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之九——察传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对此书十分看重,他自己认为这部号称《吕氏春秋》的书是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他在相当全书总序的《序意篇》中就这样写道:“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为了精益求精,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宣传该书的办法,他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首都咸阳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消息传开后,人们蜂拥前去,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当然,这不一定就证明《吕氏春秋》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的权势,没有人愿意出头罢了。不过,这样一搞,其轰动效应却是巨大的,《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的大名远播东方诸国。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①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jué](),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审察大母猴译文: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多次名作动,指犯错误…的原因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闻管子[名夷吾,春秋时代大政治家]于鲍叔[鲍叔牙],楚庄[楚庄王侣,春秋“五霸”之一]闻孙叔敖于沈尹筮[楚国大夫,名筮,沈,邑名,尹,官名],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吴王夫差]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pǐ][吴国的太宰伯嚭],智伯闻赵襄子[二人都是春秋时晋国大夫]于张武[智伯的家臣],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审察称霸译文: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③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kuí]一足[一只脚],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相传为舜时的乐正]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八方的风,又叫八卦之风。这里指阴阳之气]。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应为:“故唯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仔细考虑研究真实,不虚伪传播教化推举草野,指民间定协调调和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精华关键使……安定足够译文: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像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足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脚’。”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派一人住在外面,专管打水]。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城邑及附近的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状后],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记载历史的书]者曰:“晋师三豕[shǐ]()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灌注从井中打水等到使……闻使用的人力到……去猪过黄河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城邑里的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现在家里有了井,无需转派一人住在外面打水,等于多得到一人使用,并不是在井中挖到一个人。”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④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言辞好像正确界,界线以何,宾前循着指审察译文:言辞有很多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辨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悟写作课堂训练一、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义乐正夔[kuí]一足,信乎(《察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察传》)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察传》)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察传》)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察传》)夔能和之,以平天下(《察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察传》)古义:真实;今义:相信古义:城邑及附近的人;今义:同一个国度的人名作动,犯错误名作动,称霸形容词使动,使…雅正(和谐)形容词使动,使…和谐(安定)动词使动,使…听到二、判断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察传》)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察传》)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察传》)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pǐ](《察传》)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察传》)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察传》)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察传》)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察传》)判断句(翻译略,下同)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察传》)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察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察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察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察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察传》)非也,是己亥也(《察传》)此圣人之所慎也(《察传》)然则何以慎(《察传》)判断句判断句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判断句状语后置判断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再见吴王夫差,公元前495年即位,至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败,自杀。太宰嚭(pǐ):吴国的太宰伯嚭。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他贿赂太宰伯嚭,请求讲和,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谏,听信了伯嚭的话,后来勾践发愤图强,反而灭掉了吴国。智伯:名瑶。赵襄子:名无恤。都是春秋时晋国大夫。张武:智伯的家臣。张武先教智伯灭掉晋大夫范氏、中行氏,以后又教他向韩、赵、魏三家要求割地,韩、魏都答应了,只有赵襄子不肯。智伯便率领韩、魏攻打赵襄子,把赵襄子围在晋阳。后来赵襄子用张孟谈计,暗地联合韩、魏,灭了智伯。
本文标题: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之九——察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5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