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检测卷
苏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测试试卷七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姓名:班级:成绩:2019.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A.秦灭六国B.西晋灭吴C.隋灭陈朝D.元灭南宋2.《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A.崇尚节俭B.重视农业C.整顿吏治D.生活奢侈3.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昭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A.替皇帝起草诏令B.审核诏令内容C.负责诏令的执行D.负责监察百官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这首诗称赞的是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5.根据《唐朝人口统计表》(见下表)的理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时间人口数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1900万人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4141万人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4531万人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1690万人A.唐朝人口呈现不断上升趋势B.唐太宗统治时期人口未增C.武则天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唐玄宗前期人口有所增长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各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7.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对渝州有这样的描述:登高远眺,万家井邑出现,两江之中舟船济济,水国乡民舟中行商,二水流过,分外澄明。王维的描述直接反映了渝州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民族团结D.文教昌盛8.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题名”。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9.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主要说明A.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B.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D.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10.“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殿试)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1.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A.平等竞争B.注重实践C.分科考试D.以德取才12.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13.唐朝的对外开发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①鉴真东渡日本②玄奘西游天竺③日本“遣唐使”来华④郑和下西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①日本②新罗③天竺④雅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15.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A.《唐本草》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金刚经》16.唐中宗时,他上书唐朝皇帝说,说唐和□“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订立盟约,并专门刻“唐□会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是指A.回纥B.南诏C.吐蕃D.靺鞨17.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据,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A.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B.回族人在长安居住经商C.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D.李白吟诗《蜀道难》18.“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A.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19.隋朝开始设置进士科,主要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而唐明重视考诗赋。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唐朝A.经济的繁荣B.科技的发展C.市民文学的兴起D.诗歌创作的繁荣20.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A.余杭B.长安C.涿郡D.江都二、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题号212223242526答案21.“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识人之智,又有用人之术。”这是毛泽东对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评价。她统治时期,重用贤臣房玄龄、魏征。22.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直接导致隋朝灭亡。23.《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由此可以推论:进士科是唐代读书人做官的重要途径。24.唐朝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25.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26.唐朝诗人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因此享有“诗圣”美誉。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27.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的生产工具中,最重要的是耕作用的和灌溉用的。28.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其中鉴真东渡去的是;玄奘西行前往取经。29.唐朝商业繁荣,_________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使节到中国,称为“________”,。四、材料与问答(共18分)30.“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倡导仁爱和谐,契合了现代中国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更符合世界人民和平共处的永恒理想。以下资料是孙强同学收集到的,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西晋灭亡后,中国发生了大分裂,形成了东晋十六国的局面。隋文帝杨坚也因其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固、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1)隋文帝采取的哪些措施促使“开皇之治”局面的形成?(2)“开皇之治”是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3)概括隋炀帝的哪些行为激化了国内矛盾,激起了农民起义,最终导致隋朝成为短命的王朝。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4)上述探究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有哪些借鉴作用?31.阅读下列有关唐朝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杜佑《通典》卷七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忆昔》材料三:(唐玄宗)思欲弃末敦本,阜俗安人,急于务农,不夺人时。宽赋敛,节征徭,使天下无事。——《唐大诏令集》材料四:“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无家别》(1)材料一中的贞观是历史上哪位皇帝的年号?(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3)根据材料三,指出材料二中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纵观唐朝历史,思考出现材料二这种景象的因素还有哪些?(4)材料四这种局面的出现和唐朝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对唐朝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2.无数史实证明:“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真理。但历史的进步、发展,往往与杰出人物的努力与贡献也密不可分,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常常借用古人的话,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发出一些令后人深省的“名言”“名句”。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意: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意:如果)损百姓、以奉(意:奉养、满足)其身,犹(意:好比)割股以啖(dàn喂饱)腹,腹饱而身毙。材料三······,自古皆(意:都是)贵(意:以……为高贵、尊贵)中华、贱(意:以……为低贱、落后)夷狄(意: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总称),朕(zhèn皇帝专有的自称)独爱之如一。材料四以铜为鉴(意:镜子),可以正(意:整理)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国家)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个人)得失(1)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这一治国理念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治国理念是深受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思想的影响?(2)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推行一种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最能体现这种民族政策的重大史...实.是什么?(3)材料四中,唐太宗常以“三面镜子”来自勉。这体现了唐太宗在治理国家时,采取了哪些方面的具体措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CABCDDBDCC11-20AAAABCBCDB二、判断题21-26BBAAAB三、填空题27.曲辕犁筒车28.日本天竺29.长安遣唐使四、材料题30.(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2)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3)隋炀帝依靠隋文帝的积累,自恃国家富强,便骄奢淫逸,不恤民力,大肆兴役,如开运河,修长城,筑宫室,乐巡游,接二连三地发动战争,而且操之过急,多项工程同时进行,从而激化了国内矛盾,激起了农民起义。(4)要注重经济的发展,要加大改革的力度,要注重减轻百姓的负担等。31.(1)唐太宗(2)开元盛世(3)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农业,轻徭薄赋。贞观之治统治局面的出现。武则天时期继续重视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4)安史之乱由盛转衰32.(1)仁政(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儒家(2)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和亲(3)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臣;虚心纳谏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检测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6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