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必修3-第五章-2产业转移(共49张PPT)
初二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分析范文数学科目对一些学生来说确实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老师制定好工作计划。以下是XX的XX为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1】“活学活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努力营造人文色彩的教学氛围,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鉴于课改教材,注重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体验数学,注重合作交流的意识,我决定实施有目的预习新课,再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己设计问题,合作解答,再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扬弃”和“继承”相协调,目的是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做到“提前3分钟候课”,“下课铃响不拖堂”等教学校长在课堂常规方面提出的各方面要求。二、教案更新争取拿出一部分时间品味教学,更新和梳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希望自己能坚持写教学日志,积极主动的投入课改,探究课标,领悟课改精神,立意创新,改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由教育者向教研型教师转变。坚持写作,坚持和学生沟通教学,和同行沟通教学方法,改变陈腐的教学观念。更新和摒弃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现象,钻研教材,定格不同教学内容的教法,定位教学,化有形于无形。四、教学第35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基础梳理产业转移原生产地其他产地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产业转移概念A国B国甲区域乙区域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分类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QQ:1476360113追求更高的利润产业转移的目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内部交易成本其他因素市场劳动力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①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开辟国际市场。②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③市场不断变化,产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深化整合产业转移的规律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工业积累资金提高技术加强基础工业提高科技水平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日本50年代韩国台湾/香港60~70年代东部沿海80年代中西部90年代后期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典题】(2018·湖北武汉模拟)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下图为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最适合由北京迁移到河北的产业是()A.医药制造业B.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C.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D.纺织业(2)不属于图中部分产业转出北京的原因是()A.污染严重B.占地面积大C.劳动力成本低D.资源密集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在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读图分析可知,北京纺织产业的梯度最低,因此纺织产业在北京不具备竞争优势,需转移或淘汰,河北纺织业的产业梯度较大,由此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因此最适合由北京迁移到河北的产业是纺织业。故答案选D项。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北京的产业梯度≤0.5的产业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纺织业,说明这些产业在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需转移或淘汰,属于可能转出去的产业,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产业污染严重、占地面积大、资源密集等,但不属于劳动力成本低的产业,故答案选C项。答案:(1)D(2)C(2017·江西南昌模拟)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iPad,主要在美国加州总部设计,由中国等国家工厂组装。因依赖亚洲低成本进行产品组装,而常遭质疑血汗工厂等负面报道让苹果公司饱受抨击。其总裁库克表示,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苹果产品在美国组装。据此回答1~2题。1.美国政府引导苹果产品在美国本地组装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知识产权保护B.开拓本国本土市场C.提高产品制造水平D.增加本国就业机会2.苹果产品在美国本地组装,将导致苹果公司多项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而这些要素并不包括()A.厂房B.劳动力C.产品研发D.产品营销解析:第1题,美国政府引导苹果产品在美国本地组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本国就业机会,D对;高技术产品的市场是国际市场,B错;苹果产品在本地组装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提高制造水平无关,A、C错。故选D。第2题,苹果产品在本地组装,会导致劳动力价格升高,占地会导致土地价格升高,同时,营销费用会增加,而产品研发成本不会变化,故选C。答案:1.D2.C(2016·全国卷Ⅰ)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3~4题。3.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4.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在2003年佛山原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使得陶瓷产业开始向外转移,说明陶瓷产业已不适合在此发展,该地逐步开始进行产业的升级改造,故选A项。第4题,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说明景德镇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技术经验丰富,产业基础好,选C项。答案:3.A4.C(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如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5.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6.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D.距市场远近解析:第5题,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据图分析可知,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但年平均工资比较高,说明应是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结果,A正确;福建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服装产品出口,这是其产业份额增长快的原因,福建原有的工业基础并不雄厚,B错误;苏浙为经济发达地区,其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是因为这里原有工业基础雄厚,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C错误;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因此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不可能是原料短缺所致,D错误。故选A。第6题,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而河南、江西等中部地区,经济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故选B。答案:5.A6.B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梳理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01020304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转出地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兴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转入地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污染产业移出,环境质量改善,区域景观变化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接受污染产业,环境污染加重区域景观变化随着产业移出,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大量产业移入,就业机会增加缓解就业压力【典题】(2017·浙江选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在我国境内的厂址选择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以下与富士康公司生产类型相似的是()A.高级时装B.家具生产C.甜菜制糖D.玩具制造(2)将来富士康公司有可能转移到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这将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是()A.增大我国环境压力B.倒逼产业结构升级C.就业压力难以解决D.居民收入肯定下降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富士康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说明该企业主要为电子装配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选项中高级时装属于技术指向型,家具生产属于市场指向型,甜菜制糖属于原料指向型,玩具制造属于劳动力指向型,故答案选D项。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将富士康公司转移到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能够减小我国环境压力,A错误;能够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B正确;就业压力加大,但不是难以解决,C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应该不断提高,D错误。故答案选B项。答案:(1)D(2)B(2017·河北衡水模拟)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图”,完成1~2题。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2011年由甲地向乙地转移的某类企业,可能是()A.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B.节能环保业C.服装、鞋帽生产企业D.高端装备制造业2.该类企业迁出后,对甲地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B.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C.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D.改善交通,提升交通通达度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与乙地相比劳动力成本减少最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2011年由甲地向乙地转移的某类企业应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四个选项中服装、鞋帽生产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选择C。第2题,企业迁出减少就业,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A错;会减少就业,B错;可以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C对;对改善交通,提升交通通达度影响较小,D错。答案:1.C2.C(2016·全国卷Ⅱ)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解析:第3题,家电组装工厂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但耗用劳动力数量多,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影响其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故选项B正确。第4题,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经超过中国,但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多,市场规模大,使越南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数量远少于中国,故选项A正确。第5题,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必然是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升级,故选项D正确。答案:3.B4.A5.D
本文标题:必修3-第五章-2产业转移(共49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4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