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 中国电子政务十年回顾和发展展望
龙源期刊网中国电子政务十年回顾和发展展望作者:汪玉凯来源:《信息化建设》2009年第11期一、中国电子政务十年回顾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以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这一标志性事件为界,之前为政府信息化的前期,之后为政府信息化大规模建设阶段。1999年,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和“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为标志,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受到重视,开始步入一个大规模建设阶段。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即:2003年之前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时期;2003年之后以资源整合、深化应用为主的时期。(一)政府信息化前期(1999年之前)从整体上讲,这一阶段的政府信息化刚刚起步,应用项目少,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几个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性行业和政府部门内部的办公领域。这一阶段,有一系列的重要事件发生。1992年2月,美国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美国总统克林顿上任不久就制定了美国的政府信息化战略,以此来带动整个国家的信息基础结构的建设。1993年被视为中国“电子政务”前身的“三金工程”的启动,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这是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1996年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1996年8月,北京市政府部门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的第一个以经济类信息为主的政府网站“北京经济信息网”开通。199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统筹计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二十四字方针。1998年4月,青岛市开通了“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这是目前为止有迹可查的我国首个地方政府门户网站。龙源期刊网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国首个跨部委级的大型电子政务平台——国家口岸专网正式开通。这一阶段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当时“电子政务”的概念还没有正式提出来,政府信息化多以“办公自动化”为表现形式;第二,当时的政府信息化主要还集中在政府内部的一些应用,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第三,当时的政府信息化还处于一个试点阶段,应用项目的数量非常有限,多集中在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以及能明显体现信息化优势的一些行业领域内。(二)大规模的电子政务基础建设阶段(1999年-2003年)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有:从1999年起,中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以“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和“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9年12月23日,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200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以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并下设“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自己的办事机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任组长。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2002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堪称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这一阶段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有:1999年,以“政府上网工程”为契机,大批政府网站的出现,宣告了政府信息化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龙源期刊网这一时期的电子政务开始依托国际互联网的巨大覆盖面和强大的互动能力,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服务和提升政府部门自身的工作效能这一时期的电子政务应用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大大超越了以往,电子政务日益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工具。(三)深化应用期(2003年以后)这一阶段的重要事件有:2003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家宝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温家宝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由此诞生。2004年10月27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了一种信息时代的城市管理新模式——网格化管理。2005年11月3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2006年1月1日,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这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大会报告中,“信息化”贯穿全篇,共有10处表述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特别是提出了“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论述,首次将“电子政务”的作用定义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除此之外,这一阶段的电子政务还在一些重要领域开展的电子政务的建设,如“金”字工程的启动、四大数据库的建设(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和资源、宏观经济)、部委的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等等。龙源期刊网这一阶段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三个:2003年至今,我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摆脱主要依托大规模基础网络建设和硬件投入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将工作的重心转为“应用”,进入一个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应用深化期。在这一时期,电子政务的各项“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开发出许多新系统,并且信息化手段开始与电信、生物、自动化控制等其他高新技术相结合,衍生出许多全新的应用模式。如,在2009年市民卡应用高峰论坛上,劳动社会保障部提供的基础平台、建设部围绕公共事业提供的基础平台,一个是基于银行银联卡开发的基础平台,另外,电子政务的各项“软环境”如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等也逐步完善,管理日益制度化、规范化。二、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回顾我国电子政务十年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上的高投入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另外一些领域中的效果并不明显。从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角度谈起,我认为:首先,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可以说,电子政务建设得比较好的都有良好的顶层设计,如湖北武夷山市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其次,管理体制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到电子政务效益的发挥。体制上比较顺畅的时候,电子政务的发展就比较快;一旦管理体制上出现问题,电子政务的发展也会付出比较大的代价。再次,电子政务效益主要还是体现在政府内部的办公效率上,而对外公共服务仍旧薄弱,可以说电子政务建设最主要的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有待提高。另外,现在很多专家提议中国应该考虑从整体上制定《电子政务法》,电子政务的法治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龙源期刊网三、未来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展望(一)影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1、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电子政务的影响。从事电子政务建设的领导不仅要关注技术,更要关注社会问题,关注体制改革。如深圳市的体制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深圳市把两级政府四级管理(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社区)变成一级政府三级管理,把区政府、街道办整合变成一级派出机构,这一机构的调整将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行政体制改革,首先从管理体系来讲,不能从某一个管理细节来论。结构性优化才是大趋势。广州的体制改革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总结起来可以用三句话表示:第一,党政组合的组织架构;第二,建立了权力相互制约的结构;第三,经济高效的政府运转模式。这一改革有重大意义。首先是建立大决策机制,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成员都是大决策机制成员。十六个区级领导一人分管一个局,直接涉及大决策机制,打破了副部长分工的体制,不用设置很多副部长职位。中国2000多个县,应该大力推广这一模式,党政组合,节约行政成本。2、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社会的逐渐成熟对电子政务的影响。中国的网民有3.28亿,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公民社会借助网络形式快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公信力随时可能被置于质疑的境地。例如上海的“钓鱼执法”,从根本上违背了政府公信。正是有了广大网民求助,有这么多百姓的关注,最后才出现了市政府出来道歉的结局。(二)未来电子政务发展趋势第一,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机制。可以说,这是电子政务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环。从1993年成立“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到96年成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温家宝任组长;再到后来并入信产部,又组建信息化推广司,下辖信息化办公室;最后经过去年的大部制改革,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由信息化推进司主管电子政务的工作。第二,以“公共服务”为指导方针,不断深化应用。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性电子政务。第三,大力加强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要把门户网站建设打造成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内部要提高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各部门互联互通;外部要搭建对外信息服务平台,网上办事平台,政民互动平台。而外部能力强大最终要取决于内部后台各部门互联互通的能力。龙源期刊网第四,基层政府应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第五,大力推进跨部门协同电子政务,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从实际工作的角度讲,我国政府部门很多,由于体制机制问题,推广这项工作很难。第六,加强电子政务的法治环境建设。要制定电子政务法,保障我国的信息安全。第七,探索中国特色电子政务建设道路: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本文根据汪玉凯在“中国电子政务优秀成果推选暨《信息化建设》杂志创刊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讲录音整理)
本文标题:中国电子政务十年回顾和发展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24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