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提要.................................................11.2编制依据.................................................2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1.4结论....................................................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73.1黑龙江省林区概况...........................................7第四章项目建设区域......................................114.1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114.2项目建设的原则......................................114.3建设范围............................................12AAAAAA第1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2017年望奎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项目建设1.1.2项目建设地点黑龙江省望奎县1.1.3项目法人黑龙江省望奎县林业局1.1.4法人代表刘文学1.1.5项目实施单位黑龙江省望奎县林业局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1.1.6项目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建设,监测区域内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达到100%,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1.1.7项目建设内容开展监测预警工作所需的设施设备建设,包括新建标本室、野外固定调查监测房等设施建设,以及测报数据采集终端、远程诊断终端、摩托车等设备购置。AAAAAA1.1.8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拟安排在2017年5月——2018年4月实施完成。1.1.9项目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5万元,地方投资5万元。1.2编制依据1.《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5年)》;2.《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规划(2011-2020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等有关法律法规。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项目建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金额(万元)1标本室m218537.002野外固定调查监测房m2153.003测报数据采集终端套12.804远程诊断终端套12.805摩托车台21.00其它费用AAAAAA6勘察设计费1.007可研报告编制及评估费1.008预备费1.40合计50.001.4结论本项目建设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和“三生态”的指导思想。通过在重点区域的建设实施,有效地完善黑龙江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通过开展国家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点平台建设,实现黑龙江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的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及时准确地发布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为防治决策与管理提供实时科学依据。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与由来我国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通过多年努力,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防治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等困难和问题。2016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1.8亿亩,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为6%,成灾率为4.7%。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经济贸易增多、物流活动频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一些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还未得到彻底遏制,防治形势越来越严峻、任务越来越艰巨。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是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北御西伯利亚寒流、蒙古高原寒风,南AAAAAA阻太平洋热浪,西防黄沙进犯,既是区域内四大水系(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的发源地和涵养地,又是松嫩平原、松辽平原、三江平原粮食基地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牧业基地的天然屏障,对东北、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平衡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省林区自然条件优越,珍贵树种多,木材材质好,是我国木材的重要产区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地区,在国家生态保护总体站略中具有特殊地位。黑龙江省不仅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天然屏障,也是我国主要的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对于维护流域生态平衡、国家粮食和木材资源安全,保证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黑龙江省望奎县位于北纬46°32′07″至47°28′24″,东经126°10′23″至126°59′00″之间。总经营面积万公顷。望奎县地处黑龙江省中部,绥化市西部,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西南边缘的过度地带,县境东北至西南呈长方形,三面临河。东、南沿克音河、诺敏河、呼兰河与绥化市邻接,西南倚呼兰河与兰西县毗连,西部隔通肯河与青冈县相望,北部陆路与海伦市接壤。望奎县隶属于绥化市人民政府管辖。下辖望奎镇、莲花镇、惠七镇、通江镇、海丰镇、卫星镇、先锋镇、火箭镇、东郊镇9个镇及后三乡、灵山乡、厢白乡、恭六乡、东升乡、灯塔乡等6个乡,一处国营林场,109个行政村,1346个村民小组、655个自然屯。县境内南北长65.8km,东西平均宽62.5km。幅员面积2313.8k㎡。望奎县属中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短促,冬夏分明。主要气候特点是:春季多风,少雨干旱;夏季湿热,多雨易涝;秋季短促,光照充足;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多年平均气温AAAAAA2.1℃,多年平均降雨量510.8㎜。年平均日照时数2650小时左右,无霜期128天。综上所述,2017年望奎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对保障黑龙江省林区森林健康意义重大。