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了”的用法“了”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动态助词,用于动词之后;另一种是语气助词用在句子最后。V+动态助词“了”:表示完成。句末+语气助词“了”:表示变化。什么时候用?1、动作已经完成或状态已经出现,句中常有具体的时间词。例:昨天我看了一场电影。近几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前一事件完成后出现后一事件,前一句动词后用“了”。例:我下了课就去找他。他到了家才给我打电话。3、在某种原因、条件、方式下,取得某结果,后句动词后用“了”。例: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毕业论文。经过研究,我们接受了他的建议。留学生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即认为“了”只用在过去式。其实“了”只表示动作的完成,而这个动作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或将来。4、动作从没发生到发生。例:上课了,快回去吧。雨停了,我们出去走走吧。5、动作从没完成到完成。(动词后常带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例:妈妈的话我记住了。太阳升起来了。6、动作由进行到停止。例:听到有人叫他,他停住了。老师来了,同学们都不说话了。7、事物的性质、状态发生变化(谓语多是形容词或状态动词)例:苹果红了。树叶黄了。他进步了。工作压力太大,他累病了。8、意愿、能力发生了变化(句中多有能愿动词)例:我不想去参加今天的晚会了。他现在能跟中国人自由交流了。怎么用?一、“V+了+宾语”否定形式是在动词前面加上否定副词“没”,但是加“没”以后,就不可以再用“了”。1、两个动作连续发生时,“了”用在前一个动词后。例:听了我的话,他激动起来。我下了课就去找你。2、后一动作表示前一动作的目的时,前一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时,“了”用在后一个动词后。例:他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我去问了老师一个问题。他骑车去了学校。我用汉语读了这篇课文。3、一个单句如果有“了”,动词后有宾语时,宾语一般要带数量或其他定语。例:他买了很多衣服。我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4、动词与宾语是固定的动宾短语,动词前一般要有状语。例:十年后,我们终于见了面。在大家的劝说下,他才消了气。5、动词后有时量补语时,表示动作完成的时间长短,“了”在动词和时量补语之间。例:这本书讲了两个月。她坐了一会儿就走了。6、动词重叠后,表示已完成的动作,“了”应放在动词之间。例:我跟他聊了聊这件事。我们讨论了讨论这个问题。二、“V+补语+了+宾语”1、动词后有结果补语时,“了”用在结果不与后面。例:我看完了这本书。他的病治好了。2、动词后既有简单趋向补语又有宾语,分两种情况。(1)宾语是抽象名词或存现宾语时,“了”用在补语和宾语之间。例:他的话给我带来了希望。村口走来了一群人。(2)宾语是具体名词时,“了”可用在补语后或动词后。例:妈妈给她寄来了一个包裹。妈妈给她寄了一个包裹来。我给他送去了一些材料。我给他送了一些材料去。3、动词后既有简单趋向补语又有宾语。例:她从书包里拿出了一本书来。她从书包里拿出来了一本书。房间里飞进了一只小鸟儿来。房间里飞进来了一只小鸟儿。三、“V+介词+了+宾语”,这种情况下,“了”常常可以省略。例:我把书放在了桌子上。我把书放在桌子上了。四、“不+V/动补+了……”,表示假设的情况例:你不吃了这药,病怎么能好呢?你不说清楚了就别走。五、“不/别……了”,否定将出现的新情况。例:我今天有事,就不陪你们了。外边下雨了,不能爬山了。他睡了,别去打扰他了。六、“没+V……了”,动词前应加表示一段时间的词语。例:他两天没来公司上班了。我一年多没回家乡了。常见错误分析1、应该用“了”而没有用。例:昨天我和小王一起去书店,买很多书。(×)规则之一:在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并且已经完成的句子中,应该在适当的动词后面加“了”。尤其是复句里,一定要在最后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加“了”。例:昨天我和小王一起去书店,买了很多书。