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第四章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
1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目录第一节财税学院科研与创新训练计划一科研与创新训练诠释及意义二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现状三科研与创新训练的国外经验四科研与创新的途径五我校财政税务学院科研与创新模式探讨第二节我校科研创新的管理办法设计人:蔡秀云2008/4/122第一节财税学院科研与创新训练计划一、科研与创新训练诠释及意义(一)对于科研创新训练的释义科研与创新训练是专业素质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结合,它的诠释如下:一方面,本学科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和专业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方法是否得当,都可以通过其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能力的高下得以体现,因为后者是前者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强化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结果,必然会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并带着问题创造性地学习,注意自己在专业方面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因为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以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前提条件。总之,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是可以统率其整体专业素质得以提高的。科研与创新训练要求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协调配合,科研与创新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它至少要求: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推崇创新、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冲破传统观念和科学权威的理论体系、以创新为荣的思想观念;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再次,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勇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所应具备的渊博知识、广阔的视野和综合、交叉、开拓领域的能力以及掌握必要的再学习的方法,并能自由地从一个知识领域跳向另一知识领域;第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备献身科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的复杂工程,但只要我们找准立足点和突破口,它又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正是这样的立足点、突破口和有效载体。因为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上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正是一个素质优良的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起码要求。科研工作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一种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拟定新对策的创造性活动。而发现、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正是一个人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及奉献科学精神的全面展现过程。一个人如果没有对科学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就不可能敏锐地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更谈不上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就更无可论及;反过来,即使具备了献身精神和创新意识,但缺乏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能深入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只能是空有满腔热情,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正是这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对科研工作者的素质要求的一致性,使我们可以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工作落实到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上。(二)科研与创新训练意义1.科研与创新的意义综述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主渠道,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所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老师的指导帮助,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这种科技学术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群体,是指包括本专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内的整个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对象是科技学术活动,它是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高等教育领域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第一,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品质,活动的开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下,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本专业本学科或自己感兴趣的科技知识点进行钻研,是大学生巩固、深化专业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学习自由的重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以及自己的科研思路、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研究、发现和创造领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特别是对于培养拔尖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创新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课内课外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科技创新活动仅仅依赖于电光火石一般的灵感或冥思苦想是不会有真正生命力的。只有收集了丰富的资料,研究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才能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才能步入创造的天地。在这个创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困难,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树立起必胜的信念,用严谨的科技创新作风和认真钻研的科技创新态度去迎接困难、迎接挑战。高等学校自由、民主、浓郁的学术气氛必将对大学生起着感染、熏陶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可以学到如何与具有不同学科、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合作,如何正确领会教师和其他科技活动人员的意图,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人际交流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完成他们的研究工作。4第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学习型”人才的培养.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越来越快,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文本知识,以便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不断掌握新的科学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使得广大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知识,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开展创新、促进学习,有利于培养适应未来竞争需要的“学习型”人才,推动和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优良校风的形成。大学生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有一种迫切希望了解专业、接触专业、掌握专业的愿望,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多接受指导、多锻炼,一边学习一边动手实践。而大学校园里科技活动的开展,无疑给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学识空间和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他们十分乐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所选定的领域里作更进一步的探索。而一旦大学生的兴趣集中到科技学术活动中来,就会给优良校风的形成提供积极的正效应。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校风又有利于营造大学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大学教育的本质是探索知识、追求真理。亚里士多德就曾经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因此,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本质上是创造主体的一种精神活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发挥,都需要良好的精神生态环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可以改善校园文化的结构,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体现大学的学府气息,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和学术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可以改善校园的生活和人文环境,营造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竞争的文化环境。因此,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把大学塑造成创新者的精神乐园。第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民族强盛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迎接知识经济的需要。知识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与消费之上的一种新型经济,是以知识为资本的经济。知识的更新速度快、陈旧周期短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第一主体,知识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创新人才是潜力无限的生产力,是最大的市场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成为国家强盛、民族富强的首要战略。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5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就成为世界各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中取胜的根本。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以法律形式赋予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高校是这一艰巨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和承担者,也就是要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从而使其具备必要的和急需的社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知识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为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首先,知识经济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要求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年轻大学生担负起这一历史责任;其次,知识经济的资源特征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资源优势,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是财富增长中最具决定意义的要素,大学生应该具有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观念和能力,即成为“知本家”;再次,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企业规模的中小型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空间;另外,因特网的普及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信息优势。大学(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营造了积极活跃的科技创新氛围,培养和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使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学会学习,培养和锻炼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第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当代中国现代化是指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为了适应和利用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通过社会各领域的学习、借鉴和创新,加速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我们既要完成西方国家早已实现的现代化任务,又面临后现代化的挑战。第二,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体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实质上是发展的问题。中国政府把发展经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经济要发展,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当代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生力军,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担负起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历史责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而对于肩负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讲,只有培养高度的科技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大胆创新,才能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二)关于高校科研创新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1.意义综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江泽民同志说:“创6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该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国家创新体系是层次结构合理,体制、机制更新,适应时代发展规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创新系统,是由国立研究机构、地方研究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和民间科技中介机构等组成的有序结构,分别发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等功能的组织和制度网络,其活动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其中,政府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是这一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可分为:科学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大学,作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将得到凸现,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科技产业开发于一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大学的整个科技创新工作中是最富创造潜力和活力的群体,缺少大学生参与的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将是不完整的。1998年10月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提出:鼓励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应成为高
本文标题:第四章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