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毛概》简答题总结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答: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3.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体系、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坚持4.简述中国共产党的两次伟大革命和两次历史性飞跃答:(1)第一次革命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革命发生在1921年至1956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第一次伟大革命是一场制度革命,结果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第二次革命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我们党历史上第二次伟大革命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成功地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二次革命属于体制革命,目标是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理论成果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内涵的三个基本点。6.简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理答: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7.简要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答: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关系: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是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战士。8.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答: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客体是人民大众,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9.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答: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设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证民主工商业。3)新民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0.简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答: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3)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1.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答: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质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12.为何说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答:1)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2)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和发展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3)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动产主义创造条件。1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是什么?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4.为什么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需要,而且也是贯切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要求。所以,我们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15.简述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答: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意义: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1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答:1)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2)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3)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7.简述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做的:(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8.十八大提出的创新型政党的涵义是什么?答:所谓创新型政党,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改革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的政党。19.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答: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20.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2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2.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更加深入人心;2)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3)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23.如何实施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战略?答:第一,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3)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5)大力发展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技术;6)完善知识创新体系。第二,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1)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着力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3)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4)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第三,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1)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切实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3)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第四,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1)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2)注重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3)注重支持来华设立研发机构;4)注重完善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24.现阶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措施有哪些?答: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构;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5.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答: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进行和平改造。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2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
本文标题:《毛概》简答题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48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