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最新高三政治培优试题
高三政治试题共6页第1页高三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比特币最早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后来可以用它来购买现实生活中的物品。2013年11月19日,一个比特币就相当于6989元人民币。2013年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指出,比特币是一种虚拟货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由此可以判断,在我国()①比特币不是国家发行的,所以没有价值②比特币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③比特币不具有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职能④国家能够引导人们规避比特币投资风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某国2012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和实际货币供应量均为20万亿元,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90元。由于生产发展,2013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加5%,而实际货币供应量是28万亿元。同时,2013年该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2013年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63元B.75元C.80元D.84元3、价格的变化取决于诸多因素,下列对物价变化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我国商品价格下降B.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通货膨胀,物价上涨C.农业科技相对薄弱→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消费品价格上涨D.央行开展正回购→宽松货币供应→纸币贬值,物价上涨4、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通常情况下价格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其中①②④分别反映的是价格随社会劳动生产率、通货膨胀率、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的曲线,③反映的是需求量随价格变化的曲线。这些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价格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是: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5、允许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国有经济来说,这一改革的意义在于A.使国有资本支配其他资本,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B.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C.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D.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6、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下列图像分别反应普通药品、滋补药品和急救药品的要求价格弹性的是()高三政治试题共6页第2页①②③④A.②③①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②④7、一个谣言如果没有“大V”(网络名人)帮助在微博上转发,就很难形成声势,破坏力会大大降低。“大V”们掌握着影响力的话语权,但权力和责任应当是平衡的,影响力越大,对正确使用互联网就负有越多的责任,也应受到越多的监督。这说明()①权力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对应存在的②公民享有多少权力就需要履行多少义务③公民在享有权力的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④社会主义制度下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8、2013年12月4日,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表示愿同中方一道,积极建设美中新型大国关系。有人指出,中国梦与美国梦,两梦相克,零和博弈,只能两败俱伤;两梦相通,方能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表明()A.不同国家梦想的共性是双方互学互鉴的前提B.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C.不同国家梦想的个性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D.各民族间经济政治的不同决定了梦想的不同9、鲋鱼困于涸辙,渴求斗升之水,然而路人欲“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而迎”,鲋鱼愤然道,如此施救,等不及返,自己就进干鱼店了。鲋鱼之愤告诉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A.分清轻重缓急,把握住事物发展的主流和支流B.分清整体与部分,统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尊重多样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D、尊重客观联系,用人为事物的联系代替自在事物的联系10、综合分析我国劳动力供求和老龄化程度等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参考国际经验,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退休年龄的现状和诉求,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我国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既能确保调整前后平稳过渡,也不会对当期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坚持了()A.客观存在和主观认识的统一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渐进量变和突然质变的统一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11、手机逐步代替固话,促进了电信机构改革;微信冲击了短信,促进运营商转换经营模式;网购代动物流和零售业转型;支付宝、余额宝引发人们对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逼倒电力体制改革。由此可见,科技创新()价格需求量o价格需求量o价格需求量o价格需求量o高三政治试题共6页第3页A.会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B.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能推动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快速发展D.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12、下边漫画《家长评语》中的“家长”()①只看到了外部矛盾,没有看到内部矛盾②对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缺乏思想准备③没有看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④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3、有人认为,机遇是历史环境造就的历史机会,而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此机遇总是以确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出现。这种观点()①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的条件性②把发展的状态当作发展的趋势③把规律的必然性当作机遇的确定性④把物质的存在方式归结为相对静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通俗地讲就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政府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A.矛盾具有特殊性B.普遍性包含特殊性C.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D.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15、2013年9月12日,美国宇航局确认,飞行了36年的空间探测器“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正式进入恒星际空间,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这表明()①实践活动的未知性是人类探索的内在动力②人类认识的创造性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③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为人类探索提供了条件④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决定人类的认识程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圈子是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学圈、老乡圈、影视圈……,每个圈都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圈子文化”()①既有独特性,又有局限性②源于实践,又促进实践③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④由人创造,又影响着人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17、2013年12月23日,“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在北京开幕。展览设“剪刻绘画”、“文学史诗”、“纸张印刷”、“制茶工艺”、“木作编扎”等多个主题展区,涉及20个省区的433项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活动()A.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C.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D.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同18、某社区举行了居民政治参与的交流活动:甲作为选民参加了一次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高三政治试题共6页第4页乙找过区人大代表反映菜市场环境问题;丙对居委会工作提出过批评建议;丁参加了市政府改造“人民公园”听证会。据此我们可以判断()A.甲选举的是省人大代表B.乙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C.丙直接行使了民主权利D.丁参与对政府的民主监督19、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各民族交流、交往和融合的重要平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各民族交错居住在同一社区的现象日益普遍,在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要()①重视民族团结这一政治基础②坚持党对国家、民族工作的绝对领导③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④坚持国家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乌克兰危机引发包括俄罗斯、美欧在内的各方面的博弈,同时引起国际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给世界经济带来冲击。材料表明()A.经济决定政治,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B.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C.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D.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二、非选择题(40分)21、2013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引发社会争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项关于大学汉语该不该必须的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网友认为大学汉语应该必修。有些网友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根,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必要把自己的根留住”;“母语博大精深,还重点大学呢,都不重视文化的熏陶!”而有的网友支持中国人民大学的做法。他们认为:“语言教育应针对实际,合理进行配置。”“让学习成为爱好,不要成为负担,让人才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专业。”“我们的教育缺乏个性,每个学生都应该扬长避短,选择性学习。”中国人民大学在改革大学汉语教学的声明中指出,自2007年在全校开设大学汉语的必修课以来,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与专业教育脱节、教学质量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满意度不高等多个方面的问题。(1)将大学汉语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9分)高三政治试题共6页第5页(2)不同的人对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做法持有不同的观点,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9分)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伴随着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我国各类环境问题集中爆发,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收入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规范居民应尽的义务。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诞生记1989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环境保护法1995年到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474人次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78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论证项目2011年1月至9月全国人大成立环境保护法修改小组,多次听取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分别赴湖南等地进行调研和召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进行研讨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两次在中国人大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有10404人次提出14082条意见(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就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合理建议。(12分)高三政治试题共6页第6页(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10分)高三政治试题共6页第7页参考答案政治试题1——5CCCAD6——10DABCB11——15ADBDD16——20DACBD21、(1)赞成;理由: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语言教育也要结合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对大学汉语进行改革可以一些人才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专业③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将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可以让学生扬长避短,选择性学习。反对;理由①汉语作为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大学汉语设置为必修课,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②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将大学汉语设置为必修课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将大学汉语设置必修课是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自觉传承文化的表现。(2)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地,有选择的,不同的人对人大的做法持不同观点体现了这一点;②认识受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的人对人大的做法认识存在不同;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人对人大做法有观点上的差异体现了这一点。22、(1)答:(1)“联系的观点”: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收入等之间的固有联系,善于分析和把握影响当前环境保护问题的各种条件;②正确认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立足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解决环境保护问题。(6分)(2)“发展的观点”: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
本文标题:最新高三政治培优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276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