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TheGroupPolarizationPhenomenonMyers,D.G.,&Lamm,H.PsychologicalBulletin,(1976)83(4),p602-627【緣起】作者利用西洋棋測驗所引出的觀念,希望讀者為文中的棋士作決定,若採用較冒險的方式才有較大的勝算,發現經由討論後,團體決策反而較未經討論前的平均決策更為冒險性,而且其程度超過任何一個人的冒險性。經過討論的效果使平均數往risky的方向移動,這現象稱為riskyshift。不過在之後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若團體中原先的傾向是謹慎的,則經討論後的決議會更謹慎;同理,若團體中原先的傾向是risky的,則經討論後的決議會更risky,這就是作者所指出的:團體極化假定---平均團體後(postgroup)反應,會與團體前(pregroup)反應同方向,但更為極端的形式表現出來。本文以一個小測驗開頭,測試一般觀念中,團體決策會較個人決策保守,不過這只是本文中所陳述的一半觀念而已,經討論後的團體決策也會較個人決策積極(Risky),這就是本文題目的來由---極化(Polarization)。文中探討團體討論七大影嚮,再以三大理論解釋之,最後是以整合以上觀點,並對以後學者作建議。【內容大意】JamesStoner(1961)首先提出此一論點:一個人在經過與群體討論後所作的決定,往往是比討論前更為冒險的決定,所以稱之為風險移轉(riskyshift)。然而,Nordhoy(1962)則認為,有些決策在討論後更明顯的趨向保守謹慎,故稱之為謹慎移轉(cautiousshift)。不論是風險移轉或謹慎移轉,後來在群體決策的研究領域中都統稱為群體極化現象。本文主要探討極化(Polarization)現象。首先探討團體討論七大影嚮,再以三大理論解釋之,最後是以整合以上觀點,並對以後學者作建議。(一)七大影嚮原因:1.態度態度與所處的社會和其生活的兩難(dilemma)有關,會造成相似的極化效果。2.陪審團的判決在一些比較無關緊要的案件,陪審團較會作出寬大的判決,但在一些罪刑重大的案件上,陪審團反而會作出較嚴厲的處分,不過致於什麼是寬大或什麼是嚴峻,在心理上並無所謂的中立點的定義。至於說經由團體討論後,是否會使結論往極端的方向走,在美國三級的審判制度中,關於公民權的判決,在集體決策後,反而趨於較公平。學者在這裡又更深入的指出,在所謂深思熟慮的過程,其實大家心中早有了定見,而透過團體中理性的說服,社會壓力,及個人心理機制的運作,才使個人意見暴露在團體討論中。3.道德性的決定有經討論的結果會較趨向一般的道德規範,由其是一些已成為公認的項目上,不過重罪犯在經過討論後,反而更加地偏好違法的行為,還好利他行為也會因互動後而有所增進。在這裡作者指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慷慨雖是一般所公認好的行為,但在要求學生捐助時,在討論後反而更小氣了,但在討論用學生基金的動用時,反而非常大方,這現象值得深思一下,那麼公共工程中官員浪費公帑的現象可以得到解釋了。4.判斷在原先極化程度已經夠強時,所產生的共識就足以吸引個人意見往極點跑。而在社會及政治議題上,既使討論後,亦無法改變原先個人的立場。這點就與GroupPolarizationHypothesis的觀點不同了。5.個人認知有一些學者在作學生對於教職員的評比時,若有放入一些正面的提示,學生的評比就會傾向正面,反之,則傾向負面。6.溝通和衝突在組織內若有衝突發生時,組織成員更是會發展出緊密的信念,並認為他們的行動有道德上的正當性。這例子有許多,如美國參與越戰,或是之前我們所討論過的承諾昇高都是。7.冒險打賭的利益是正的時候,團體會採用較冒險的方式,但當利益是負的時候,則會採取較保守的方式。一般而言,當面臨兩難的決擇時,以上的証據都相當支持GroupPolarizationHypothesis,但是原先的平均傾向並不是容易能觀察得到,而且一旦觀察到了,都是較小量的強度。