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哲-罗荣星-科学知识社会学
默顿科学规范:解说与分歧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荣星161317010003Part01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综述关键词:默顿规范,26条结果关键词:科学规范。5条结果篇名:科学规范,34条结果篇名:默顿规范,12条结果总结:国内对默顿科学规范的研究较少,其中大多是对默顿研究结果的介绍,或者是针对默顿科学规范争议的介绍,学者自己研究的观点较少,研究有待深入。二、国外研究综述关键词:mertonsnorms共22篇关键词:mertonnormsofscience17条结果在哲学类目下,只有一条结果Part02默顿科学规范形成背景(1)阐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需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随后接连发生的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科学的负面作用。梁启超以“科学破产”概括当时欧洲知识界的心态,张君劢则称该时期为“新玄学时代”:“此二三十年代之欧洲思潮,名曰`反机械主义'可也,名曰`反主智主义'可也,名曰`反定命主义'可也,名曰`反宗教论'亦可也”Part1默顿科学规范形成背景①(2)由纳粹主义所引发的政治论战的一部分20世纪30年代初,科学史上发生了非同寻常的两件大事。①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后,纳粹政权对科学施行种族主义政策;②另一件是苏联把科学武断地划分为无产阶级科学和资产阶级科学,以30年代初在列宁格勒召开的全苏遗传学与育种会议为起点,上演了一幕压制和迫害遗传学等学科和从事相关研究的科学家的闹剧。Part1默顿科学规范形成背景①(3)功能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发展在社会学界,默顿属于功能主义学派,而且与帕森斯(T.Parsons)齐名,是该学派的领军人物。按照功能主义的观点,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由多种多样的社会制度组成。一种社会制度之所以存在,乃在于它能够满足社会赋予的某种基本需要,即具有某种功能。反过来,为了完成某种功能,每种社会制度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规范结构,即一定的价值体系。对于科学制度而言,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是其功能。Part1默顿科学规范形成背景①Part03默顿科学规范性结构名称的由来Part2默顿科学规范性结构名称的由来②一、从“科学的精神特质”到“科学的规范结构”。默顿把科学的精神特质定义为:“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以命令、禁止、偏好和许可的形式来表达。它们借助于制度性价值而合法化。这些通过戒律和榜样传达,通过赞许而加强的命令性规范,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化了,因而形成了他的科学良知……尽管科学的精神特质并没有被明文规定,但可以从科学家的道德共识中找到,这些共识体现在科学家的习惯、无数讨论科学精神的著述以及他们对违反精神特质表示的义愤之中。”Part2默顿科学规范性结构名称的由来②一、从“科学的精神特质”到“科学的规范结构”。默顿把科学的精神特质定义为:“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以命令、禁止、偏好和许可的形式来表达。它们借助于制度性价值而合法化。这些通过戒律和榜样传达,通过赞许而加强的命令性规范,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化了,因而形成了他的科学良知……尽管科学的精神特质并没有被明文规定,但可以从科学家的道德共识中找到,这些共识体现在科学家的习惯、无数讨论科学精神的著述以及他们对违反精神特质表示的义愤之中。”默顿主张:科学的精神特质包括价值观和规范这两部分Part2默顿科学规范性结构名称的由来②默顿在最初阐述“科学的精神特质”时,没有用过“科学的规范性结构”一词。该词是由《科学的社会系统》(1966)一书的作者、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斯托勒在编辑默顿的《科学社会学》(1973)一书时,作为《关于科学和民主的一个评论》一文的新标题加上去的。斯托勒认为,原文第一次发表时“为适应杂志的主题,此文被加上了一个相当含糊的标题:《关于科学和民主的一个评论》”。