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龙源期刊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者:王利娟林绪武来源:《湖湘论坛》2016年第06期摘要:天津市首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形成的主要观点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将会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尤其要加强和重视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和科学的理论指引;理论工作者应通过推进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观念性的引导。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梦;五大发展理念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160(2016)06-0030-04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2016年9月24日至25日,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了天津市首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中央党校、《求是》杂志社等70个单位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学术研讨。现将大会主题发言的几位专家的观点加以综述。一、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将会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研究员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一定会迎来马克思主义的复兴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为马克思主义的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创造前提、创造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重申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新实践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荣长海教授提出,要对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加以界定和论证。他认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相对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言的,从内容上看,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展开和具体表现。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之间的区分是非常明显的: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关于新民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论述,邓小平理论则集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因此,邓小平理论是统揽全局的,在理论形态上层次最高,体系最完备。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是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化,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不能将其与邓小平理论并龙源期刊网列起来。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将在与极为丰富的实践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理论升华,所以,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将会在内容上得到更多的补充,在层次上得到更高的提升,主题可能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设这样的国家。《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研究员探讨了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新时代、新环境和新要求,他具体分析了市场、资本、法治、共享和共处五个关键词。其一,市场。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非资本主义一种模式、一种选择,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从本国实际出发,把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本国的具体条件与特点相结合,独立自主地建立和发展对内统一、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由此呈现出市场经济的国际多样性与联动包容性的新格局,这是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实现复兴与发展的新格局,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舞台。其二,资本。社会主义国家掌握、创造和运用资本力量,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全新课题,需要解决好三大难题:就国内而言,要解决好中国共产党人既要驾驭资本、运用资本、增值资本,但又不能成为资本的俘虏的重大课题。从国际来看,要解决好社会主义国家既要驾驭国际资本,实现国际资本合作、实现国内资本的国际投资,但又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和资本安全。还要解决好在资本增值过程中出现的分配失范问题和利益失范问题,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橄榄型的分配格局,通过共享发展,最终逐步消灭贫穷,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其三,法治。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总趋势。社会主义法治的建立和完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正确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宪法权威、法治信仰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坚持依法治国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法治权威与人民主体的关系。其四,共享。共享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而不能由某些利益集团所独享,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主义的共享,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要促进和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体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崇高理念。当前,面临着如何既能在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实现不同水平的共享发展,又能在共享发展之中使每一个阶层、每一个群体特别是低收入阶层有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并对党、国家、社会有回报之心、感恩之心的课题。其五,共处。共处的关键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处需要解决好“四个自信”的问题、独立自主的问题、全方位开放与全方位交流互鉴的问题、国际话语传播和国际形象营造的问题,核心就是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既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又可以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希望在中国,根基在中国。其标志,就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及以此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尤其要加强和重视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载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龙源期刊网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陈先达先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非常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证,最后的落脚点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前,在中国道路问题上有不同的争论,基本上是三种不同的道路:往西走,走西方的道路;往回走,回归儒学、回归传统;往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就是意识形态上的“西化”“儒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针对有人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脱离世界历史潮流,不是走的世界文明道路的问题,陈先生认为这里所谓的世界文明道路指的是西方的道路,有两个理论问题弄不好就是陷阱:一个是民主、自由、市场,彻底的民主化就是多党制,排斥共产党的领导;彻底的自由化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彻底的市场化就是私有化。抽象的谈自由、民权没有意义,不要抽象的争论,必须要看是什么样的自由、民主、市场。另一个是文化自信,陈先生认为文化自信不是文化决定论,不是文化决定一切,文化决定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民族和文化的关系很明显,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单纯的文化繁荣并不能表明国家的强大,中国历史上有些朝代就是如此,而国家、民族、文化是不可分的,文化不可能一枝独秀。因此,文化自信要反对西方中心论,西方文化并不是唯一的,中华民族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文化自信不仅指传统文化,也包括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要增强中国道路的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他认为民族性就是指中国性、特殊性,民族性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根本,但是强调民族性也不能忽视一般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就是世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只局限于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中国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国特色,牢牢打上中国印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是由中国国情综合因素决定;同时,中国又包含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包含着世界文明的结晶。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特色、中国性和民族性,而应该走向和推广于世界,实现国际化。不能只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限定到中国、限定到民族,而应该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政治经济学走向世界。他认为杭州G20是中国参与世界治理的良好开端,推进世界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中国是重要的参与者,要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王怀超教授指出,中共十八大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种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地位更加突出,实际上已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出新的概括,形成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有了新认识,把坚持人民主体、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改革的新理念;把依法治国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逐步深化。龙源期刊网三、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和科学的理论指引,体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新建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观,秉承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总结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强调变革发展和普遍联系的观点,又体现了唯物史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还体现了群众史观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观点。具体来说,五大发展理念的突出特点和“新”之所在体现为:其一,凸显了战略意识。五大发展理念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的具体体现,揭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的实现路径,是通向全面推进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行动理念,也是实现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等重大战略举措的行动指引和价值导向。其二,凸显了破题意识。五大发展理念是在当代中国取得巨大成就又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有助于解决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和平发展、从严治党、改善环境、消灭贫困、解决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难题。其三,凸显了整体意识。社会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综合的发展理念。其四,凸显了底线意识。五大发展理念各有侧重,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主张发展。人类社会的生存底线无疑是要发展,问题在于如何发展。而五大发展理念则体现了坚守发展底线、生态底线、公正底线的精神。其五,凸显了公正意识。共享发展是新发展观的创新亮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代尧教授认为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问题导向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2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