再者,負面的結論比拒絕虛無假設的記載還少,不過這並不影嚮此檢定的正確性。(二)三大理論:作者利用三大理論來解釋GroupPolarization的現象。若我們能將原先的傾向辨視清楚,將有助於在面臨特定情形時,能預測出演變的方向和範圍。1.Groupdecisionrule群體決策法則(多數法則)整合所有個人的傾向而預測出團體的結論,此法下並不需要心理學的喜好作為基本條件。此項解釋認為,群體中個別成員的偏好將可用來預測其群體產物(groupproduct)。也就是說,當群體中多數人支持某個傾向或是其原始選擇的分配呈現偏態時,依據此一法則可預測出朝向該具有支配性傾向的一方之移轉現象。基本上,此一法則只是統計的加工品(statisticalartifact),並未有心理學的理論依據。然而,將既有資料分析後卻發現與此一法則所認定的群體極化是統計上的結果有互相矛盾之處。這些發現有:(1)群體誘發的移轉是一種內化結果,而非短暫性的群體產物。移轉效果不受群體決策的存在與否所影響。例如,未加入群體討論的非參與觀察者仍有移轉現象,而群體誘發所導致群體討論參與者的移轉只持續數星期。(2)當群體決策法則中的先行測試決策被取消後,移轉仍會發生。由數項實驗中顯示,沒有經由先行測試以區分群體的傾向、屬性而進行的分組設計,結果仍產生移轉效果。(3)偏態無法說明群體極化。依據多數法則,原先多數的態度傾向不會受群體討論的影響,因此其中位數也不會受影響。然而有研究顯示,群體中位數的移轉並沒有顯著地小於平均數的移轉。此外,多數法則預測原始反應的平均數與後來移轉效果的平均數間會有關連;不過,事實上,針對不同分組間的同一試驗項目進行分析後發現,原始反應的平均數與後來移轉效果的平均數間並沒有關連性。2.InterpersonalComparison人際間比較以社會的激勵作為結論移動的解釋。受試者必需要在眾人面前陳述他的喜好,會影嚮到其他人去調整論點以符合社會需求的印象。人際間的比較是以社會性動機來解釋移轉,此一理論將群體極化視為具規範的社會性影響下的一種型態。根據此項解釋,當人們發現他人與其共通的傾向超過其預期時,將促使人們進行改變。然而,關於人際間比較的動態性,研究的發現卻沒有一致性的結論且存在著一些困惑。人際間比較的動態性的相關研究主要在探討下列幾點:(1)自我評分、推定之他人的評分與理想的評分間是否存在著差異。(2)根據自我評分、推定之他人的評分與理想的評分間所存在的差異是否可預測移轉的發生。(3)顯示出他人的反應後,是否會使決策產生移轉。3.Informationalinfluence訊息性影響此一解釋認為反應的改變,係歸因於對討論中的論點產生認知的學習。經由討論所產生的論點,會具有支配性地支持原始偏好的方案,而對任一既定的個人,這些討論出來的論點可能是具有說服力的新論點。因此,認知性的學習往往是發生於具支配力的方向,而反應則跟隨著修正。不過,認知性的學習並非是態度改變的充分條件,還須有認知的一再復誦(強化)方能產生態度上的改變。討論會使原先受偏好的提案受到青睬,認知的學習會延著主流的方向進行,而反應也會修正得更一致。Anderson(1971)提出,這是個人與團體意見的整合,而非個人與團體意見的比較。(三)觀念整合:作者認為有些重要變數(見圖1),如爭論和人際間的比較,都不是各自獨立地運作,而是相互影嚮著。所以作者以爭論作為起點,指出它是溝通的程序,並且socialmotivation也會引出爭論。在假定人都是受社會趨使而且都是理性的前題下,socialmotivation會趨動人們以言語作為表達自己及與社會取得一致立場的工具,並也藉以表達他的知識與能力;經由如此,將不協調降低,以達成自我認知的學習,訊息影嚮的強度在圖中,以發自CognitiveFoundation的雙箭頭作為代表。有証據顯示這種未經討論前的爭論,會造成一些極化的效果。言而總之,需要認知及表現自我與其他人關連的社會趨動力,會透過人際比較的程序改變態度,這也會趨使人們表達出社會所需要的論點,如此說者達成了認知上的複述,而聽者就達成了認知上的學習,所以socialmotivation就以如此說與聽的過程中,達到了認知的複述與學習。