[5]尽管默顿曾将该文易名为《科学和民主的社会结构》,收录在他的代表作《社会结构和社会理论》(1949)一书之中,但斯托勒仍对标题不满意,于是征得默顿的同意,再度易名为《科学的规范性结构》Part04四种规范科学的规范性结构科学规范科学价值默顿指出:“四种制度上必需的规范———普遍主义、公有主义、非谋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Part3四种规范LOREMIPSUMDOLOR☞“普遍主义”是关于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界的准入资格的规范。☞科学社会学家卡普兰指出:“在四个规范中,普遍性对科学和社会似乎都是严格的强制”。①普遍主义(universalism)普遍主义含义其二,这个规范要求科学殿堂的准入资格的平等其一,它要求以实证的、逻辑的这种普遍的而非个人性或个性化的标准来评价科学和科学成果“真理性主张,无论其来源如何,都应该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标准:即要与观察和以前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对于要进入科学之列的主张,不管是接受还是拒绝,并不依赖于主张提出者的个人或社会属性;他的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都与此无关”;反对“同样的行为要根据人的地位和身份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评价”。含义一:它要求以实证的、逻辑的这种普遍的而非个人性或个性化的标准来评价科学和科学成果含义二:这个规范要求科学殿堂的准入资格的平等•“普遍主义规范要求在科学职业生涯上向有才能的人开放”,反对以任何理由如出身、种族、信仰等,限制有才能的人从事科学活动。•例:纳粹德国把犹太血统的科学家统统排斥于大学和科研机构之外,就违背了普遍主义规范的这一要求。默顿说,“科学的持续发展只能发生在具有某种秩序的社会中(即民主社会)。”LOREMIPSUMDOLOR科学的普遍主义规范既指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也指参加科学活动的机会平等01要求以实证的、逻辑的这种普遍的而非个人性或个性化的标准来评价科学和科学成果02要求科学殿堂的准入资格的平等客观性•科学的客观性与根据个人的社会属性来进行评价的“特殊主义”标准是根本不相容的。•默顿有生动的描叙:“纽伦堡的法令不能使哈伯制氨法失效,仇英者也不能否定万有引力定律”。问题来了:既然科学只容许普遍主义标准,那么这个普遍有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答案:它就是经验证实的标准和逻辑自洽的标准。默顿指出:“知识是经验上被证实的和逻辑上相容的对规律的陈述(它实际是预言)……经验证据要充分可靠这一技术规范是做出的不变的真实预言的一个先决条件;逻辑上要自洽相容的技术规范也是做出系统和有效的预言的一个先决条件。”两种含义谁更重要?随着纳粹主义的消亡和民主的进步,普遍主义规范的第一重含义即科学的评价标准问题更凸显其现实重要性,它与科学的“评价—奖励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默顿学派研究的重点。起初,在批判纳粹种族主义对犹太血统的科学家的迫害的背景下,默顿强调了普遍主义规范的第二重含义,即从事科学活动的机会平等。AB“马太效应”•对知名科学家的特定贡献的同行承认会夸大地自然增加,而对于那些尚未成名的科学家,这种承认就会受到贬低和抵制•默顿指出:“当`马太效应'成为权威偶像崇拜时,它就违背了科学制度所包含的普遍主义规范,并且会阻碍知识的进步”。•总结:一个运转良好的科学系统应该是普遍性的,即惟一根据科学家的知识产出来分配承认,其他各种社会属性不应对承认产生影响。对科学的社会运行而言,遵循普遍主义原则比什么都重要,它作为一种禁令,禁止人们按照知识生产者的性别、出身、地位、名望、政治态度等作为附加条件和价值标准来评价他所提供的科研成果。不能按贡献分配承认的奖励杰出表现的评价系统就会产生导致越轨行为的条件。☞要求把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无偿地交流和使用,反对把科学知识作为创造者的私有财产。☞要求科学家承认和尊重同行的知识产权。②公有主义(communism)含义一:要求把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无偿地交流和使用,反对把科学知识作为创造者的私有财产。•默顿说:“科学是公共的知识,而非个人的知识。只有当科学家把他的思想和发现公之于世,他才算做出科学贡献,因而,只有使他的贡献成为科学的公共领域的一部分,他才能真正地要求说,这项贡献归他所有。”•“产权”在默顿看来是非常有限的:“科学的重大发现都是科学社会协作的产物,因此,它们属于社会所有。例子:居里夫妇发现镭之后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领取专利,一举成为富翁;二是毫不隐瞒地向全世界公布所有的研究成果。当时他们尚生活在贫困之中,却毅然选择了后者。