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黑龙江省林区概况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林业资源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东北乃至华北都起到生态屏障作用,生态服务价值18343.69亿元/年,名列全国第一位。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统计,全省林地面积2623万公顷,森林面积2125万公顷,排名全国第2位;全省森林蓄积18.98亿立方米,排名全国第4位;森林覆盖率46.74%,排名全国第9位。全省湿地总面积867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556万公顷(名列全国第4位),是全国湿地资源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扎龙、洪河、兴凯湖、三江、珍宝岛、七星河、南翁河、东方红等8处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全省建有湿地公园74处,其中国家级52处,省级22处。全省现有森林公园106处,其中国家级60处,位居全国前列,省级森林公园46处,总面积205.32万公顷。全省设有自然保护区251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自然保护区84处。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珍稀神奇,物种资源丰富,有陆生野生动物476种(名列全国第22位),野生植物2400种(名列全国第30位),药用植物740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7种,名列全国第18位。3.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3.2.1具有比较完善的森防体系我县具备健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防治站成立时都修建了独立的办公场所,购置了比较齐全的仪器设备,编制、经费也比较稳定。近年来,通过国家级标准站和中心测报点的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国家投入相应资金更新和维修了陈旧的设施设备,购置了先进的仪器设备,森防站长、测报检疫技术人员先后参加了国家林业局的关键岗位技术培训,持有关键岗位培训证书,业务建设有效加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森防体系,为预防林业有害生物奠定了的基础。3.2.2具有比较健全的管理机制一是在工作部署方面,多年来森防工作始终坚持实施目标管理,把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AAAAAA要指标纳入当地政府与林业局一把手签定的责任状,把森防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一把手肩上,使森防工作有了可靠保障。此外,我们与其它幽林单位签订了联防联治协议,制定了适合本林区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近年来,黑龙江省根据国家林业局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管理办公室的通知等有关要求,对黑龙江省林区预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工作做了具体部署,我局也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二是在监测预报工作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管理体系,对主要病虫害具有适用的定性和定量的预测预报方法。在各类病虫害的发地区积累了十年和十年以上预测、发生、防治基础资料,我局开始在技术档案试行“双套”管理,即以林业小班为主和以病虫种类为主进行病虫害调查、发生、防治情况详细记载。三是在预防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防止检疫性病虫害传播方面,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检疫工作作为最重要的环节来抓。首先利用国有林区的条件,抓住产地检疫这一关,对种子、苗木、木材、林产品等实施严格的产地检疫制度;其次是把住调运检疫关,保证检疫性病虫不随调运货物传播蔓延;再次是把住调入复检关,对调入林区的森林植物及其制品,以及带有以松木为原材料的包装物、建筑材料等,要求调入单位必须提前报所属林区防治站备案,调入后由防治站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并进行复检,严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四是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方面,按照省里关于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局适时开展了此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组织所属林场进行了各级普查技术培训,印发了培训材料,在培训期间,请资源部门的专家详细讲授了不同型号的手持GPS的使用方法,公里网格和经纬度的换算方法。通过普查工作的开展将建立起我局所辖范围内的林业有害生物数字和图像信息数据库,为预防工程做好数据储备。3.2.3完善的“三个网络”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黑龙江省具有完善的从林场至省级森防站四级“监测预报、检疫、防治”网络,通过三个网络的良好运行,有效的完成每年的森林病虫鼠情监测调查、预测预报、防治作业设计、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复检、各类森林病虫害的营林措施防治、生物防治、仿生制剂防治、化学防治等项防治任务。其中监测预报网络形成了以县级森防站为中心辐射至林场为测报哨的运行机制。每年病虫鼠情的调查观测任务落实到小班,以林业小班调查为基础数据逐级统计汇总上报。目前,我局防治检疫站全部应用国家林业局开发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监测、发生、防治数据的网上传输。3.2.4已有的基础设施情况我局森防站开展国家级标准化防治检疫站、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建设时配备以及完善了相应部分仪器设备,根据防治作业的需要购置了药械设备。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形成如下规模:测报站16处,药剂药械储备库1处、21平方米,标本室1处、35平方米,药剂药械18台套,办公设备7台套,各种仪器设备11台套。AAAAAA3.2.5站里人员情况望奎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是望奎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的组织、指导、检查、监督及相关行政执法管理工作。全县森防系统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25人。技术人员每年参加国家、省、市、县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学习,定期进行知识和业务更新。第四章项目建设区域4.1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按照“三生态”的指导思想,强化森林健康的理念,根据新时期林业发展的要求,以重点区域为重点,进行科学、先进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建设。通过有害生物预防工程的建设,充实提高黑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基础建设,使预防技术科学规范、先进。建设完善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有效封锁和
本文标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86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