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12章:20世纪90年代文学(上)
第十二章20世纪90年代文学(上)【教学目的、要求】:了解20世纪90年代社会环境与文学思潮,掌握诗歌、散文发展状况。【教学重点、难点】:社会转型、市场化语境、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诗歌、散文发展脉络。【课时】:3学时【教学内容】:一.社会环境与文学思潮(一)市场化、商业化社会语境与文学转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开始了市场化、商业化转型,这种社会转型导致了文学转型。文学在前一时期(80年代)那种引领时代潮流的风光不再,其神圣、崇高的精神内涵开始被消解,作品本身成为一种商品。借助电视、网络、报纸等强势传媒日益勃兴的大众文化以其世俗性、娱乐性、消闲性渐渐侵蚀着文学,文学在雅与俗、审美与娱乐、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注、坚守自身品格与适应市场法则之间徘徊,从中寻找生存的契合点。由于大众文化娱乐的兴起、生活节奏的加快、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的放松,文学开始由中心退居边缘,面临着市场法则的侵袭和大众传媒的冲击、震荡。在这个过程中,作家身份、作品生产与传播、作家作品的评价都发生着显著变化,文学体制进行着自身的调适、裂变以求适应市场环境,市场化、商业化与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的游戏法则对文学施加巨大影响。文学创作与批评追求刺激性、冲击力、时效性、新奇性,借此制造轰动效应,以求摆脱被冷落的处境①。在经济利益刺激下,作家在寻求自我意志与经济效益的最佳契合点,甚至被市场法则所左右。文学被迫退守边缘,遭遇冷落,而文坛又频频制造热点、焦点以吸引人们关注②,在表面的热闹和繁荣的背后却是文学的无奈和悲壮。文学在摆脱了“政治权力”操控之后又落入“市场”的巨手之中,受其支配。当然,社会转型也带来文学的“多元并存,众声喧哗”的局面:雅与俗,严肃与游戏,创新与持守,正统与先锋,纸质文学与网络文学,主旋律格调、精英意识与大众趣味,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任何一种观念、流派、形态都只是一种相对存在,文学的丰富性、可能性、自由度得到强化。(二)“人文精神论争”与思想文化界、文学界分化的加剧:知识分子、作家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被迅速边缘化,丧失了前一时期(80年代)那种登高一呼应着云集的时代号召力。面对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状态,知识分子、作家的价值立场发生分化,有些人继续坚守知识分子的启蒙性、批判性立场,与社会世俗对抗,有些人高喊“躲避崇高”、主动融入世俗化浪潮,有些人退守书斋从事相对纯粹、专业的学术研究。这种分化在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论争”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这场论争又进一步加剧分化。1993年初王蒙发表《躲避崇高》一文,对王朔小说亵渎神圣崇高给予肯定。6月,《上海文学》①如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池莉的小说《有了快感你就喊》,葛红兵的论文《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为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写一份悼词》,且不说这些作品与论文内容如何,单看其题目就极具有刺激性,很容易引起轰动效应。②如:对王朔及其小说的争议,女性作家的“私人写作”,《废都》、《白鹿原》的出版,对王小波的评价,“现实主义冲击波”,《马桥词典》事件,等等。第6期发表王晓明等人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该文指出文学的危机暴露了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危机;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失范和道德沦丧的世俗化浪潮中,人们失去了对精神生活的兴趣。《读书》、《钟山》、《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华读书报》、《作家报》、《探索与争鸣》、《文艺争鸣》等报刊都刊发了有关文章和讨论,学术界以不同的话语方式表达了对当下人文精神的失落和理想的缺席的批评与担忧。