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苏轼专题认识苏轼这个文艺全才,了解他在诗、散文、词、书法方面的杰出成就。鉴赏豪放与婉约兼容的词风特点。读懂苏轼在屡遭贬谪时的豁达情怀和宽广胸襟,读懂他为情的真挚笃厚,感受他丰满而完整的人格魅力。学习苏轼胸怀社稷、心系民众的高尚情操。浙江省新河中学王群亚苏轼走近苏东坡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受到儒家和佛老思想双重影响,思想十分矛盾。入世:积极进取,怀才不遇;出世:逃避现实,寄情山水。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文——诗——词——书、画——“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才华横溢的苏轼“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苏辛: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疾以苏、辛词为豪放派的代表,故常以并称。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苏轼《赤壁赋》墨迹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这首诗的特点是形象与哲理的高度统一。前两句描写庐山峰峦的多姿多态,第三句笔锋一转,引出下文看山的感受,阐明了为人处事的哲理: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的成见。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便是这个道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艳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一、二两句描写西湖美景。作者略去花草鱼鸟,大笔挥洒,直写湖光山色。晴雨变化,显示出西湖景色多姿多态,也点明“初晴后雨”的诗题。“方好”、“亦奇”说明不论晴雨,西湖景色俱臻极妙。三、四两句利用绝妙的比喻,把西湖美景升华到纯净的境界,把西湖比西子,既新奇又贴切,真是神来之笔,揭示出西湖的风情韵致。如果说前两句是作者发现了西湖美,那么后两句是对西湖美的欣赏与评价,极富魅力。簌簌衣巾落枣化,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买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诗词欣赏本诗以朴实、清新、准确、传神的笔触描绘了农村初夏的特有景色。苏轼把初夏的缫丝、卖瓜等情景都写入词中,百姓的欣喜与农作物的繁茂,不难窥见,而作者与农民的融洽之情,更洋溢在词中。第二教时苏轼正值王安石变法时期,新旧两派政治势力斗争激烈,朝廷政局多变。因苏轼为人正直,指责两派中的弊端,加上他才华出众,所以两派中的投机分子都排挤迫害他,甚至捏造罪名,将他逮捕入狱,后来免于杀害,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幸而他心胸豁达,没有就此消沉下去,在畅游长江时写下了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广为流传的名篇佳作就是在黄州期间遭人陷害的时候写成的。一、《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这首词“自有横槊气概”,哪些词句涌动着泼墨山水般的慷慨豪迈的真性情?二、请说说“豪放”与“婉约”两种词风的不同点。三、苏轼一生遭遇坎坷,曾通判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后又贬谪黄州。韶圣初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之罪远谪惠州、琼州。在人生最无奈、最绝望的环境里,为什么还能挥洒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旷达洒脱的气度?在你的记忆里,历史上还有哪些人比较超脱豁达?人格的魅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晴。(被贬黄州)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被贬海南)解读苏东坡为情——笃厚真挚、慷慨豪迈为政——心系民众、胸怀社稷为人——豁达超脱、苦乐随缘——周国平旧体诗词要讲究平仄、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句子里常有倒置语序的情况,请把下边颠倒的语序改过来: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二、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三、簌簌衣巾落枣花。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枣花簌簌落衣巾。第三教时赤壁赋苏轼关于赋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有辞赋、骈赋和律赋等。一.本文押韵换韵的字:1.间、天、然、仙2.桨、光、方,慕、诉、缕、妇3.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粟,穷、终、风4.往、长,瞬、尽,主、取,月、色、竭、适5.酌、藉、白二.读音:属(zhǔ)客斗(dǒu)牛相缪(liǎo)酾(shī)酒扁(piān)舟三.句式:1.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2.状语后置: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4.使动:舞幽壑之潜蛟.5.意动:侣鱼虾而友麋鹿.6.被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全文结构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抒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议论: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不变,物与我皆无尽。景、情、理融于一体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词俪句,整散结合;句式长短不齐,用韵错落有致,更多地表现了散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的艺术特色。《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景物人物行动作者情感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楚天(实景)杨柳岸、晓风、残月(虚景)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实景)樯橹灰飞烟灭(虚景)(周瑜)谈笑帐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我)一尊还酹江月无绪、留恋、多情自古伤离别、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苏轼第四教时豪放派和蜿约派词的比较阅读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录》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思考和讨论: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宋词出现“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差异?是不是因为作家的不同而产生?这两派的区分基点是词作还是词人?2、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派,为什么?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双声子(柳永)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zhào)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lĭ)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南乡子送述古(苏轼)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作业: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与初中学过的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相比较,说说为什么同是思念故土的爱国主题,词作的风格相差竟如此悬殊?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减字木兰花春月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本文标题:苏轼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4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