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鲁教版-海底地形及成因(72PPT精选图片、练习)
海底的地形及成因目标:1.认识世界海洋的分布规律2.了解海底的主要地形3.运用海底扩张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一、广阔的世界大洋二、复杂的海底地形三、海底地形的成因一、广阔的世界大洋1、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2、“陆半球”与”水半球“,的分布很不均匀且海陆面积随纬度无论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洋的面积都比陆地面积大,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活动一:读图”1-1-2“,思考:1、图中曲线代表什么?2、找出陆地面积最大的纬度和海洋面积最大的纬度3、找出南北极附近海陆面积之比最悬殊的纬度地球表面积随纬度的分布陆:50°N附近海:赤道附近南极周围全部是陆地,北极周围全部是海洋;此外在65°N附近,大陆几乎连成一片,而在60°N附过,海洋几乎连成一片。例题1:读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完成1--2题·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A.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B.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C.纬度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D.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2.由图可知,陆地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草原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CB读图”1-1-3“和”1-1-4“,思考:1、找出陆半球和水半球的极点2、这样划分的原因是什么?海陆面积的对比达到最大的程度,陆半球是陆地在一个半球内最大的集中。水半球是海洋在一个半球内的最大的集中。但即使在陆半球,海洋面积仍然大于陆地面积。陆半球:经度00,380N为极点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陆地占47%)水半球:经度180度,南纬38度为极点的水半球(陆地占10%)3、海与洋的区别对比项目洋海占海洋比重89%11%水深多超过2000米平均几米到2000米受陆地影响程度水温和盐度变化海流系统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不大比较大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西哥湾孟加拉湾白令海黑海里海渤海黄海南海洋名称地理分界线太平洋与大西洋经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印度洋与大西洋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印度洋与太平洋通过塔斯马尼亚岛德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海峡一线四大洋分界线4、内陆海、边缘海与陆间海的区别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位置特征举例陆间海大陆之间面积、深度都大地中海、加勒比海内海深入大陆内部面积小受大陆影响大渤海、红海、波罗的海边缘海大陆边缘,以半岛或群岛深与大洋分离面积大、水流不畅东海、日本海、南海特征分类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第一岛弧链•第二岛弧链小笠原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1:下列海中,不属于边缘海的是()A日本海B阿拉伯海C挪威海D波罗的海2.下列属于内海的是()A日本海、黄海B波罗的海、渤海C波罗的海、墨西哥湾D红海、东海3.下影响列关于洋和还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是海洋的主体和潮汐系统而海无洋流现象和潮汐现象B、洋的温度和盐度终年不变,而海域经常变化C、洋和海是相通的,只是海靠近大陆D、洋受大陆影响较大DC复杂的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大洋盆地海沟大洋中脊大陆边缘二、复杂的海底地形大陆架:水深在200米以内大陆坡:水深大于200米大陆隆:水深在1500~~5000米大洋盆地:水深在3000~~6000米海沟:水深在6000米以上大洋中脊:顶部水深在2000~~3000米ABCDE海平面图中代号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A,B,C,D,E,读下图回答并完成下列要求: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岭海沟图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字母所指的海底地形判断止确的是A.图中A处是大陆架B.图中B处是海岭C.图中C处是海沟D.图中D处是大陆坡B三、海底地形的成因1大陆漂移学说2海底扩张学说(★)3板块构造学说(★★目前公认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海底地形的成因大陆漂移学说世界最长的海沟:爪哇海沟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岛弧与海沟常常相伴而生大洋中脊贯穿世界四大洋,是彼此互相联结的一个整体太平洋中脊贯穿不在太平洋中间,而偏于大洋的东侧.印度洋中脊呈“人”字形分布,大西洋中脊呈“S”形。大洋中脊的轴部都发育有沿其走向延伸的断裂谷,称为中央裂谷,大洋中脊体系是一个全球性地震活动带,但震源浅,强度小。1、找出图中太平洋洋中脊的位置洋中脊2、图中岩石年龄从洋中脊向两侧有什么分布规律?3、太平洋海底最老的岩石年龄距今有多少年?4、与地球年龄46亿年对比,为什么海底岩石年龄最老不超过2亿年?结论:洋中脊是洋壳的诞生地,海底地壳处在不断生成—扩张—消亡过程思考2海底扩张学说(1)产生背景:①全球大洋底部竟连续分布着大洋中脊③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上部结构差异明显,而下部结构差异甚至小。②洋底岩石年龄一般不超过2亿年1、炽热岩不断从大洋中脊轴部的中央裂谷带涌升2、新洋底把老洋底向两侧挤推,导致洋底不断扩张3、洋底岩石年龄由大洋中脊向两侧递增4、海底岩石年龄最多补超过2亿年海底扩张学说(2)理论观点:①炽热的熔岩不断从___________________涌升,冷却后,形成新洋底②新洋底把先期形成的较老的洋底向两侧推挤,导致洋底不断扩张。其驱动力是______________,③海底岩石的年龄,以______最新,离它愈远则_______,并在它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中央裂谷带对于于_____________,大洋盆地对应于______________,海沟对应于对流的_____________。地幔对流的涌升区对流的水平运动区下降汇聚区大洋中脊年龄越老地幔物质的对流大洋中脊轴部的中央裂谷带④洋底从裂谷处形成到海沟处消亡周期一般不超过_____2亿年1、洋壳是如何形成的?地幔物质从洋中脊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洋壳2、洋中脊是如何形成的?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顶托作用下形成的3、洋壳是如何扩张的?推动洋壳扩张的驱动力是什么?4、图中①②③④岩石年龄是如何排列的?5、为什么洋中脊附近多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什么地貌?一.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1.洋壳的诞生地:洋中脊2.洋中脊的形成: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的3.