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与产品市场竞争的实证研究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与产品市场竞争的实证研究姓名:段晔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沈维涛20080401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与产品市场竞争的实证研究作者:段晔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杜姗姗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2007股利政策是公司在平衡内外部相关集团利益的基础上,对提取了各种公积金后的净利润进行分配的决策,是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自从1961年美国财务学家莫顿·米勒(MHMiller)和经济学家弗兰克·莫迪格里亚尼(FrancoModigliani)共同提出了“股利政策无关论”的观点以来,西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研究,但是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因此,现金股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进行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也是本文选择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内容的理论原因。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上市公司很少真正重视股利政策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制定股利政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在最近几年现金股利分配问题才开始得到中国学者的重视。中国上市公司也逐渐认识到,股利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利润分配的问题,它与股东财富、公司在市场上的形象甚至是公司的交易成本、代理成本等都有关系。但由于开展研究的时间较短,相关研究成果不多。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若干可能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制定产生影响的因素,建立假设,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制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较全面的研究。本文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体系结构进行简单介绍。第二部分是文本的主体,包括本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本部分首先对西方股利政策理论进行回顾,对中西方现金股利支付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进行了规范性描述和分析,其次,针对问题提出假设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单因素分析方法对现金股利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利用实证分析结果对其产生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本文的第三部分是对全文进行的总结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2.学位论文高舒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行业影响分析——基于沪深A股数据2008股利政策与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并列为上市公司的三大财务决策,但关于股利政策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股利政策被称为“股利之谜”。股利政策与股东利益密切相关,股利发放与否、发放水平和发放形式会导致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影响到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因而股利政策在理财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作为上市公司核心财务政策之一,一直受到利益各方的密切关注。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就开始了对现金股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我国,证券市场在短短的十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资本主义国家近百年所走过的历程。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在立法、监管、规范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其中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就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在过去的三十多年,学术界对公司股利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人们发现在不同的国家,股利存在一些相同的范式,股本模式、投资机会、成长性、公司的监管制度和股权结构等都对股利政策产生影响。然而,现金股利支付模式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受到习惯、信念、监管、公众意见、感觉、总体经济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不同的公司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在现金股利分配上所存在的现象与问题,还得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联系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以及我国的政治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一、研究目的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推测,而这种推测来源于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这些因素会通过股价对公司价值发生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确定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行业是影响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股利政策与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机会都与公司所处的行业密切关联,公司的股利支付有可能随行业的不同有所不同。进一步说,股利政策理论在不同行业之间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或从属于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实践中是否具有指导意义,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因此在研究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需要关注行业之间股利分配的差异。纵观国内外的文献,关于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多,而专门针对行业因素的研究却很有限。国外大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股利分配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也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股利分配的行业间差异并不显著。从国内研究看,有些学者发现行业对股利支付有影响,也有一些学者发现行业对股利支付没有显著影响。国外的部分实证研究控制了一些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包括行业分类标准的科学性和一致性、股利分配的不同表征指标、统计检验方法的适当性等等。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基本上为研究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时,将行业作为其中一个因素加以考虑,均仅限于初步研究,在行业分类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样本的选择上都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来探索以下问题:1.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是否具有行业差异;2.如果有,那么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具有什么样的行业特征;3.行业差异的原因。二、重要内容在内容上,本文首先介绍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概念,回顾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简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现状和特点。再选取2005年至2007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现金股利进行行业分析,试图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各行业的现金股利政策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差异,行业因素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现金股利政策的变动。