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黄恕伯07.4新课改与课堂教学创新黄恕伯2007.4.27——关于处理教学中几个关系的思考黄恕伯07.4前言题外话:2007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义务教育课标的修订工作,将于2007年底完成。2008年初颁布。热忱欢迎各位对新课标的修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黄恕伯07.4物理课标修订意见请发至:huangsb@263.net黄恕伯07.4新课改与课堂教学创新——关于处理教学中几个关系的思考黄恕伯07.4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需要师生通过一定的行为来实现,教师恰当的教学行为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条件。——设计教学行为的重要性2.教育理念是看不见的,教学行为是看得见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育理念的反映,因此我们常常通过对教学行为的观察来分析其教育理念。——观察教学行为的重要性黄恕伯07.4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课程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例:“网络教学”是否有必要?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黄恕伯07.4(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有关学习的信息。推荐相关网站使学生收集信息的目标更为集中。学校建立自己的学习网站,把有关信息都转在自己的网站中。挑选有效的文件,系统地建立各种大小专题的网页。把最有代表性的文件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最佳文件系统。把最佳文件进行编辑加工浓缩使之最适合学生阅读。这就是教材●单纯从获得基本、系统知识的角度看,没有必要让学生上网“网络教学”方式是否有必要?黄恕伯07.4(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有关学习的信息。推荐相关网站使学生收集信息的目标更为集中。学校建立自己的学习网站,把有关信息都转在自己的网站中。挑选有效的文件,系统地建立各种大小专题的网页。把最有代表性的文件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最佳文件系统。把最佳文件进行编辑加工浓缩使之最适合学生阅读。●单纯从获得基本、系统知识的角度看,没有必要让学生上网“网络教学”方式是否有必要?●为满足不同学生课外获取有关知识的需要√这就是教材黄恕伯07.4(1)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网络教学”方式是否有必要?●为满足不同学生课外获取有关知识的需要√●为实时反馈、处理学习的信息√(2)从过程和情感目标思考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为获得基本、系统的知识×黄恕伯07.4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课程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例:“网络教学”是否有必要?4.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从而需要有不同的教学行为,因此,当我们根据课程目标对某种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时,就需要有全面的课程目标的视角。——例:“体温表”两种引入方式哪种好?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黄恕伯07.4脱离课程目标来评价教学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形式,我们需要的是和课程目标相统一的教学形式,而不是不考虑目标的形式主义。只要能实现课程目标,我们的教学行为都应该是合理的;如果我们仅仅追求某种行为的方式而忽视课程目标,就非常可能犯形式主义错误。因此,在构思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时,必须对课程目标心中有数,特别是“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一、处理好转变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黄恕伯07.41.“过程”和“结果”的含义是什么?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学生自主经历的某种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调查、思考、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物理课程中所说的“过程”,是指:所谓“结果”,通常是指:学生在知识上的收获。黄恕伯07.42.为什么要“重过程”?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2)在具体过程中学生能获得相关体验,增强相关的意识。意识是很难通过灌输来达到增强目的的。(4)学生的能力是在相关行为中提高的,学生经历某一过程的行为为培养和发展相应能力创造了条件。(3)方法,通常表现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某个方法不等于能掌握、运用这个方法。掌握和运用需要通过一定的过程来实现。(1)在具体过程中能理解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黄恕伯07.43.“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旅游时,当我们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某游览目的地,路线不同,收获也不同,经历这些路程,往往就是目的,而不只是为了到达某一个最终地点。(过程的本身就是目标,而不仅是手段。)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就好像路程和位置。“过程”不像保守力做功,保守力做功跟路径无关。而让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就能使他们在这些过程中领悟不同的方法、发展相应的能力。黄恕伯07.43.“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经历某一学习“过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落实在知识结论上。学习“过程”对学生获得体验、增强意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后者恰恰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素质。黄恕伯07.4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本条内容标准只有过程要求(实验探究),没有结果要求(不要求掌握磁场跟电流的方向关系)。如果要有结果要求,《标准》的陈述应该是这样:“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了解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和外部磁场方向的关系。”只有过程要求而没有结果要求的课怎样上?△一个体现过程目标的示例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怎样认识“过程也是学习目标”黄恕伯07.4把通电螺线管看做一个磁体,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在这两个图上分别标出螺线管的N极和S极。SNNS蚂蚁沿着电流方向绕螺线管爬行,说“N极就在我的左边。”猴子用右手把一个大螺线管夹在腋下,说:“如果电流沿着我右臂所指的方向,N极就在我的前方。”你能想出类似的语言来描述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跟N极位置的关系吗?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过程,但可以不记住结论。黄恕伯07.45.不要只看到过程的形式,更要关注过程的本质一测力计下悬吊一个砝码,置于电梯中。当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时,可以看到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大于砝码的重力。