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桂林市绿道系统初探研究【摘要】:为响应“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城市发展目标,近年来桂林市大力号召建设低碳环保城市。本文以此为背景,探索研究绿道如何给低碳环保城市贡献一份力量,改善城市环境,使城市面貌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桂林市作为国际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市内景点众多,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还是缺乏足够的“安全串联”。为创造良好的路线环境,本文将以绿道系统理念探索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词】:绿道绿道网络串联绿道的概述1.1绿道的定义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滨河、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部设置可供行人和骑车着进入的城市景观游憩路线,是连接主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历史古迹以及与人口密集地区之间进行连接的绿色纽带,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未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休闲和交往的空间。1.2绿道建设实例1.2.1美国波士顿城市公园系统【1】美国是绿道建设最早的国家。早在1867年,由费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领导设计完成的波士顿公园系统,又称为“翡翠项链”【2】,开创了绿道建设的先河。波士顿公园系统由绿道和绿色空间组成,长达25km,连接了富兰克林公园,经过阿诺德植物园以及牙买加公园,到达波士顿公地,同时将河滩地、沼泽、河流和具有天然美的土地都涵括了进去,形成了一连串的绿色空间。1.2.2德国法兰克福“绿带”法兰克福绿带是一条环状的绿道,围绕在法兰克福中心城区周围,占地约8000ha,几乎占据了法兰克福市区面积三分之一的大小。绿带作为风景保护区,隔离了城市建成区,同时被大面积的自然空间覆盖。同时,绿带还包含了一条长约75km的环城自行车道和一条长约62km的徒步旅行道。为了保障绿带的建设实施,1991年11月14日制定了法兰克福绿带法案,其中针对四个部分进行了限定:绿带宪章、公法保障、土地规划和绿带规划。1.2.3新加坡公园廊道系统规划1999年,新加坡总规修编明确了公园廊道系统规划。利用排水渠道、防护绿带和河道系统等,通过连接山体、森林、滨海地区、自然保护区、天然绿地、隔离绿带、主要公园、公共开敞空间、体育休闲场所等,形成通畅的、无缝连接的绿道,为生活在高密度建成区的市民提供足够的休闲娱乐和交往的空间。公园廊道里除了植树种花以外,还设有步行及自行车道,为游览各公园提供了方便,增加了消闲活动空间,美化了排水渠道,更充分利用了土地。1.2.4珠三角区域绿道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绿道定义为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名胜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等。根据所处区位和目标功能不同,区域绿道分为三类: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建设的目的是: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②创造一个亲近自然的空间;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④具有经济价值的社会公共设施。1.2.5《绵阳市健康绿道系统规划》通过专家评审【3】城市规划区含3条市域绿道、12条城市绿道,合计350公里,总体呈现由中心向外放射的“集中放射”式结构。依据所在区位及自身资源特色,分为滨江休闲、人文山水、都市风情、自然休闲、特色文化、都市活力、田园自然等主题,并根据各自的主题特色,确定绿道的主题功能定位。除了安昌河绿道、涪江绿道、三国文化绿道3条市域绿道,12条城市绿道分别为涪城滨江都市休闲绿道、游仙涪江都市休闲绿道、芙蓉溪都市休闲绿道、九州现代都市健康绿道、涪城特色都市健康绿道、平政河休闲绿道、园艺街都市健康绿道、绵州公路都市健康绿道、二环路都市健康绿道、南郊都市健康绿道、木龙河草溪河郊野休闲绿道和特色产业观光绿道。1.3绿道的功能绿道从乡村深入到城市中心区,有机串联各类有价值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兼具生态、社会、文化等各种功能。生态功能:绿道可以为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栖息提供充足空间,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生物栖息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动物运动提供通道,维护自然界的生态过程,为都市地区提供通风廊道,缓解热岛效应,减轻城市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强绿地景观的连通性。社会功能:绿道可以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空间,可供城乡居民安全、健康地开展慢跑、步行、自行车等户外运动,同时提供大量的户外交往的空间场所,增进城乡居民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文化功能:绿道可以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将各类代表性的文化遗迹、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区串联起来,使人们可以更便捷的感受城市历史的风采;同时,可以彰显城市的文化魅力,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景观的美学价值。桂林市绿色空间串联网络规划2.1现状评价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园林的优美风景,是桂林市最宝贵的特有资源,也是桂林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的立城之本。因此,保护、建设和经营好桂林的山水风景与园林绿地,是桂林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4】。桂林市都市区绿色空间格局的分析,一方面包括景点公园、公共游园、综合公园和特殊公园等建设用地内的绿地,另一方面还包括城市绿化隔离带、风景名胜区、两江四湖、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非建设用地的绿地。通过园林部门提供的数据以及地理信息中心对卫星影像图的解析,主城区的公园绿地大部分分布于各大山脉及周边,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城市绿地分布不均。绿地景观由少数大型、巨型斑块和一些小型斑块构成。桂林市主城区巨型和大型绿地斑块沿着七星公园、西山公园、狮子山公园、訾洲公园、琴潭公园、中隐山公园、南州公园、猫儿山公园、岳山公园、金山公园、榕山公园等分布。是城市绿色屏障,绿地景观单个面积相对较大,如自然风景区和一些综合性公园,这些地方占据了主城区绿地的绝大部分。而在公园之间的小型斑块分布零散,中心城区是绿色量低值区,除公园外,绿地面积相当少。第二,绿地景观的连通性较差,这与绿地景观的斑块组成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是桂林市主城区大型、巨型绿地斑块沿各大公园山脉分布,公园之间相互隔离,而在公园之间的小型斑块分布零散,没有起到连接巨型和大型斑块的作用第三,绿色廊道功能不健全。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绿色廊道的这一生态要求,一方面大部分道路仅对其两侧进行绿化,没有形成一定宽度和连续性。另外一方面对漓江和桃花江及一些溪河湖两岸的绿地也未进行有效的保护。因此,绿色廊道由于没有足够的宽度,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生态功能,这样就使得城区内的各绿色斑块之间及其与城外的大型自然斑块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规划原则桂林市绿色空间的串联规划应该遵循如下原则:生态性、连通性、安全性、便捷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生态性原则。以支持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避免大规模、高强度开发,保持和修复绿道周边地区的原生生态功能,保持和改善重要生态廊道及沿线的生态功能和城市景观,发挥绿道作为生物廊道的作用,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物种多样性的修复提供生境。本土性原则。充分挖掘和突出地方人文特色,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遗迹的有效保护,并结合各条绿道的自然特色,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措施,优先选用具本地特色的优良树种和铺装材料,发挥绿道沟通与联系自然、历史、人文节点作用,展现地方特色。
本文标题:桂林市绿道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9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