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校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珍藏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阅读人数:227人页数:14页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2、高等教育民主化:3、人力资本理论:4、中世纪大学:是少数学者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5、柏林大学: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确立了高等教育以发展科学职能为原则,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6、《莫里尔法案》:赠地学院的建立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并使美国高等教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范例。1打破了高校的封闭体制,向工农子女、中产阶级子女打开大门,大学与社会之间建立了更加亲密的联系,高校为社会服务成为第三个职能。2、再学术性科目之外确立了应用科学研究及农业、工艺学科在大学中的地位,农学院、工程学院成为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向更加综合化、多元化发展。3、开创了联邦政府资助高等学校的先例,同时使州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制度化,推动了州立大学的发展。7、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一、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第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新新文化、新知识;第三,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8、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答、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表现为政治的性质、政治制度以及政治纲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包括四个基本方面: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9、阐述高等教育的政经和经济功能答、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反映了特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特征:1、对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只要是通过培养高层次的、素质良好的人力资源和开展知识创新,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为: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经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10、从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过程看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为社会服务三者的关系。答、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包括了:1、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2、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3、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职能。三者的关系:百度文库用户有奖调查1/141、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要以培养专门人才来发展,2、发展科学职能是现代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教学方法、经验、资料,为科学发展创造了疗好的物质基础。3、高校的重要职能和为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在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和丰富的物质基础后,能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1、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2、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3、高级培养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制定的,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4、德育:是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的对高校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5、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6、体育: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传授学生以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体育运动能力,并在体育活动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7、美育:是通过有关艺术课程和课外各种活动,或者是渗透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当中,以及利用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活动。8、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及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答: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包括: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培养目标/实施途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1999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9、教育目的的性质答、一方面具有主观性,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一种观念形态,属于抽象范畴。另一方面他是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0、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要点?答:马克思主义认为,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的体力和智力是构成劳动能力的两个对立统一要素,它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其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高2/14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马克思又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11、试析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答、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们相互独立、各有任务,又是辩证统一的。12、试析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答、1、教学工作:是实施德智体美诸育的基本途径,高等学校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技能、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想的形成;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心理健康以及正确的审美形成等方面的教育贯穿到教学活动当中。2、教学研究:是高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3、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全面教育的重要途径。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1、高等教育平等: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2、高等教育效率:内部效率是指某一教育系统用尽量减少浪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所培养学生的数量;外部效率是指一般教育同职业教育的关系,以及学校同就业机会的关系。3、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4、个人本位观: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个性和理性的发展,培养全面和谐的人。5、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目的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6、专才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个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7、大众教育:强调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的培养,关注人才的数量。8、英才教育:具有传统教育的特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和专家的培养。9、试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教育的价值观。这两派的观点在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域有何表现?答、1、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2、个人本位观: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个性和理性的发展,培养全面和谐的人。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一边倒”,应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时弊,在特定地区、特定条件下,做出动态调整。10、为什么说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选择?答、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必须走通才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路子。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和专才教育相结合。3、通才和专才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11、结合实际谈谈我国高等教育在向大众教育阶段化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实施中的对策。答、1、在可承受范围内适当加速发展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14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2、简述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答、1、相互对立:高教资源集中保证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受众有所选择、按社会需要分层培养。2、相互统一:效率以质量为核心是平等的内涵之一、平等保障效率的提高。第四章高等教育制度1、学制:是一个国家的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评价个人的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的一种标准。3、高校的招生制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在人才选拔中所拥有的权限,人才选拔的标准、形式和范围等。4、高校的收费制度:国家本着成本分担原则,由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承担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自主择业。5、高校教师的聘任制度:是指根据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6.高校教师的职务:是与教师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相对应的工作岗位。7、请简析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答、1、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大多数高校有个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教育部门负责,2、私立系统在逐步形成中。8、就我国学位制度中的一些列问题谈谈你自己的认识。答、1、基础学科和传统学科比例过大,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所占比重过小。2、研究生学位以学术性学位为主,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应用型学科学位显示不足。3、学位管理中评估制度不够健全,国家宏观调控未能发挥作用。9、我国高校实行并轨招生将面临哪些问题?从哪些角度加以解决?答、1、文理分科知识面狭窄——〉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3+x2、追求升学率——〉多渠道招生(定向、保送、委培、自费)10、你认为目前教师聘任制度中哪些问题比较突出?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第五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设置、组织结构间的隶属关系、相互的职责、职权的划分。2、集权型宏观管理体制:指高等教育有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通过一定的计划、法律、行政命令、拨款和监督等手段来直接调节高等教育的管理机制。3、分权型宏观管理体制:指高等教育的决策权主要在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决策、立法、财政拨款等职能的管理体制。4、结合型宏观管理体制: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管理体制。5、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运行机制:社会的广泛参与。4/146、高等学校办学体制:关于办学者的法律地位,办学者在办学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利、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管理制度体系。7、高校办学自主权:指高校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它在不受其他组织或个人非法干扰和阻碍的前提下,依法进行教育决策、教育组织的权利。8、高校领导体制:是指高等学校的举办者、办学者两者间的权利和职责关系,党委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校行政系统和学术系统之间的关系等一些基本关系范畴,它是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9、董事会制:指董事会由政府官员、企业首脑、社会名流等组成,它负责定制政策,审批设备购置、财政预算,选拔和委任校长等。10、一长制:校长作为高校行政领导的地位,校长受国家委托,在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11、高校后勤社会化:转变后勤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实行后勤服务部门的企业化、生产化、市场化、使之成为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12、请你简单的概括和分析一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几个模式。答、1、集权型宏观管理体制:指高等教育有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通过一定的计划、法律、行政命令、拨款和监督等手段来直接调节高等教育的管理机制。2、分权型宏观管理体制:指高等教育的决策权主要在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决策、立法、财政拨款等职能的管理体制。3、结合型宏观管理体制: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管理体制。13、如何理解我国现行“分级管理、省级统筹”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答、1、为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实行管理权的下方,扩大省级部门对当地高校的统筹
本文标题:《高校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珍藏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1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