对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一个考查“提出问题”要素的试题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黄恕伯07.4(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一个考查“提出问题”要素的试题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一段关于“提出问题”的教学设计△“提出问题能力”的本质是什么?5.不要只看到过程的形式,更要关注过程的本质黄恕伯07.4《标准》关于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从物理学的角度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表述这个问题发现值得探究的物理问题发现一个现象对现象质疑形成疑问创造创造表达抽象、概括提炼为科学问题表述这个疑问黄恕伯07.4一测力计下悬吊一个砝码,置于电梯中。当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时,可以看到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大于砝码的重力。对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本题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有对客观现象、事实通过质疑形成疑问,客观上起到了让学生“自己编题自己解答”的作用。学生对本题的回答,无非是提出关于超重的问题,并且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来分析产出超重的原因。这些都是他们学过的知识,而不是他们发现的疑问。以上只是套用了“提出问题”的形式,实质上没有体现“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试题:(考查“提出问题”要素)黄恕伯07.4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层次、特点上的差别●教材只在总体上把握三维目标●教材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具有交互性三、处理好教材和教学的关系——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黄恕伯07.4“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的设计黄恕伯07.4(1)学生在实验的通常表现:(2)教学过程的改进设计:无悬念、漫不经心。△“知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过程”:“等效代替”方法的应用。△“情感”:激发学习热情;引发学生进行质疑;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习惯;培养严谨、求实的态度。——把三维目标融在一起“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的设计黄恕伯07.4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层次、特点上的差别●教材只在总体上把握三维目标●教材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具有交互性2.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思路●以知识为线索,体现知识逐步深入的逻辑性●构思教学活动,创设教学过程◇例:“自由落体运动”的课堂教学设计三、处理好教材和教学的关系——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黄恕伯07.4知识线索教学活动设计是否重的物体下落得一定快?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定义: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具有什么规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实验探讨:学生活动分析:重物体不一定下落快学生猜想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演示:牛顿管实验教师总结演示:光电门自动收集数据分析图象,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估算3秒内下落的位移探究性游戏——人的反应时间测定同时不同重同重不同时演示:计算机绘制s-t2图像研读各城市重力加速度表提出问题黄恕伯07.4几个困惑的问题:●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但高考采用的是纸笔测验方式,怎么处理这个矛盾?●新课程重视过程,但高考是按答题结果来判分的。怎么办?●新课程重视情感目标,但纸笔测验是难以评价学生真实的情感和价值观表现的,怎么处理这个矛盾?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黄恕伯07.4——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1.独立思考是学生自主解题的基本条件,学生在新课程中养成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自主解题奠定了良好基础。以下作进一步的具体分析:影响考试结果的因素竞技状态学习水平具体知识答题素质解题表达审题求解审视答案概念和规律思路和方法(思路和方法)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黄恕伯07.42.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从根本因素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解题审题求解审视答案(思路和方法)实践意识来自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审题时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实现由“表述”到“条件”的转化,需要有实践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有利于消除思维定势而防止审题时的粗心,新课程中对具体问题逐步探究的过程,易于养成这种良好思维习惯。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了掌握程序性知识重要性的。讲方法并不见得能让学生会用这个方法。学生运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具有使用该方法的意识。意识来自于学生经历的相关过程。审视答案,主要是审视答案的合理性和多解性。审视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严谨的思维,都跟学生是否经历过相应的过程有关。——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黄恕伯07.42.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从根本因素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解题审题求解审视答案(思路和方法)实践意识来自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审题时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实现由“表述”到“条件”的转化,需要有实践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有利于消除思维定势而防止审题时的粗心,新课程中对具体问题逐步探究的过程,易于养成这种良好思维习惯。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了掌握程序性知识重要性的。讲方法并不见得能让学生会用这个方法。学生运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具有使用该方法的意识。意识来自于学生经历的相关过程。审视答案,主要是审视答案的合理性和多解性。审视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严谨的思维,都跟学生是否经历过相应的过程有关。——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黄恕伯07.4要测量一个准确弹簧秤内弹簧的劲度,说出至少需要的器材。题目学生对本题失误的主要原因不是知识问题,而是缺乏把题目和实践进行联系的意识。2.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从根本因素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四、处理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黄恕伯07.42004年高考全国理综试卷(Ⅱ)第25题本题满分:20分平均得分:3.5分难度:0.175为什么本题得分率如此之低?一小圆盘
本文标题:产品策划部经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