除了“人文精神论争”之外,在整个90年代针对现代化浪潮中涌现出的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思想文化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①,激进与保守、民族立场与世界视野、“自由派”与“新左派”等,标志着知识分子的立场分化进一步加剧。(三)“弘扬传统”、“反思现代”与“现代性”话语的对抗与混合:针对现代化纵深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精神滑坡、道德失范、信仰缺失、社会不公等问题,一些学者渴望通过弘扬传统文化重建精神信仰;与此同时,面对不可阻挡的全球化浪潮和西方强势话语的凌厉攻势,官方也需要在思想文化层面重建民族自信与身份认同。这两种力量的合谋,再加上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传统文化热”、“国学热”成为时尚,与前一时期(80年代)的“新启蒙”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语境下,西方后现代思想理论又源源不断涌入中国。少有人对后现代理论做学理性研究,而是由对后现代文艺作品、思想理论的译介,把后现代理论视为阐释中国思想文化景观的工具,试图对先锋实验性和世俗商业性文化现象与作品进行后现代阐释。后现代理论成为一些人反思现代性的有力武器。面对对现代性的质疑与挑战,坚持现代性启蒙的知识分子虽然退守边缘,但他们还是具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声音。(四)20世纪90年代文学概观:文学潮流的淡化。虽然出现五花八门的潮流命名,但由于概念阐释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差异,作家对潮流推进失去热情,市场选择对文学秩序的打破,人们对文学潮流发展史观的质疑,潮流的淡化成为必然。长篇小说和散文的表面繁荣,诗歌、戏剧的相对沉寂。几乎每个活跃的作家都相继献出长篇创作,不乏厚重之作。“散文热”是个不争的事实,“学者散文”或者叫“文化散文”的勃兴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而诗歌、戏剧则显得相对逊色。先锋探索作为创作潮流逐渐式微。先锋本身的“先导”与“异端”性质注定其在一个世俗化时代的的悲剧命运,不过先锋蕴含的创新精神和某些艺术因素却延续下来,从后来的创作中还可以时不时发现一些先锋的影子。创作的世俗化立场与批判、反思立场的并峙。有人躲避崇高融入世俗,倾心描绘高度发达的都市里人的欲望化生存,有人高扬理想主义与世俗相对抗,这是这是知识分子立场分化在文学领域的体现。女性写作的勃兴。女作家以群体阵容出现,且具有明显的女性意识,20世纪90年代被认为是“女作家有意识、非常自觉地坚持性别立场,自觉地表现和挖掘女性经验,大胆地表达女性意识”②的时期。二.20世纪90年代诗歌(一)牛汉、郑敏:老诗人的落日辉煌牛汉、郑敏是90年代老诗人创作的优秀代表,谢冕认为“郑敏与牛汉是当今创作力量最为旺盛①参阅本期《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评论》、《读书》、《天涯》、《中流》等刊物上的相关文章。②温儒敏、赵祖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92页。的代表性诗人”①。80年代中后期以来,牛汉写出《夜》、《一只跋涉的雄鹰》、《梦游》、《空旷在远方》、《三危山下一片梦境》、《发生在胸腔内的奇迹》等优秀诗作。代表篇章《梦游》中的“梦游人”隐喻诗人一生坎坷与对社会、历史的反思,而“梦游”的表现形式呈现出象征主义诗歌意蕴。牛汉一直对粗砾、豪放、带有创伤性的情感有着特殊喜好,呈现出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郑敏是一位具有学者气质的诗人,经常在诗歌抒情中注入哲理思辨成分。90年代后代表作有《诗人之死》、《诗的交响》等,尤其是前者为他赢得声誉。《诗人之死》为悼念诗人唐祈而作,在个体死亡的背后隐藏着对生死的哲性探讨。除了诗歌创作外,郑敏还发表了《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的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等论文以及《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论文集,表达了她的诗学探索。(二)“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在90年代诗歌中,“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称谓与群体划分不仅仅指向诗歌美学趣味的差别,还是一场权力话语之争。1993年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为这场论争埋下伏笔。1998年代表“知识分子写作”倾向的《岁月的遗照》出版,1999年代表“民间写作立场”的《1998中国新诗年鉴》出版,把两大派别的矛盾公开化。