居里夫人说:“镭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物质,它应属于全人类。”含义二:要求科学家承认和尊重同行的知识产权。•一个科学家的“知识产权”通过发表其成果而确立,对于这样的“知识产权”其他科学家应予以承认和尊重,即在无偿利用这一成果的同时应该注明其来源。公有主义价值基础?公有主义这一规范的价值基础是“原创性”。原创性要求出新,如果科学家不公开和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卡文迪许总结:只有公开并交流科学的新成果,才能使后人在前人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创新,从而推动科学的进步与可持续性发展。默顿说:“为了促进科学的进步,仅提出丰富的思想、开发新的实验、阐述新的问题或创立新的方法是不够的。必须有效地把创新与他人交流。”这也表明,“科学是一种由社会共享的、并由社会确认的知识体系。为了科学的发展,唯有那些能及时被科学家所识别和利用的研究成果才是紧要的”。LOREMIPSUMDOLOR这一规范涉及对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的制度性控制,它要求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工作,要求科学家,以科学本身为目的,“为科学而科学”,“只问真伪、不计利害”。反对利用科学谋取个人利益,也不以服务他人和公共利益为直接目的。默顿明确地指出,“非谋利性既不等同于利他主义,也与利己主义行为无关”。③非谋利性(disinterestedness)误解西亚伦·麦卡拉(CiaranMcCullagh)就说过:“默顿对非谋利性的讨论是模糊和不精确的。对它的一种解释是,对科学知识的追求不应该被这样的牵连所妨害,即科学知识可为科学家的宗教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价值服务。另一些人认为默顿的讨论暗示:科学不能利用其权威和研究发现为非科学目的服务,对科学家来说,研究和发现本身才是目的,利用他们的学科作为社会进步的工具是对这个规范的诅咒。它限定科学家仅仅寻求科学的奖励”。回应:“这一原则有多种内涵,但其本质是很清楚的。扩展科学知识的愿望应该是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其他目的都应该从属于这一目的。”因此,“从他们的职业生涯开始,研究者就被教导要严守非谋利性。他们被告诫自己内在满足的价值要高于他人的喝彩,高于奖励、荣誉和金钱。他们被要求不能根据科学贡献的社会含义,只能根据它们的实质意义来判断其价值。”“它应是相当清楚的,来自科学外部的社会环境中的各个领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的压力,可能妨碍科学对知识的传统追求”。1988年朱克曼再次回应“非谋利性,它涉及对科学研究动机的制度性控制,以促进科学知识的发展。换一种说法,发现新知识的内在奖励和与他人共享新知识将会引发出别的奖励,特别是同行承认。该规范不要求科学家是利他的———完全地依赖于利他主义的社会安排是不稳定的。更确切地说,科学的奖励和惩罚系统使得科学家遵循非谋利性规范对他本人是有利的”其他社会学家的回应•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本·戴维在《“科学的规范”和科学行为的社会学解释》(遗稿)一文中指出:“默顿的观点是,科学的实际应用不能为持续支持科学提供充分的基础。如果没有尊重科学的文化价值观并建立一套适当的规范,科学共同体就会失去它的自主性,对真理的追求会被不断变化的工具性目标所取代”。•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亨利·伊兹克威兹也指出:“非谋利性规范表明科学家与社会的关系应该采取的形式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免费给与所有想利用它们的人,作为交换,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免受外界的影响”。总结:①“非谋利性”规范体现了纯科学扩展实证知识而非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宗旨,它的价值基础是“客观性”和“创新性”。当科学为利益所驾御的时候,科学的客观性就有被扭曲和牺牲的可能。如果科学家为利益所左右,“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当援弓而射之”,就不可能忘我地、心无旁骛地扑在工作上,科学的创新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那些看不到或暂时看不到功利价值但
本文标题:马哲-罗荣星-科学知识社会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9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