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孙子兵法》介绍授课人:张贵锁目的:了解《孙子》的产生及历史背景,正确认识它的地位及作用,重点掌握《孙子》的战争观和战略战术思想,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内容:一、《孙子兵法》的影响二、《孙子兵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三、《孙子兵法》各篇的主要内容四、《孙子兵法》的基本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毛泽东一、《孙子兵法》的影响(一)、在我国军事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一、被世人极为推崇“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子所著深矣。”——曹操“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茅元仪“古之名将,用之则胜,违之则败,称为兵经。”——孙星衍“古代大军事家。”——毛泽东第二、列为七书之首第三、是历代武学教程(二)、在国外久负盛名《孙子》以丰富的内容,缜密的结构,精辟的论断,早熟的历史,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东方兵学的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必读书、必修课——所有的军事学院都应把《孙子》列为必读之书目前世界《孙子》热:1、和现代战争结合美国:“不战而屈人之兵”——建立绝对优势的战略体系日本:《孙子与核战略》——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2、军方首脑十分重视《孙子》3、《孙子》从军事领域向其它的领域扩展“在战争频繁年代,往往只带着实践观点来理解《孙子兵法》,目的是打赢战争,结束战争,在和平时期,往往是从政治的权谋去理解《孙子兵法》,目的是维护和平局面。”——宇左见哲“《孙子兵法》应当显示更大的重要性,成为21世纪的兵法。”——平洋间一二、《孙子兵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一)、《孙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末期—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公元前500年——400年间作者的三个影响:第一、家庭的熏陶世袭贵族家庭,祖辈精通军事第二、环境的影响齐国姜太公的封地,享有特权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豪杰荟萃之地第三、实践的积累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二)、《孙子兵法》是时代和战争的产物春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代表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新兴地主阶级,乘势向奴隶主阶级展开了夺权的斗争,社会阶级斗争达到空前尖锐和激烈的程度,主要表现为频繁的战争。242年——483仗《孙子》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特点:第一、反映了兼并和争霸战争的特点“不争天下之交”——不必争着和别的国家结交“不养天下之权”——不必在别的国家培植自己的权势拔其城毁其国建霸业“霸王之兵”第二、反映了战争的规模和指挥的特点“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第三、反映了车战为主的特点“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孙子说:“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尘高而锐者,车来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阵也。”三、《孙子兵法》各篇的主要内容(一)、计篇本篇是全书的总纲,它对孙子的整个军事思想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计”=“谋”,先计后战是用兵的基本原则,所以,孙子开篇论“计”,作为十三篇之首。中心思想:审己量敌,料胜决策主要内容:1、“兵者,国之大事”——对战争的基本看法2、道、天、地、将、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道:“令民与上同意也,”作为五事之首,是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天:气象条件对军事行动的影响地:地形条件将:将帅的智谋才能法:军队的组织编制五事3、实施胜利的手段(1)、选将——挑选能执行“庙算”大计的将帅(2)、造势——设法造成战场上的有利态势(3)、诡道——奇诈多变,出其不意本篇主要从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关系出发,阐明速胜之利,久拖之害。“举兵十万,日费千金”,不能久拖中心思想:兵贵胜,不贵久(二)、作战篇主要内容:1、举兵十万,日费千金——战争依赖于经济的关系2、兵贵胜,不贵久——用兵宜胜的道理3、胜敌而益强——“因粮与敌”,“取敌之利”(三)、谋攻篇本篇主要论述采取什么样的进攻方法,以争取战争胜利的问题中心思想:以智谋胜敌主要内容:1、“全”为上,“破”次之全——使敌人全部屈服而自己不受损失破——击破敌人而自己也难免受到一定损失“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2、谋攻之法——以谋取胜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四种方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3、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战争的指导规律,贯穿十三篇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通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知胜”原则(四)形篇本篇主要论述军队战前要善于通过匿藏自己的形,使敌不可察;尔后密察敌形,采取主动,战胜敌人。“形”——敌我双方军事实情的外部表现中心思想:积累军队的作战力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机战胜敌人。主要内容:1、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创造条件,积累力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之后,去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机会。2、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措施(1)活用攻守:灵活运用攻守两种形式,“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2)胜于易胜:就是打好打之敌,在容易取胜的条件下同敌人作战。(3)以镒称铢:造成力量上的绝对优势,而后求战(五)、势篇“势”——军队力量的发挥“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本篇主要论述作战必须善于造成和利用有利态势,去争取胜利。中心思想:充分发挥军队的作战力量,有效地打击敌人主要内容:“分数”——组织编制“形名”——通信联络“奇正”——活用战术“虚实”——创造战机(1)、掌握四个环节2、善用奇正先出为正,后出为奇;正面为正,侧翼为奇;明战为正,暗战为奇。