如何认识、评价80年代朦胧诗之后的新诗潮,如何“重绘”朦胧诗之后的“诗歌地图”,谁是诗坛的“正统”与“主导”,是两大派别争论的焦点。西川的诗在思想上总是闪耀着智性之光,在形式上追求均衡与完美。《一个人老了》以寥寥几笔写尽人的一生,以形而上的理性思考使诗歌直达人生本质。除此之外还有《虚构的家谱》、《停电》、《写在三十岁》、《致敬》等。王家新的《帕斯捷尔纳克》出于共同的命运体认写出苏联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对信仰的执着、对苦难的超越。《埃兹拉·庞得》、《词语》、《临海的房子》也是写于90年代的有名诗作。三.20世纪90年代散文(一)抒情、艺术散文:在20世纪80-90年代,“抒情散文”、“艺术散文”、“美文”等概念的提出显示出一种对“散文”做出某种“规范”的努力:从文体上说是为了与叙事性的报告文学、议论性的杂文相区别,提倡语言篇章方面的“美文”品质;从内容上说是要强调散文主要表现作家自我的心灵与性情。这些概念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但从中可以看出一批作家散文创作的艺术取向。周涛早期主要写诗,曾是“新边塞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转入散文写作。作品以描述西部边陲的自然人文景观、抒发此地情思为主要内容,语句密集,情感充沛。往往借对博大而广漠的边疆自然山水的描述,赞美勇猛、强健、充满阳刚之气的野性生命力。他的长篇散文《游牧长城》、《蠕动的屋脊》、《伊犁秋天札记》等,由一些松散的短章构成,但统一在奇诡的想象和流泻的情感之中,往往融议论、抒情和叙事于一体,思路开阔,笔触自由。王英琦、唐敏是女作家中创作比较突出的两位。王英琦散文创作的不同阶段,都以自己对生活体验感受为创作的基本素材。她的成名作《有一个小镇》写一个民风淳朴小镇上人与事的记忆,抒发对“文革”那个特殊年代的人间温情的感慨。唐敏较有影响的作品是《女孩子的花》,写即将成为母亲的女人害怕自己的孩子是女性而受到更多的伤害,用水仙花来占卜孩子的性别,温婉而细腻地传达出对生为女性的复杂感受。在90年代的“散文热”中,许多女作家的散文都被结集出版。在市场消费影响下,女作家散文创作在情感表达、题材选择以及作品风格上都有被简化和同一化的倾向。小说家和诗人也写散文。张洁的散文《挖荠菜》、《拣麦穗》、《盯梢》等,透过一个名叫“大雁”①谢冕:《20世纪中国新诗:1949-1978》,《诗探索》1995年第1期。的小姑娘的眼光回忆童年往事,充满对失落的爱、纯洁、温情的感伤怀念。贾平凹在散文领域也很有建树,早期的《月迹》、《一棵桃树》等,书写儿童眼睛中的美丽而单纯的世界,注重诗意境界的酝酿。80年代中期,在《商州初寻》、《商州又录》等作品中,转向写风土人情,展示商州、静虚村等陕南乡村的自然、文化风景以及生活情态。其后又潜心建构一种“闲适”风格描述当代世态人情。贾平凹散文在思想意蕴、文化趣味、语言表达上,都倾向从禅宗、道家取法,追求“虚”、“静”的境界与简洁古朴文风互为表里。此外还有汪曾祺《蒲桥集》,张承志《绿风土》、《荒芜英雄路》,史铁生《我与地坛》,韩少功《夜行者梦语》,张炜《融入野地》,王安忆《漂泊的语言》等。王安忆认为散文是小说家“放下虚构的武器”之后的“创作者对自身的记实”①,张炜也认为散文“可以直抒胸臆”②,都是将散文看成是比小说有利于表达作家本人情感。因此,小说家散文或者表现了较强的抒情性,或者用以表达其理念和主张(如张承志、张炜的散文),并在语言篇章上较为着意。(二)学者散文与随笔:20世纪80-90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出现一种被称为“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的形态,这些散文的作者大都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一些融会学者的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的文章。“学者散文”的出现,显示出学者关注现实问题、参与文化交流的新趋向。张中行《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以及《流年碎影》等借古语“负暄”(一边晒太阳一边闲聊)做自己的书名,大体能概括他追求的写作风格:以“诗”与“史”的笔法传达一种闲散而又温暖的情趣,不仅对人与事的各种知识和掌故熟知,而且评点人事透出理趣和淡雅的品位。余秋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名声大噪、争议也最多的学者型散文家。《文化苦旅》自1992年问世至今一版再版,非常受读者欢迎。同时,对余秋雨其人其文的批评也时时出现。借山水、人文遗迹反
本文标题:第12章:20世纪90年代文学(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2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