接下来选取两个特殊行业作比较分析,初步探讨影响现金股利政策行业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建议。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贡献。第二章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和简要评述。第三章股利政策基本理论。介绍西方主要的股利政策理论以及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内容。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现状。简单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特点。第五章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5-2007年现金股利分配相关指标值为样本数据,使用实证分析法对行业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对现金股利分配是否有影响。第六章特殊行业的现金股利政策分析。根据第四章的结论,从中选取较有代表性的两个行业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行业差异的原因。第七章结论与建议。总结本文研究的结论和局限性,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分为两步。首先检验样本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是否具有显著的行业间差异(Ho:支付率没有显著差异)。如果拒绝原假设,再进行行业间两两比较,以考察是否由于个别行业的异常值而导致了检验结果的显著。本文使用Kuskal-WaillisH非参数检验方法来检验不同行业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是否具有显著差异,因为它不要求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相等的前提条件;在进行行业间两两比较时,本文采用LSD检验方法。为研究行业因素对公司间股利政策差异的解释力度,再以行业门类为虚拟变量,对样本公司2005年至2007年现金股利支付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以进一步考察行业因素的解释力是否显著,以及多大比例的支付率差异可以由行业因素进行解释。三、研究贡献1.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确实存在显著的行业问差异;2.选取两个特殊行业为代表,初步探究了引起行业差异的原因。通过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我国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具有显著差异,且这种差异不是由于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引起的,而是行业间普遍存在的。根据Kuskal—WallisH检验的结果,样本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是有显著的行业间差异的;而通过LSD检验的两两比较的结果证明,这种差异并不是由于个别行业异常值引起的,而是行业间普遍存在的。其可能原因是,从属于不同行业的公司由于其行业特性,具有不同的企业特征,财务比率有差异,进而导致现金股利政策的不同。2.行业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之一,但这种影响程度不大,大约2.5%的现金股利政策的变动可由公司所处的行业门类不同来解释。通过对行业差异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除金融业外,行业对现金股利支付率的解释力是显著的。但模型拟合度不高,可能是由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模型存在非线性。说明行业因素仅能解释现金股利政策变化的2.5%,现金股利政策除受行业因素影响外,还受其他多因素影响。3.在各行业门类和大类中,水电煤气供应业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最高,信息技术业最低。其原因可能是公用事业类企业由于其稳定性、低风险性,具有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率,而高科技企业由于其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现金股利支付率较低。4.各行业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差异是由其企业特征决定的,其中最显著因素有:总资产报酬率、上年度现金股利支付率、资本积累率。这里是根据分析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部分主要财务指标得出的结论,以期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定提出一点参考和建议,样本选取也有限,不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3.会议论文谢军股利政策、公司成长性和资源配置:基于大股东掏空的视角2007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横截面数据为观察值,从大股东掏空的视角实证分析了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作者的经验研究发现:公司成长性、第一大股东持股和公司组织特征对现金股利支付率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公司成长性对现金股利支付率具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对现金股利支付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值逐年递减)。文章进一步观察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的增加,公司成长性对现金股利支付率的逆向影响也随之增强;或者说,第一大股东持股变化会对现金股利支付率与公司成长性之间的关联度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大股东存在掏空的动机,第一大股东仍有优化现金股利政策和公司资源配置的积极功能。4.学位论文李名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2007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股利分配逐渐成为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以股利形式支付给股东的盈余与留在企业的保留盈余,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平衡企业内外部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成为股份公司无法回避的问题。股利分配对于上市公司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延续,是其理财行为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可以树立起良好的公司形象,而且能激发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赢得投资者的支持,从而可以为公司营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氛围。因此,选择恰当的股利政策对公司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对股利政策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已历经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金股利的分配比较规范。相比之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规范性较差,如较大比例的上市公司存在不分配的现象,股利支付水平不高,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等。05年以来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成为管理层努力的两大方向。随着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增多,股利政策的影响不仅局限在企业内部,它关系到管理层、股东、债权人等各方面利益的分享,与公司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也将对股市的稳定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国上市公司迫切需要科学、系统、实用的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规范上司公司的股利分配,以便克服当前的股利政策制定严重依赖于公司管理当局的经验性行为的弊端。本文在对现金股利政策理论和中西方现金股利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我国全部民营上市公司为例,通过对1998到200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数据统计,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特点,并进一步剖析了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为了进一步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到民营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本文以2003年至2005年所有分配现金股利的民营上市为样本,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影响
本文标题: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与产品市场竞争的实证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