洋壳的形成与扩张: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洋壳,早期形成的洋壳随地幔物质对流向两侧推开4.海底地形:洋中脊、洋盆5.海底扩张的驱动力:地幔物质对流案例:大西洋的形成过程距今1。3亿年前,新的地幔物质对流,岩浆上升侵入大陆上部,使大陆向上隆起,并产生无数的裂隙距今7000—8000万年,地壳断开处,岩块下陷,形成裂谷带距今6000—7000万年,地幔加速对流,裂谷扩张,形成初期的海洋,上升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海洋地壳洋壳不断扩张生长,海底扩张形成宽广的洋盆3板块构造学说1、全球岩石圈可以分为六大板块2、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3、板块边界,地壳较活跃4、火山,地震等分布在板块边缘和俯冲带上3板块构造学说(★★目前公认学说)(1)理论观点:①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_________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称为板块,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个规模巨大的板块。②板块边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③生长边界一般位于_______,大陆裂谷也属于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多形成______,地壳活动带,多火山、地震大洋中脊海沟海岭和海沟1、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2、说出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哪几种?3、赤道穿过的板块有哪些?思考1、洋壳消亡的原因是什么?2、板块俯冲消亡和板块受挤压隆起分别形成什么地形?想一想为什么?图中是和板块碰撞,板块俯冲消亡形成海沟,板块被挤压隆起形成山脉。南极洲美洲南极洲美洲安第斯图中是和板块碰撞,板块俯冲消亡形成海沟,板块被挤压隆起形成岛弧太平洋亚欧太平洋亚欧二、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1、六大板块的名称:2、洋壳的消亡过程: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向大陆板块下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融为岩浆3、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的形成大洋板块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海岸山脉1、A代表洋底什么地方?形成什么海底地形?2、两边的缝隙代表洋底什么地方?形成海底什么地形?3、图中从A向BC两侧,洋壳岩石的新老关系是怎样的?4、这个模型与洋底对比,还缺少哪些重要的内容?3板块构造学说(★★目前公认学说)(1)理论观点:①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_________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称为板块,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个规模巨大的板块。②板块边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③生长边界一般位于_______,大陆裂谷也属于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多形成______,地壳活动带,多火山、地震大洋中脊海沟海岭和海沟生长边界(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区),形成裂谷(中央大裂谷)或海洋(如红海、大西洋中脊)消亡边界(板块与板块的碰撞挤压区),形成高在山脉(如喜马拉雅山)或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岛弧(东亚岛弧)红海的面积在扩大、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太平洋的面积在缩小陆半球和水半球的海陆分布划分陆半球水半球视域中心海洋面积%陆地面积%主要的洲、洋38°N,0°38°S,180°53478911活动题答案:地球表层首先形成的是陆地,经过漫长的演化,由地球内部不断喷发出的气体,逐渐降落到地表,汇集到低洼处,形成大洋。根据海底扩张学说,由于海底大洋中脊裂谷带的存在,地幔中的炽热熔岩不断涌出,促使洋底不断扩张,并到海沟处俯冲消亡,因此洋底处在不断新生扩张和潜没的过程中,好似一条永不止息的传送带,大约经过2亿年便可更新一遍。因此,陆地上最古老的岩石地质年龄可达38亿年,现代大洋水体也有6亿年,而最老的洋底岩石却不超过2亿年。右图是板块运动与地幔物质运动剖面图,读图完成1-2小题.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运动原动力是()A地幔物质的对流B地球自转离心力C天体之间的引力D地转偏向力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处是海沟,是板块生长边界②甲附近多火山、地震③乙处岩石年龄比甲处老④乙处海底地形在大西洋中的走向呈“S”形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3.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是下面哪两个板块相撞形成的()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同美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同南极洲板块AB甲乙A图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字母所指的海底地形判断止确的是A.图中A处是大陆架B.图中B处是海岭C.图中C处是海沟D.图中D处是大陆坡B下列选项中,附近有世界最高山脉和最深海沟的一组板块界线是()A.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A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板块名称:①,②,③,①②③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2)下列地点中,不属于印度洋板块的是()A.澳大利亚大陆B.阿拉伯半岛C.中南半岛D.马来群岛C①②③(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是在地球内部的层的基础上运动的,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总是在板块,全球形成两大地震带,分别是地震带和地震带软流环太平洋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①②③(4)赤道穿过个板块,秘鲁寒流流经的海域在板块上。5南极洲板块①②③(5)印度尼西亚的地震发生在板块和板块之间,是型板块边界。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消亡①②③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A.3条B.4条C.5条D.6条30003000100010°N10497P10497D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30003000100010°N10497P10497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A.海岭B.海沟C.海盆D.大陆架A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图示群岛位于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
本文标题:鲁教版-海底地形及成因(72PPT精选图片、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9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