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室里的微创新教室就是一个缩微版的学校,教室具备学校的一切结构与功能;教室,是一个生长中的部落和社会;教室,是一个要形成自己文化与规则的地方。可以把教室解读为“教育、教学研究室。教育事件的发生、教育细节的改变最终要在教室完成。然而传统教室建筑设计、布置、文化创意存在同质化现象,年级、学段特征不明显;传统教室功能单一,只是在承载单一的“学习”功能;传统教室的设施照顾了学科的共性,忽视了文理学科的个性。因此传统教室要在教室的味道、教室的色彩、教室的灵魂、等诸方面改造升级,更要把教室打造成功能齐全、利于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的学科实验室、学科功能室。笔者在借鉴、搜集、整理、创编了教室里的共二十三类一百六十个创新点,借此推动教室里革命静悄悄发生。一、多功能新教室(9条)1、农村新建教室建设时可考虑设计放清洁工具贮藏间及可以小班辅导的室中室。贮藏间要有清洗拖把器具、专挂拖把晾干的设施。2、城市新教室布局建议设计为宽畅的多功能三区:学习区、活动区、展示(表演)区;同时墙壁要装有学生贮物柜、触摸屏电脑等人文化设施。3、建议装配学科功能室、各类艺术专用教室及社团主体活动室。阅览室、实验室应在教学楼低层而不是高层。4、超前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室一一“班组群”的整体空间。它科学设计出个人空间、固定组群空间、分享空间和公共空间四个递进层级的空间。个人空间中,有类似“小屋”“树洞”等可藏身其中的家具,方便学生独处或三两聚集,是学生自由和静心思考的私人领地。固定组群空间,即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我们称其为“三室”。分享空间,即“一厅”,是大孩子与小孩子一起放松和玩耍的场地,也是组群共同进行研究学习的空间。公共空间,即宽敞的环廊每个组群还有自己的种植箱,自种自食。设计可组合的空间:为多样学习方式转换提供空间保障。新教室相对传统的教室空间更大一些,并且从传统的以黑板和讲台为中心转向注重多维中心的空间感,由过去的仅仅关注个体学习的需要拓展为关注集体、个体和小组学习的多重需要。课桌椅可以采取不同的组合方案,学生不再被限制在固定的座位上,而是可以走动、讨论、动手、表达、展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班级分享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转换变得更加自如。5、专家眼中未来教室。引入开放的“班群教室”设计。由人文教室、科学教室、拓展学习区、教师服务区等功能空间,共同组建形成一个“学习簇群”。教室之间的隔墙是灵活的甚至是完全拆除的,师生完全可以依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适宜的学习空间。其次是替代“标准化教室”,引入“全学科教室”的设计理念。[4]围绕具体的学科教学,配置专业化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专业学习资源,规划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目的是为具体学科的高度专业化教学,提供全面保障,每位教师有了固定教学场地,而学生则是选课走班学习。6、教室照明环境应满足学生和老师在桌面、黑板上的书写要求,所以在选择灯具时要考虑教室环境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灯具形式和布灯方式。比较窄小的教室,垂直于黑板方向的教室灯具只需要两列,一共有4-6个教室灯具就能满足照度要求。比较宽大的教室,垂直于黑板方向的教室照明必须三列以上。要设置专用黑板灯具。7、黑板灯具和教室灯具都要尽可能做到独立控制开关。小学教室各类插座应换成带塑料套的防触电型的。8、学生心目中教室。整洁有序。孩子们希望教室内的生活和学习设备尽可能的齐全、便捷的同时,通过设计分类的储物柜,做到整洁与便捷统一。他们希望自然室的置物柜应该大一点,所有器具上面都要贴上注好名称的标签,小朋友按需拿好实验器具后,可以很快回座位,这样上课做实验的时间能更长些。设施人性。孩子们依据自己使用的经验,对教室内一点一滴的设施提出要求:有空调;有洗手设备;针对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桌椅,桌椅能升降调节高低;每套课桌配备台灯;用隔音玻璃;窗帘再厚一点,拉上时不会影响看屏幕;光线要亮,最好有10盏节能灯;教室不用黑板,用白板更清洁、卫生,等等。3)、宽大舒适大空间,几乎成为所有学生对新教室的基本要求。宽大舒适的教室,能为儿童在心理上缓解紧张学习带来的逼仄感。他们希望教室要大到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小型多样的活动。9、师生共同创意新教室。教室无疑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是师生的另一个家。因此教室要有家的功能,要体现出生活化的味道。生活化主要指教室的布置要一切以孩子为主,要有切合孩子生命的美学风格,比如在班级里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或者小金鱼等动物,让孩子们能够随时看见生命的成长,与大自然保持联系,感受自己以外的生命呼吸。