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五年高考)分类汇编:16-实验与探究
上教考资源网助你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2007-2011生物高考试题分类详解专题汇编16实验与探究2011高考生物试题1.(2011山东卷)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2.(2011新课标全国卷)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阿勇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实验目的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醋酸洋红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B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双缩脲试剂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C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甲基绿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斐林试剂吡罗红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课本基本实验。双缩脲试剂是用来鉴定蛋白质的,鉴定脂肪用苏丹Ⅲ或苏丹Ⅳ试剂,B错误。鉴定葡萄糖用斐林试剂,鉴定DNA用甲基绿,CD错误。3.(2011山东卷)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上教考资源网助你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答案】D【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和CO2,研究其过程的实验中,首先要控制无氧的条件,其次其他无关变量要适宜,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冒出的气泡表明进行了细胞呼吸;放出的气体是CO2,加水目的是制造无氧的环境,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中把适宜的温度换成冷水,影响酶的活性使其活性降低,所以是正确的;D选项中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可转移的能量形成ATP,未释放出来的能量储存在酒精中,所以D选项错误。⑤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秋水仙素溶液清水培养时间质量分数(%)时间(h)01224360.012410.7113.6814.1914.46369.9411.9913.5913.62487.9810.0612.2211.97上教考资源网助你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0.1247.749.0911.0710.86366.127.87.989.81485.976.787.988.56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炭酸-品红试剂是一种性染料。(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①质量分数为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6)右面为一位同学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7.(2011广东卷)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上教考资源网助你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I.提取叶绿素X碳酸钙II.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实验组号叶绿素溶液(mL)调pH至处理时间(min)溶液颜色①3.0Y10绿色②3.07.010绿色③3.06.010黄绿色④3.05.010黄褐色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原因是。(2)表中Y应该为,原因是。(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食品,否则。(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监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8.(2011福建卷)26.回答下列Ⅰ、Ⅱ题Ⅰ.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绿色叶片提取液叶绿素粗产品浓缩液过滤液上教考资源网助你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O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组别处理方法0h12h24h48h①无辐射损伤0.0460.0560.0480.038②辐射损伤0.4600.4200.5300.520③辐射损伤+IL–180.2390.2650.2790.269(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集体重要的___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上教考资源网助你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答案】【解析】Ⅰ.(1)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扁桃体、脾、淋巴结;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编程性死亡;无辐射损伤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少;②③组对照实验说明,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3)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目的是比较核辐射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4)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r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诱变育种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突变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局限性是诱发突变的方向难以掌握,突变体难以集中多个理想的性状。9.(2011四川卷)有人通过实验探究某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以获得最大生物量(注:生物量指单位体积的藻体干重)。(1)在有光条件下培养海藻时,培养液中必须含有__________,还需定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海藻光合速率随不同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右图,图中B点表示最佳的________培养条件。上教考资源网助你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2)该海藻的无光条件下仍能生长,但需在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等有机物,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__。(3)向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培养该海藻,测定海藻的生物量如下表: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设计_____________的实验。(4)综合上述实验,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的培养条件是____________。【答案】(1)各种必需矿质元素(1分)CO2(1分)光照(1分)(2)碳源和能源(2分)(3)在0.2---0.6g/L之间更细分的浓度梯度(2分)(4)适宜光照,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2分)【解析】(1)海藻是植物,因此培养时必需在培养液中加入各种必需矿质元素。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CO2。B点光照强度生物量最大。(2)无光条件下海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必需提供有机物作C源、能量来源。(3)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在0.2---0.6g/L之间更细分的浓度梯度。(4)、根据图,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需光照强度适宜,据表格知需添加适宜浓度葡萄糖10.(2011北京卷)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上教考资源网助你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2。(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处理。(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说明血清中的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I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3)实验中,I~Ⅳ组小鼠感染的是,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天。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f.细菌X(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答案】(1)对照(2)相同抗体无明显变化抑制细胞内(3)细菌X前1(4)活化巨噬(5)a、d、f(6)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解析】(1)B组小鼠没用细菌X处理,应该为对照组。(2)Ⅱ组小鼠接触过细菌X,其血清中含有抗上教考资源网助你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体;由图示可以看出,与没有接触过细菌X的Ⅱ组小鼠体内的增长趋势相同,说明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I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没有变化,说明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抑制细菌数量的增长。(3)(6)见答案。(4)由图可以看出,活化巨噬对细菌X的杀伤力最强。(5)从题干中可以找到关键词“活化T细胞”、“巨噬细胞”,还要有引起免疫反应的“细菌X”。11.(2011浙江卷)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1)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_____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_____,而且______(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3所采用的措施外,还可通过喷施______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_____。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______组织。(3)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____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答案】⑴顶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抗生长素⑵侧芽的伸长分生⑶植物激素【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及识图能力。从图中曲线可知去顶芽切口涂抹生长素的侧芽生长最短,所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他激素是促进的,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生长素,从图中可以看出保留顶芽涂细胞分裂素时,侧芽生长明显,所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生长素的抑制作用;还可以采用与生长素作用相反的物质即对抗生长素的化合物;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一般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产生于分生组织细胞。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不同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12.(2011江苏卷)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重要有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合上列问题:上教考资源网助你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2)由图1的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甲和0.5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种培养基。(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①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作用。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答案】⑴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⑵如果乙组CRD明显高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促进作用。如果乙组CRD与甲组基本相同,说明X对Y细胞增
本文标题: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五年高考)分类汇编:16-实验与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9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