昨天我和小王一起去了书店,买了很多书。错误分析:“去书店、买书”都发生在过去“昨天”,动作都已经完成,应该有“了”,可是整个句子中一个“了”也没有。这是一个复句,通常是在最后一个谓语动词“买”后面加上“了”就可以了。第一个动词“去”后面的“了”可加可不加。例:他收拾好书包,走出了教室。看到大海,我不禁怀念起家乡来了。规则之二:如果复句中的第二个谓语动词(包括“是”和助动词作谓语)的后面不能加“了”,那么可以把“了”加在第一个谓语动词的后面。请看下面的例子:例:我最近借两本杂志,都是和旅游有关的。(×)错误分析:事情发生在过去,动词“借”和“是”后面,只有“借”的后面可以加“了”。规则之三:动词重叠以后,可以在动词的中间加“了”,不能在动词重叠的后面加“了”。例:昨天我和几个朋友在海边散散步。(×)错误分析:“散散步”是动词重叠,一般用于未发生或未完成的动作,应该在重叠的动词之间加上“了”。规则之四:如果句子中出现一些特殊副词如“终于”,“好不容易”,“既然”等所修饰的动词,那么动词的后面一般要用“了”。例:我终于做完作业。(×)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我好不容易才买到了这本书。既然到了我家,就吃完饭再走。注意:如果“既然”后面的谓语动词是表示思想感情、心里活动,或者它的前面有助动词时,那么谓语动词的后面就可以不加“了”。例:既然你爱她,就该告诉她。2、不应用“了”却用了规则之一:有的动作虽然发生在过去,但假如说话者的用意不在于强调动作已经完成,而在于强调别的,那么不要用“了”。例如:例:上次你告诉我了那个生词我还是没记住。(×)错误分析:虽然“告诉”发生在“上次”,但是说话者的用意并不在于强调动作已经完成,而在于强调“生词”是哪一个。规则之二:在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的后面不能加“了”。例如:例:我每天听了一小时汉语新闻。(×)错误分析:句子中有“每天”,这就表示“听”是一个经常性的动作,它的后面不能用“了”。又如:例:第一次来中国,我常常闹了笑话。(×)规则之三:助动词“要、会”等表示后面的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还没有完成,因此,谓语动词的后面不能加“了”。例如:例:以前我总是会在学校小餐厅吃了早饭。(×)规则之四:一般来说,在表示将来的句子中不用“了”。例:晚上我要写完了这篇文章。(×)明天我会把这件事告诉了阿里。(×)规则之五:如果句子的谓语动词所带的宾语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时,谓语动词后面一般不能加“了”。例:我们打算了去云南旅行。(×)规则之六:如果句子的谓语动词所带的宾语是主谓短语时,谓语动词后面一般不能加“了”。例:我觉得了哈尔滨的冬天实在太冷了。(×)规则之七:在“是…的…”结构中,一般不用“了”。例如:例:我是今年九月从德国来了的。(×)规则之八:在“…的时候,”的句子中,“的时候”的前面是时候的定语,这个定语中的动词后面一般不加“了”。例如:例:从上海回来了的时候,我们再好好聊聊。(×)规则之九:谓语动词如果表示不能持续的动作,例如“来、认识、回、离开”,这些动词后面如果带了宾语,又带了时量补语,那么,动词和宾语之间不能加“了”。例:我来了北京三年了。(×)阿里认识了大卫才一个星期。(×)规则之十:动词前有副词“刚”,动词后不用“了”。例:我刚来了这里,还不太习惯。(×)规则十一:动词后带有小句宾语时,动词后不用“了”。例:我看见了前边有一座房子。(×)3、“了”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合适规则之一:谓语动词后面既要加“了”,又要带介宾短语充当补语时,“了”要放在介词之后,也可以放在句子的最后。例如:例:我把书放了在桌子上。(×)大卫把钱还了给阿里。(×)规则之二:在连动句中,“了”一般要用在第二个动词的后面,例:例:昨天晚上我去了阿里宿舍修好电脑。(×)他到了商店给孩子挑选生日礼物。(×)规则之三:在连动句中,只有在强调前一个动作完成之后才出现后一个动作时,才可以在连动句的第一个动词后面加“了”。例:我买了菜就回家。他买了一本书送给我。规则之四:如果连动句的第一个动词是“来”或“去”,后面一般不能加“了”。这种情况下,“了”只能加在第二个动词的后面。例如:例:阿里去了图书馆借几本书。(×)
本文标题:了的用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66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