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落第自勉联3《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以婚姻爱情、批判科举、揭露黑暗现实为题材,讽刺现实,寄托孤愤。《聊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前朝的故事或用幻化的鬼狐花妖事,来揭露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批露的锋芒直指当朝最高统治者——天子。4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5一、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思考:1、贯串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根据这一线索概括每一情节的内容。促织1、序幕:交代故事背景朝廷岁征促织2、开端:3、发展:4、高潮:5、结局:6、尾声:评议促织成名被摊派交纳促织搜觅促织神卜促织图索促织捕毙促织魂化促织试斗促织缴供促织6(一)7•(1)昂其直•(2)两股间脓血流离•(3)而高其直•(4)手裁举•(5)虫跃去尺有咫•(6)翼日进宰•(7)牛羊蹄躈各千计•通“值”•通“淋漓”•通“值”•通“才”•通“又”•通“翌”明日、第二天•通“噭”8(二)9•名词活用作状语(1)岁征民间(2)得佳者笼养之(3)早出暮归(4)取儿藁葬•(5)日与子弟角•(6)力叮不释(7)民日贴妇卖儿•每年•用笼子•在早上、在晚上•用草席(裹)•每天•用力•每天•10名词活用作动词(1)试使斗而才(2)旬余,杖至百(3)大喜,笼归(4)上于盆而养之(5)儿涕而去(6)自名“蟹壳青”•有才能•用杖打•用笼子装•装、放置•流着泪•命名11名词活用作动词(7)细疏其能(8)故天子一跬步(9)裘马扬扬(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12)仙及鸡犬•陈述走半步一步•穿着皮衣,骑着马•受穷变富•成仙12使动用法(1)昂其直(2)辄倾数家之产(3)而高其直使…高,抬高使…倾尽/竭尽使…高,抬高13意动用法(1)成然之(2)成以其小,劣之(3)益奇之认为…是对的认为…劣/差认为…奇特14词类活用(其它)薄产累尽近抚之蟹白栗黄成述其异啼告母形作动,赔尽形作动,靠近形作名,白肉黄粉形作名,奇特的本领动词作状语15(三)16•(1)判断句•此物故非西产•(2)状语后置句•掭以尖草•(3)定语后置句•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4)被动句•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5)省略句•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又试之鸡17在成名的心中,蟋蟀重要还是儿子重要?为什么?18体会蟋蟀是怎样控制成名的悲喜情感的。细读课文,点击心理。(阅读课文第文章4、5段,找出体现成名心理活动的单音词依次填入空格处,由此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成名听说儿子误毙蟋蟀则(),得子尸于井则转而为(),见儿子气息然则转为(),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而为(),忽而闻门外虫鸣则既()且(),忽见蟋蟀短小则认为它();视之,意似良,则又转为()。将献公堂,不知能否合官老爷意,心中又()。怒悲喜愁惊喜劣喜恐19根据“斗促织”(6-7自然段),抓住成名的感情变化。惭—喜—骇—失色—惊喜假如我们身临其境地观看了这场比赛,而且知道小虫就是九岁孩童魂魄所化,你会有怎样的情感和想法?20试拟一个简要的提纲写出“虫”是如何左右成名的命运的。无虫而悲复得虫而喜得虫而喜失虫而怒(悲)因虫而富21一只小小的促织,竟使成名一家为之悲与喜,为之生与死,为之贱与贵。文章的构思是不是太夸张、太虚幻了?因而会减弱文章的讽刺效果。22主题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的针芒直指天子。23艺术鉴赏1.曲折跌宕的情节。2.细腻传神的心理描写。3.动词的运用。(第6、7段)怒”“奔”“跃”“张”“伸”“龁”等词,把斗虫过程中促织的神态和动作写得细腻逼真,惟妙惟肖。4.衬托。如巧妙地借用景物衬托,以“茅舍无烟”(正衬)、“东曦既驾”(反衬)来表现成名夫妇“不复聊赖”的精神状态。5.对比。6.讽刺手法。7、浪漫主义色彩。
本文标题:促织-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2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