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设计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袁达人一、正确理解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更新教学观念1.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目标2.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个性化发展(2)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学习、掌握信息技术(3)关注学科整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1.课型的定义和分类(1)课型的定义:课的类型,简称课型。课型,一是指课的类型,它是按某种分类基准(或方法)对各种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产生的。二是指课的模型,它是在对各种类型的课在教学观、教学策略、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型、模式。在这种意义下,课型与某种课堂教学模式相关。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型与教学模式3)以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作为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讲授课、讨论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实践或实习课、参观或见习课等。(2)课型的分类1)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通常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检测课、考试讲评课等。2)以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作为课的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自然科学课、人文科学课、思维科学课、艺术科学课等,每一类课型又可再分为若干个亚型。课的结构是指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方法)之间重要的、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课堂教学的结构有几个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影响和决定课堂教学功能。这几个特征是:⑴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性;⑵课堂教学行为的目的性;⑶课堂教学活动的社会交往性。我们需要选择各学科重要的基本课型,研究和揭示其结构和性质,从而认识不同课型的特征,使我们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组织实施自觉地遵循和符合课型的特征和要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课型的结构小学信息技术新授课有基本常识、基本操作、应用软件、三种主要课型,教师要研究每种课型的主要特征与教学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研究每种课型的上机实习课(训练课)、单元复习课的主要特征与教学操作程序。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细化,对典型个案进行研讨、举一反三。这样就可以使广大教师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具体课例,弄清楚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课型的基本特征与教学规律、教学的主要环节。(3)课型的特征是由课的性质、任务、结构和功能决定的。(2)教学模式的六个基本要素1)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每一个模式都有一个内在的理论基础”。2、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1972年他们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提出教学模式是“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教学模式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其关系如下图所示:理论<===>模式<===>实践4)师生交往系统在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关系、相互作用等的不同配合是构成一定的教学模式的重要要素。2)教学功能目标任何教学模式都要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即教学模式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构建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要素,它影响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的组合方式,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3)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套独特的教学结构和体现教学活动的逻辑过程的操作顺序。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合理处理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合理确定按照时间流程从逻辑上展开的各个教学步骤(即教学过程结构)。以上六大要素各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彼此联系,相互蕴含,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5)反馈方式反馈方式指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对学生的外显行为作出反应。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反馈方式有不同的要求。6)支持条件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教学模式的支持条件包括环境、设施、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教学手段、教学的时空组合等。(3)教学模式的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程。它着眼于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第二类是个性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个别化教学理论与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其核心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着眼于个人潜力和人格的发展第三类是合作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依据的是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第四类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把教育看作一种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它通过操作方法的自我控制并驾驭自己的环境,来提高目标行为质量和减少不适应的行为。3、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课型与教学模式(1)常识课“学导式”教学模式教师提出问题→自学(阅读、观察、看演示)→研讨→解疑→再发现、再研究→巩固练习→反馈调整2.基本操作课“讲、演、练”相结合教学模式目标→讲解、演示→练习、辅导→检测→运用反馈调控CAI软件讲——精讲突出重点和关键,讲解准确、清晰。演示——要到位,动作规范、清楚,演示过程注意启发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和方法。模仿练习——先模仿教师的演示操作,要求完成课本所举例子的操作。巩固练习——教师设计分层练习,可以课本实习内容为基本要求,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设置拓展练习。键盘练习、打字练习要科学编组。辅导——在学生练习过程教师要巡视做好个别辅导,对共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在班上点拨。检测——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效果要建立检测机制,软件检测、评分等。运用——在学中用、用中学,要把键盘使用、中英文录入训练合理地安排在整个小学阶段完成,训练内容要与语文教学结合。总结——每节课要做好小结,每个教学单元要做好总结。(3)应用软件课1)“讲、演、练”相结合教学模式讲、演→模仿练习→巩固练习→实践→展示、评价(小结)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和关键,讲解准确、清晰。演示过程注意启发学生掌握应用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思路。教学要抓好工具按键、菜单操作和对话框的使用方法的讲解、演示和归纳,让学生能真正学会根据任务有目的地正确使用各种工具窗口的对话框,形成窗口操作的基本技能。一般先教会学生一种常用的基本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自我学习、探究其他操作方法,教师在学生演示后再进行归纳、小结。模仿练习:完成课本所举例子的内容。巩固练习:教师设计分层练习,课本实习内容为基本要求。实践、创作:完成主题任务,注意与其他学科整合。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品。有缺陷的作品也可以小组展示(不公开姓名),开展自评、互评活动,让同学帮助补充。2)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正确确定课堂教学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做必要的操作演示→布置(展示)任务→学生通过自学或协作学习有目的地主动获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①“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A.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B.有利培养信息素养和信息创新能力C.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D.涵盖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E.能强化主要知识点F.综合性-学科整合②任务的类型A.模仿型B.开放型C.协作型③任务形式A.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单个任务型B.以模块为基础的多个任务型C.项目型通过任务驱动,把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自主,探索性的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学习过程,动手实践掌握技能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作的过程,教师还要及时地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3)“自主、合作、发展”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新旧联系自学质疑合作探索点拨深化巩固发展评价反馈上机实践强化学生交往、优化师生交往(4)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浏览、自主探索→在线交流、合作学习→拓展知识→指导上网学习。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运用以上的教学模式时要重视学习对象的分析,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的特征和学生学习特点、灵活、恰当地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练法、讨论法、探究法,任务驱动法等等,并使多种方法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营造相互交流环境。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成功和课程目标的实现。要面对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要、个性发展需求,灵活、弹性地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不同的技术应用思路和解决方案,鼓励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三、教学设计1、什么叫优质课优质课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正确的“使用新教材”课程观念。教师能在实施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教学中,根据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和学校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实际,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正确制定教学目标、处理教材、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了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能根据课型的特征合理选择、运用教学模式,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动,合理设计、组织学生学习活动,根据教学需要开展有效的学习、练习,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较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2.教学设计的编写体例第节《》教学设计作者单位姓名一、学习者分析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2、教学重点、难点:3、课时安排: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教学理念和方法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教学评价4、教学资源:六、教学反思3.编写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首先查阅《课程实施纲要》并记录写下《课程实施纲要》对本学段学生在该内容上规定的学习要求是什么?《课程实施纲要》针对这些教学内容提出的教学建议是什么?(一)学习者分析1`、在设计教学方案之前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尤其是学习者在学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2、描述一下本课面对的学生的年级水平和年龄特点。描述一下学习者在学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此处的描述应限制在新课学习中不会再学到的最关键的知识、技能。如果你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这个单元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也可列出。(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以《课程实施纲要》为依据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得出它在本章中的地位。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3、课时安排:(三)教学目标教师期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学到什么知识技能、掌握哪些方法、养成那些习惯和情感态度?教学目标是以具体明确的表述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指标。它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适度、分层,具有可操作性。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全面深入地考虑如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学方式的革新,例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承担什么角色?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本节课的课型特征是什么?采用什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何组织教学?计划采用什么教学评价方式以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五)教学或活动过程设计(1)教学准备阶段1)教师的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处理办法、教师的感受等。包括教师如何设置教学任务;如何搜集、准备必要的资料、资源;如何制作必备的课件;2)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有关技巧。包括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准备工作的投入程度,提高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的整理和加工深度等。(2)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要思考1)一节课需要设计多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不同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之间应如何衔接和过渡,以维持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活动连续性?2)如果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请提供分组的方法或依据,包括:是按照能力进行分组,还是每组都包括不
本文标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