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天,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路经这些地方,一路上所看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于是他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的《三吏》、《三别》:这首诗写了件什么事?请你把这件事告诉大家。作品简介《石壕吏》选自《杜工部集》。这首诗,叙述差变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傍晚投宿在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有吏夜捉人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开头四句写故事发生。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总括全文事件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捉人)《石壕史》第一部分(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部分(五、六句):写差使的凶横残暴和老妪的痛苦情状。第三部分(第三段):写老妪致词。第四部分(后四句):尾声,暗示老妪已被差使抓走。赏析1:本诗中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描绘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夜”字修饰“捉”,含义就更丰富了。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哪几个词写出了差役怒呼、老妇哭啼的情景?呼怒啼苦总领下文对话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呼、老妇苦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我听到老妇走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防守邺城之战。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战死了。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地去了。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妇希望以自家处境来博得差吏的同情,高抬贵手。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因为有小孙子在,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衣服。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差吏并不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逼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让我跟从您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赶得上做早炊。”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怎样知道的?一家三男被征二男新战死寡媳衣不遮体(听妇前致词)“听妇前致词---”一段都是写妇人的语言,凶恶的小吏会在一旁静静的听吗?如果不会,他会在哪些地方打断妇人的语言?他会说哪些话?请小组讨论,表演。讨论探究:赏析2: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有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我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骚乱终于停息,在死寂一般的深夜,仍听到抽泣之声,也许是寡媳在哭泣,也许是更多的人在哭泣。诗人第二天天明上路时,只跟老翁告别。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赏析3:至此,诗也进入尾声。“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个“如”字点明了这里所写的又是诗人的错觉。而这错觉不正出自诗人那忧国忧民之心吗?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示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百姓的深切同情。①诗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句子是②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③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④诗中表现战争破坏严重的句子是有吏夜捉人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出入无完裙诗句撷英:⑤总领下文对话的语句:⑥最能表现妇人无奈心情的语句:⑦表明妇人确被抓走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小结诗人的心,是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的。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石壕史》: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一、研讨下列问题,并背诵这三首诗。1、有人说,《石壕史》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史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题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二、把《石壕史》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提示]石壕史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答:“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关键是要合理的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鲜明的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答:例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可一言也未发,最后走时也没对老翁表示安慰,你是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2、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原因是什么?3、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知识链接1.诗歌的特点及分类特点: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像。③诗歌的语言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的。分类: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的角度看,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说理诗。从体裁上可以分为旧体诗和新诗。2.律诗的结构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3.叙事诗•叙事诗是用诗的形式来描述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抒情诗相比,叙事诗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本文标题:4石壕吏》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9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