作者再進一步指出,以口語的方式比起用書面方式,更會對主流的方案有決定性的優勢,因為和人交談的過程會使個人趨於極化,而單獨一人面對資料所書寫的東西,就不會如此。需要以事實作判斷的工作,個人認知會作決定,但如果是在社會接受方面,個人原先在心中的立場可能是較妥協的,但是在眾人面前說出時,所接收到的反應超過他所預期,更加使其堅定他的立場。這是作者對極化現象的解釋。SocialMotivationComparisonwithothers’attitudesActionCommitmentArgumentsverbalizedCognitiveFoundationInformationreceivedandrehearsedATTITUDECHANGE圖1、觀念整合架構(四)群體極化研究的重要性:1.直接得自群體討論效果的知識:群體極化現象是各種群體討論的普遍性結果。這個現象的重要性可由下列三者的重要性來評估:態度改變的小團體溝通、可能的實際意涵、實際的實驗資料。以第一點來說,大眾媒體的意見就不如與家人朋友的面對面溝通來得有效。其理由在圖一中可得到說明。作者在此提到一個與群體討論有關的團體迷思(groupthink)觀念。Janis(1972)研究美國政府的重要決策過程發現,導致珍珠港事件、豬玀灣事件、韓戰、越戰等這一類造成不幸的失敗決策,在於凝聚力很強的決策小組常會發生一種所謂團體迷思的現象。其原因在於小組內的個人為了保持小組的團結一致與個人的自尊,常常會壓抑異議與評論。而這種現象似乎也印證了討論時的論點常會比書面的論點更傾向於合乎主流意見。2.了解社會影響與群體過程的間接啟發本文的貢獻在於進行充分的文獻回顧後,提出一個能解釋群體極化現象的整合架構。(如圖一)在此一架構中,作者揚棄了群體決策法則(多數法則)而採用人際間比較(社會性動機)及訊息性影響(認知基礎)兩項理論,並加入行動承諾這項解釋變數以探討對態度改變的交互關係。後來的學者Kaplan(1987)則提出規範性影響與訊息性影響來解釋群體極化現象,也討論了在哪些情況下哪一項影響比較會發生作用。在台灣本土的研究中,陳啟光(1996)發現,一群體在經過彼此的討論之後,反而得到一致性的反極化現象。該作者認為可能是研究所使用的衡量尺標與先前的其他研究不同所致。團體討論存在於現今許多的組織中,如果我們了解了群體極化現象,也相信其存在的可能性,那麼下一次進行團體討論時,你會想去避免這個現象嗎?如果想避免,又該如何去做?【管理意涵】本文有以下之管理含意:(一).本文的觀點屬社會心理學的領域,主要是一些社會心理學家解釋觀察群體現象的成果,如群體迷思,群體極化。(二).群體極化現象的產生,綜合本文及其他在社會心理學領域中,一些其他的解釋,共有價值理論、訊息交換理論、責任分散說、社會認同理論、文化價值理論...等等。1.價值理論:當個人在進行決策時,會試圖不要太小心,ㄝ不要太冒險,而個人在群體中有群體的支持則願意做出更極端的選擇,因此群體的決策會更極化。2.訊息交換理論:當群體成員在互動的過程中,當有某些成員提出其他成員未曾思考過並且具有說服性論證時,這些論證(訊息)說服了其他成員朝向更極端方向的改變。也就是說並非因為人們心理的極端立場的意識引起人們改變心意,而是因為新的訊息或論證使他們改變自己的決定。3.責任分散說:當一個人做決策時他必須自己承擔,但是如果決策是由群體成員共同決定,那麼風險責任就由群體成員承擔。因此,在責任分擔的情況下,群體決策往往更極端化。4.社會認同理論:當一個人認同某團體時有時會使選擇性地注意團體間的差異而忽略了團體間的相似,會錯誤地認為團體所做的決定比實際上更極端,因此認同此團體會使個人將自己的態度與他們所認知的團體一致,而做出了更極端的決策。5.文化價值觀理論:當群
本文标题:群体极化现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24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