教室里的色彩也可以丰富多彩,如低年级可以考虑偏近粉红色系,用绘本童话场景和角色来装饰,让孩子直接地感受到亲切、温馨和安全;高年级可以偏近青蓝色系,或者回归黑白,装饰以成熟的字画作品,有一种清澈高远的意境;而中段则可以考虑选择介于二者之间的绿色系列,配以东方风格的清新插画等等。当然,装饰教室的最重要的事物,应该是师生的作品:大家共同生活过的照片和文字,大家从稚嫩到成熟的艺术作品——甚至许多新教育教室提倡宁可有不完美,也要让每一个孩子的作品上墙,因为这是“我们”的阵地。所以教室布置,应该把教室墙面当成我们自己的杂志社、电视台、档案馆。同时,教室还可以成为我们自己的园艺房、展示厅,大家种植的花草盆景,烧制的泥巴陶艺等,也可以利用这个空间陈列交流。总之,教室里的每一个空间都应该由师生共同创造,或者是一段共同穿越的生命旅程的见证。二、排座位与课桌摆放(13条)(依据网络相关资料整理)10、按学生的身高编排。按学生身高的高矮编排座位,这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一个小组中,将不同高矮的学生搭配适当,让个矮的学生排在前面,个高的学生排在后面,这是我们必须考虑和做到一点,并且时常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我是大个子我要照顾小个子,我应该在后面。坦白而言,这种思想方便排座,还教育学生要懂得谦让。11、按学生的个性特点编排。学生的性格、气质、以及个性千差万别,如果把性子较急,爱动的学生排在一起,每天的相处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学生年龄小,不懂得怎样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容易发生争执,甚至出现打架的现象。如果把精力不集中、常说话、搞小动作的学生排在一组,这样就等于又给这些孩子提供了乱动的机会,从而影响到教学和活动效果。同时,教师在编排座位时,还要考虑到身心或生理有缺陷的学生,要让这些“特殊”的学生在座位编排上就感受到心里上的尊重。所以,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编排座位,是为全班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长环境。12、按学生平时的表现编排。在给学生排座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平时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态度、语言表达能力等,以保证小组间的实力的“势均力敌”。这样的编排,小组与小组间的悬殊不是很大,有利于各小组间开展各方面的竞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或分组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小组内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有区别、有差异的学生相互搭配,可以调动优带差的教育资源,在小组内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气氛,以达到最终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13、寻找同桌。后黑板上贴这样的“寻找同桌卡”,每张上面都认真地写着自己的优点,以及希望找到什么样的同桌。同学们仔细看几分钟并私下商量后,再进行选择。“找同桌”活动还是有一些限制性的,比如根据身高将48人分成A组、B组、C组3个组,大家只能在各自的小组里进行同桌挑选。“自己当主人找同桌”活动,不仅让所有的同学都找到了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同桌,也让学生更大方地秀出自己的优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同时,他们还能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14、报志愿排座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同座。每个人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最想和谁成为同桌,选择三个人作为备选。这三个人一定是自己中意的,根据意愿,也分成首选、次选、备选,就像填第一、第二、第三志愿一样。还可以写出最不愿与谁同桌名字(教师保密)。尽量满足志愿,最低满足他不愿与谁同桌要求。15、让“不待见”的座位可爱起来。班最后一排,各科课代表可以优先坐。在班上或家长会强调一点:最后一排的学生一般都是做事学习利索、悟性很高的,最后一排是教室里“压轴”的重要人物。慢慢地,原先声称孩子近视要排到前面的家长换了说法,还为孩子配了眼镜,抢着让孩子坐后排。班级的讲台边上有一个专属位置——“首席专座”,那些进步很快、表现不错的学生才有“资格”坐在这儿,一般一个月轮一次。设立之初,是考虑到班级人数为单数,总有一个学生落单没有同桌。现在这个位置却成为全班最喜欢的位置。