3、择人而任势——选择适当的人,充分利用有利态势(六)、虚实篇本篇主要论述避实击虚,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战争指导上的重要原则。中心思想:避实击虚主要内容:1、致人而不致于人“制人”——调动敌人“制于人”——被敌人调动2、避实击虚3、因敌制胜“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七)、军争篇军争——指两军在战场上争夺制胜条件本篇主要论述军队作战如何趋利避害和争取选机之利的原则和方法,力争掌握战场上的先机之利。中心思想:争取先机之利主要内容:1、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迂——迂远、曲折患——祸患、不利化不利为有利2、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军争有利有险,不能只见利,不见害。要权衡形势,相机而动。3、军争的原则治气——挫伤敌军队士气治心——动摇敌将军决心治变——因敌而变(2)(1)统一号令统一行动勇者不能独进,怯者不得独退(3)掌握用兵方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八)、九变篇九变——多变本篇主要论述用兵打仗,要通九变之利,知九变之述,做到机变行事。中心思想:随机应变,灵活用兵主要内容:1、通九变之利,知九变之术——通晓九变,懂得用兵2、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在有利的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进行;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有利的方面,祸患就可以解除。3、有备无患“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4、克服“五危”必死——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必生——临阵畏怯,贪生怕死忿速——急躁易怒,一触即跳廉洁——廉洁好名,过于自尊爱民——爱护居民,怕民受损(九)、行军篇本篇主要论述军队行动在各种地形上的处置,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和对军队的教育管理问题。中心思想:处军,相敌主要内容:1、处军——军队行动在各种地形上的处置2、相敌——观察判断敌情3、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文——道理武——军法文武并用(十)、地形篇本篇主要论述地形的重要性,分析各种地形的特点及对军队作战行动的影响。强调将帅必须重视对地形的研究。中心思想:利用地形的重要性及其原则主要内容:1、地之道地:地形种类道:利用原则通形:我可以去,敌可以来的地形挂形:可以前往,但难以撤回的地形支形:敌、我双方对峙,谁出击都不利的地形隘形:两山之间的通谷,只能先占,不易后夺的地形险形:形势险要的地形远形:双方相距较远,谁先求战,不利于谁的地形“凡此六者,地之道;将之至任,不可察也”地形2、地形者兵之助也——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十一)、九地篇本篇主要从全局着眼,把军队作战由国内至敌境形经地域,划为九种战区,根据不同战区的特点及对军队作战行动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处置原则和方法,告诫将帅“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中心思想:进攻要掌握九地之变,人情之理和决胜之法。主要内容:1、掌握“九地之变”(1)散地——在本国领地作,士卒易散(2)轻地——军队进入敌境不深的地区作战(3)争地——兵家必争之地(4)交地——敌我都可来往之地(5)重地——已深入敌境,不易返回的地区(6)圯地——密林、险阻、沼泽之地(7)围地——进口狭窄,难脱身之地(8)死地——不迅速奋战就只有死之地(9)衢地——三国交界,谁先到就可获得第三国支持之地2、利用“人情之理,深入敌国作战”人情之理——士卒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状态“深则专,浅则散”,“士兵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其兵不修则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3、兵之情主速——兵贵神速“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十二)、火攻篇本篇主要论述了火攻的种类和实施的方法,指出火攻是夺取胜利的作战方式之一。另外,提出了慎重对待战争的问题。中心思想:火攻的原则和慎战的思想主要内容:1、火攻的运用火人:焚烧敌军人马火积:焚烧敌军粮草火辎:焚烧敌军被服火库:焚烧敌军装备火队:焚烧敌军战船(1)火攻类型行火必有具——器材常备行火必有时——把握时机天之躁也风起日也(2)火攻条件2、慎重对待战争“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之道也”。(十三)、用间篇本篇是专门论述战争中利用间谍来了解敌情的必要性及其方法的。中心思想:使用间谍了解敌情主要内容:1、知敌情,“必先取于人”2、用间的种类和方法因间——敌国普通人内间——敌国官吏反间——敌国间谍死间——假密骗敌生间——活去生返方法——“五间俱起”种类3、用间的要求(1)、将帅必须具备“圣智”“仁义”的品质和“微妙”的用间才能圣智——才智过人仁义——死心踏地微妙——细心巧妙“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2)、对待间谍必须有严格的纪律“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四、《孙子兵法》的基本思想(一)、《孙子》对战争的基本看法1、重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2、慎战思想“明主慎之,良将警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3、善战思想(1)、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制胜论“道”:就是政治,令民与上同意也,取信于民,就是“道胜论”。“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兵家论道:《吴子》“内修文德,文治武备”。《尉缭子》“武为表,文为里”。《孙膑》“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六韬》“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荀子》“爱兵者强,不爱兵者弱”。《淮南子》“兵之胜败,本在于政”。(2)、“庙算”制胜论庙算——讨论决定计谋而举行的一种仪式。“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索其情”——探求战争胜利的情形。(3)、“诡道”制胜论(4)、以“全”争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制胜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凡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这就是孙子对善战者提出的最高要求。——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真谛,在于以武力慑服对方,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这是孙子战思想中的一块宝,至今受到中外许多军事家的高度珍视。4、物战思想“举兵十万,日费千金”。“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22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