接心理压力外,还可产生激发影响,造成护士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护士在精神上极度紧张,研究证实工作应激因素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3.1.8患者及家属之间的矛盾和误解急诊科即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沿,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和投诉的地方[5]。急诊患者起病急骤,家属心情焦急,希望立刻得到及时、周到的救治服务,他们对医院急诊的就诊流程,规章制度不熟悉,一旦护士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就容易出现过激行为。特别是花费多而病情无望时,家属往往不能接受,情绪变化无常,随之而来的是对护理工作的百般挑剔,有机会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甚至是护理纠纷。另外,护士忙于护理急救而无暇顾及家属的焦急情绪,两者之间的差异易使家属产生“急诊不急”的误会,甚至会产生冲突。3.1.9缺乏社会支持及管理层的重视由于急诊科特殊性与普通病房相比较,急诊科护士总是处于被责怪、投诉和批评声中,他们的劳动得不到患者及家属认可,也得不到管理层的理解,发生护患纠纷和矛盾时,管理层不能给予支持,急诊科护士在这种压力下,负性心理得不到释放,影响护士心理健康。3.1.10面临人身伤害和被感染的危险由于急诊科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嘈杂的环境,复杂的服务对象,可能均对急诊护士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尤其是夜间,有时会干扰急诊正常工作的进行。急诊科医护人员被患者及家属谩骂、殴打伤害的事例在国内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急诊科护士最难以保障的问题就是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急诊科护士需经常接诊未明确诊断的患者,包括一些处于潜伏期及诊断前期的传染病患者,对这些不明患者进行护理和抢救,极易造成护患间的交叉感染。另外社会上吸毒人员的骚扰等因素使得急诊科护士极易引起职业性损伤[6],使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3.2减轻压力的对策3.2.1改善工作环境,合理增加护士编制首先应为急诊科创造一个有利于工作、便于抢救、诊治、布局合理的工作环境,精简就诊流程、放置醒目的标识、使急诊患者就诊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清晰明了,使家属和陪护人员有安置的去处,并要增加基础设施,使护士从繁忙又简单的劳动中释放出来。另一方面,为解决护理人员少,工作强度过大的矛盾,首先合理调整科室人员配置,增加护士编制,增加夜班护士的人员配备比例,适当的增加待遇,提高夜班补助,实施弹性化的科学排班等,尽可能设法缓解护理人员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使急诊护士体力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时间缩短,从而减轻压力。3.2.2实施对护理人员安全保障的措施刘燕平等[7]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进行调查,发现急诊科护士需要得到的是人身安全保障,这是最基本的需要。首先,要在急诊科安排24h专职的保安人员,保证在急诊工作繁忙时和有突发事件时,保安人员协助维持就诊秩序,确保急诊工作顺利进行。配备各种防护设备及防护用品,制定护士自身保护的相关措施,对传染病患者及时转入传染科。定期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体检和给予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尽量减少和杜绝职业损伤对护士健康所带来的伤害。这些措施,使护士的负担和压力减轻,使他们意识到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有助于激发其工作热情,发挥个人的潜力。3.2.3提高护士的心理防御机制首先要维护好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关心理解护士,使护士保持心情舒畅;其次,针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宣教、传授一些既科学又简便易行的心理调试方法,如放松、宣泄、自我暗示等,增加护士心理防御能力使精神放松,避免因工作不良刺激造成的心身不适。3.2.4领导支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首先,管理者要给护士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合理有序的安排工作,建立有效的工作流程,使之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充分发挥激励机制[8],并积极为护士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其次,要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福利待遇,提升护士的自我价值,使患者、家属、社会尊重护士,护理人员在宽松的工作环境下,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提高护理质量。3.2.5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心态及强健的体魄,以及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及责任感。一方面,要正确的认识急诊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技能,用广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本领服务于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有助于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3.2.6加强沟通,理顺各种工作关系,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对焦虑的患者及家属,护士应耐心理解帮助他们,做好沟通和宣传工作。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使患者、家属有安全感,得到他们的信任,增进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患者对我们的认可,减少矛盾和冲突。鉴于急诊科的特殊性,理顺各种工作关系尤为重要,如与临床科室和非临床科室的联系,这样既可保障急诊工作的通畅,也可减轻为非业务问题花费时间、精力的负担,使护士全心全意地投入急诊工作。4小结随着急诊工作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研究,急诊科患者量大、工作紧张,医护人员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心理压力大,势必影响急诊科工作质量,通过分析压力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使护士减轻负担和压力,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从事的工作受到了重视,大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主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努力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参考文献[1]屈静材,程秀华.新护士轮岗支助组运作模式尝试[j].护理学杂志2007,22(10):48-49.[2]Astudillow,Mendinuenta.ExhaustionSyhdrpomeinpalliativecare[j]Support.Carecauctr,1996,4(6):408.[3]王娟,秦亚美.急诊科护士心理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0,7(4):47.[4]蔡伟萍,全丽君,王文珍,等.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护理,2003,9(2):106.[5]杜益平,胡容,王伟智.急诊科护士心理紧张程度的调查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4,29(11):675.[6]青梅,刘素英.选择与培训不同层次的临床带教老师.现代临床护理,2002,1(1):35.[7]刘燕平,姚景鹏.急诊科护士工作需要调查及满意度状况分析[j].护理研究,2002,16(3):147.[8]李秀云,徐蓉.专科护士激励需求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4,1(19)47-49.
本文标题: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8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