16、专题活动组织座。班级可设立“学习经验座”“即兴演讲座”“小博士座”(专门提疑难问题)“小法官座”(专门处理同学间的纠纷)“小故事座”(每周讲一个故事)“小诊所座”(专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包括对老师的建议)“悄悄话座”(与班主任谈心)等等。学生按学号,轮流坐这些座位,坐上哪种类型的座位就得负责一周班级的专题活动。17、小学六年排座位建议:一、二年级男女搭配:一二年级的时候男生好动,女生比较文静,自控能力很好,可以有效综合。三、四、五年级男男搭配或女女搭配:到了三、四、五年级的时候,男女生之间开始相互排斥、掐架,甚至互打小报告。女孩子之间却是友谊最好的时候,她们会互相帮助;男孩子之间又会互相较劲,遇到啥问题,男生也会帮忙隐瞒,自己消化解决。六年级再男女搭配:这个年龄段,男生会在女生面前表现‘绅士’的一面,而女生也会在男生面前格外文气。在学习上,女生的细腻和男生的敢想敢闯又正好互补。有时候女生一句:“你作业怎么还没做好呀?”男生立刻认真地去完成了。比家长说、老师说,效果都要好呢。18、秧田型。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是课堂教学最普遍的方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采用“秧田式”的模式,把学生排列成一行行、一列列,使讲台成为教室的中心。优点:便于教师管理教室整齐划一,空间充分利用,有利于教师管理课堂、维持秩序和有计划地传授知识,有利于教师观察学生的一切活动,是大班授课最适宜的座位排列方式,教师可以随时走到学生中间,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控制作用。缺点:不利于师生交流。其课堂布局过于突出教师的中心地位,既容易让教师产生权威感,形成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心态,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感,不利于师生交往和学生讨论合作。师生互动具有“教师→学生”的单向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教师进行反馈的频率。有老师说:“我个人比较喜欢“秧田型”的课堂座位排列。在这种空间形态中,学生相互干扰少,听课注意力容易集中。从教师来说,也易于观察与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利于进行系统讲授。”19、分组模块。这种模式类似于“团团坐”,与秧田式不同,改变了学生看着学生的后背的方式,面对面围桌而坐,在相互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优点:增强学生间互动合作。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注重了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有利于小组成员进行相互交流合作,使小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功能群体”,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缺点:老师监管较难。在这种自由的学习空间中,教师对学生的监控很难到位。小组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教师很难发现学生开小差。生理方面,不良的坐姿、肌肉的松弛、突然的扭头不仅会造成精神的涣散,长期下去还会影响视力,甚至增加一些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老师说:“我觉得小组式排列法比较好,我会让学生自由组合,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探讨性的实验,这样的排列方法最有利于他们的学习。”20、餐桌式。学生们面对面而坐、时不时互相讨论、老师则拿着课本“全班绕”。课桌椅按照长餐桌的形式摆放,所有学生都是面对面坐着听课的,以方便自由讨论。优点: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不但方便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最“实惠”的还是解决了老师、校长开学排座位的烦恼。老师讲课全班绕的模式,完全不存在前座、后座的不公平。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缺点:分散学生注意力。“餐桌式座位”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效率也会大打折扣。这种方式虽然拉近了学生与学生的距离,但也方便了学生间的闲谈,个别差点的学生更是有了依靠,容易养成惰性。有老师说:“我们学校初中部的70个班,
本文标题:教室里的微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4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