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孙子兵法与谋略学王国巍(1976-),四川省平昌县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硕士,诗人,现执教于西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四川省作家协会、李白研究协会、杜甫研究协会成员。大学毕业以来先后出版诗集《木阁集》、《雏凤词》、《西华录》等,创办全国性学术月刊《巴蜀学刊》,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孙子兵法研究,著述120多万字。书后谈兵涪江水,空自流,千浪不解愁。腰间玉带悬日月,冬来芙蓉瘦。凤独鸣,凰起舞,饮马天河中。十三问时从容事,少年笑孙吴。1999年4月30日课程简介《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商界必备实战手册。谋略学则是人们在政治、军事、外交、辩论、教育、商业等各个领域中的一门规律性科学。《孙子兵法》辩证地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提出了战略和战术的观点,集“谋略”之大成,被历代人们所重视,书中术语、典故,在中国乃至世界也是妇孺皆知。《孙子兵法》的谋略思想体系,深远的哲理、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常读常新,在世界谋略学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崇高的声誉。本课程所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孙子兵法》十三章解读、古代谋略家、外国谋略学理论等,教学时根植于《孙子兵法》的谋略体系,以中外成功谋略例子为基础,把《孙子兵法》涵摄入现代生活中去作深入浅出的阐释,从多角度为我们揭示这一伟大经典之谋略,以“成就人、成就事”为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学以致用。教材及参考书目1、《孙子兵法解读》,黄朴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孙子译注》,郭化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3、《孙子兵法概论》,陶汉章,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4、《三十六计新编》,李炳彦,北京:战士出版社,1954年。5、《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6、《谋略论》,柴宇球,北京:蓝天出版社,1991年。7、《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2年。8、《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邱吉尔,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9、《智慧就是财富》,和华,北京:能源出版社,1990年。10、《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潘承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导言孙武字长卿,人尊称为孙子、孙武子、兵圣。据《史记》和《新唐书》所记,约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一说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据大连图书馆资料库认为,公元前503年,四十二岁的孙武见吴王专横,生活糜烂,沉溺于酒色,不纳臣谏,遂以回国探亲为由,隐遁山林,从此史无所记。或言回到了齐国,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或言功成身隐,终年七十五岁,即公元前470年,终于吴国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市所辖之吴县。《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计》的说法。《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书中有后人增益的成分,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谋略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等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29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翻译本】1782年法国耶稣会士JeanJosephMarieAmiot最先将《孙子兵法》翻译成法文,此书影响了拿破仑。《孙子兵法》现在有17种英文翻译本。版本流传竹简本——1972年出土的汉初抄本,是现今为止最早的版本。武经本——丁氏八千卷楼藏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影印本。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十一家注本——曹操的《孙子略解》为《孙子兵法》最早的注释本。宋代吉天保《十家孙子会注》,十家指曹操、李荃、杜牧、陈皞、贾林、孟氏、梅尧臣、王皙、何延锡、张预。经典解读十三篇•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虚实第六•军争第七•九变第八•行军第九•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用间第十三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蒋百里《国防论》第六篇此篇总分五段,第一段述战争之定义,第二段建军之原则,第三段述开战前之准备,第四段述战略战术之要纲,第五段结论胜负之故。全篇主意,在“未战”二字,言战争者,危险之事,必于未战以前,审慎周详,不可徒恃一二术策,好言兵事者。摩尔根曰:事之成败,在未着手以前,实此意也。蒋百里(1882-1938),浙江海宁人,又名方整,笔名飞生,晚号澹宁。中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是把近现代西方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国防经济学是其军事思想的核心。1901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学习,1910年归国后任禁卫军管带、保定军校校长、陆军大学校长等职,1938年11月,病逝于广西宜山。•兵者,国之大事•毛奇将军自著《普法战史》开章曰:“往古之时君主则有依其个人之欲望,出少数军队,侵一称,略一地,而遂结和平之结局者,此非足与论今日之战争也;今日之战争,国家之事,国民全体皆从事之,无一人一族,可以幸免也。”•格鲁塞维止著《大战学理》第一章,战争之定义曰:“战争者,国家于政略上欲曲敌之志以从我,不得已而所用之威力手段也。”•伯鲁麦《战略论》第一章曰:“国民以欲遂行其国家之目的故,所用之威力行为,名曰战争。”•案既曰“事”,则此句之兵,即可作战争解,故不曰战而曰兵者,概兼用兵(即战时运用军队)、制兵(即平时建置军队)二事而言之也。兵之下即直接以国字,则为《孙子》全书精神之所在,而毛奇之力辟个人欲望之说,伯卢麦之一则曰国民,再则曰国家之目的,皆若为其注解矣,岂不异哉。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案死生者个人之事,存亡者国家之事,所以表明个人与国家之关系,而即以解释上文之大字,察者,审慎之谓,所以呼起下文种种条件。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此段专言内治,即平时建军之原则。•道者,国家之政治;法者,国军之制度天地人三者,其材料也。中国古义以天为极尊,而冠以道者,重人治也(即可见孙子之所谓天者,决非如寻常谈兵者之神秘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勇一为对于危险之勇,二为对于责任之勇慧眼果断常住心(恒)坚忍不拔感情之强健,即能随智力为动作性格之强健,即人能确守其所信格鲁塞维止《大战学理》论军事上之天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孙武•吴宫斩美姬信赏必罚言行一致号令严明公开公正精于兵法勇于实践《孙子兵法》的不足•用观念论解释战争•忽视了战争的性质•过分夸大将帅的作用•强调运动战,而根本否定在一定条件下的攻城战•强调进攻,忽视防御•在发展观上带有循环论的观点•战略战术上带有一些消极的因素谋略方法•《三略》•《六韬》•《百战奇法》•《三十六计》•(日)尾川敬二《孙子论讲》•(英)安东尼·布朗《兵不厌诈》三十六计《三十六计》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有确考,传为檀公撰。从《南齐书·王敬则传》:“三十六策,走为上计”看,三十六计当时似已成为成语。《三十六计》共分为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又各包括六计,总共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每计后都有后人的“按语”。其计名皆是耳熟能详、妇幼皆知的成语典故。每计的解说,多根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而推出,涉及到数术、阴阳、常变、共分、损益、刚柔、实诳、动静、擒纵、主客、痴癫、死生等范畴及其对立关系的相互转化,尤其是对阴阳燮理、物极则反等原理有深刻的认识,其中不少计谋是《孙子兵法》思想的具体体现和运用。•瞒天过海围魏救赵•惜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巧记三十六计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秘本兵法》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惜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一计瞒天过海•按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第三十六计走为上•按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易经·师》卦)谋略提高之径•设计知识结构•掌握辨证方法•学会多维思考•注重研究总结•勇于大胆想象谋略修养之功•博学多识(宏厚的谋略之基)•勇敢决断(锋利的谋略之剑)•坚韧顽强(坚固的谋略之盾)•谨慎细心(可靠的谋略之链)•度量宏大(肥沃的谋略之壤)•使人纳谏(成功的谋略之机)•健脑强体(建造的谋略之舟)——柴宇球《谋略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与谋略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7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