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和教育单元测试-普通用卷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和教育单元测试-普通用卷1/12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和教育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2.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说明当时中国()A.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B.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D.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3.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开始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A.“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4.在“两弹一星”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5.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2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有16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A.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B.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C.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D.“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6.“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够说明此观点的史实是()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票证制度的普遍实施B.“南优二号”选育成功、“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C.“神舟”飞船发射成功、教育战线的“停课闹革命”D.“银河一号”研制成功、互联网的普遍应用7.央视感动中国节目给某位科学家的颁奖词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该科学家()A.成功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B.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C.助推中国科技领域全面发展D.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8.1983年,召开了为时十天、有六百人参加的“全国轻音乐座谈会”,文化部、音协的领导悉数出席。“座谈会”仍然批判流行音乐是“极力模仿资本主义酒吧歌星的唱法和情调”“在台上乱扭臀部,丑态百出”“污染了社会风气”等等。这反映出当时A.“双百”方针遭到严重破坏B.“百花凋零”的文艺局面并未打破C.存在反社会主义制度的运动D.“百花齐放”的方针还未真正贯彻9.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双百”方针的提出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10.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这一方针的言论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11.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篇文章A.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B.是反右斗争中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批判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和教育单元测试-普通用卷3/12C.是社会主义改造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D.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红学”研究的领导地位12.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写了“九一八”事变至“一二·九”运动时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所以作品问世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有人对作者、作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作者并没有让林道静“得到彻底改造”,说“书中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对《青春之歌》的批判说明在当时()A.“左”的观念影响严重B.“双百”方针在文艺创作中没有得到很好贯彻C.《青春之歌》的创作脱离当时的时代主题D.杨沫在当时是“反动学术权威”13.1956年春,有位在中国讲学的苏联学者谈到他不同意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毛泽东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毛泽东的做法()A.反映了毛泽东讲究实事求是的精神B.阐释了毛泽东提倡的“百花齐放”的内涵C.意在实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思想D.落实了毛泽东“百家争鸣”的政策14.文革时期,电影《白毛女》经历了很大改编。旧版中,喜儿忍辱负重,对地主阶级抱有一丝幻想;新版中,喜儿虽受尽凌辱,但绝不妥协。旧版中,杨白劳性格懦弱,竟对地主下跪哀求,走投无路之际喝卤水自杀;新版中,杨白劳性格刚烈,敢于反抗,被活活打死。这种改编反映了()A.“双百”方针得到充分贯彻B.中国文艺创作迎来发展新契机C.文革时期文艺形式丰富多彩D.文艺创作受政治环境影响明显15.“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费孝通曾经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的阐释。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赵匡胤“杯酒释兵权”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C.乾隆时期的文化专制D.21世纪初美国单边主义二、材料解析题16.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时间401~1000年1001~1500年1501~1840年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70%58%29%——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二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材料三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四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中国近现代史下册》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和教育单元测试-普通用卷5/12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材料二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毛泽东的认识,这些认识分别对执行“双百”方针有何影响?(2)和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中毛泽东的看法有何变化?对执行“双百”方针有何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毛泽东改变“双百”方针初衷的是什么观念?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时间“改革开放以来”,即1978年以来,A项是1970年,应排除。B项是2003年,正确。C项是1964年,应排除。D项是1973年,应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需要掌握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科技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改革开放以来”和对选项中科技成就时间的识记。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科技成就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答案】C【解析】A项材料无法体现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排除;B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并不意味着具有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还没有发展出核弹头运载工具以及解决核弹头小型化问题,排除;C项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D项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具体考查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本题考查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主要成果、意义.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审题时注意“实现飞天梦想”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和材料信息。故选C。4.【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可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和教育单元测试-普通用卷7/12以看出“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故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国防力量,A表述明显错误,而且材料也体现不出,故A项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新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考查对“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的理解。考查学生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分析理解,结合“两弹一星”的目的和意义解答即可。5.【答案】C【解析】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近代教育的发展使元勋们受到了较好的高等教育,为其留学深造直至后来的科技贡献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两弹一星元勋有留学教育的因素,但并不能说是留学教育的结果,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需要掌握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取得的因素。解题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和教育单元测试-普通用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0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