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刘少杰意识形态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深层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我国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人们的经济条件还是生活水平,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是,在思想意识领域,很多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去思考,尤其是在意识形态上,我们面临着思想意识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挑战,怎样体现中国意识形态的现代化;保障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安全性,甚至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这些都是当前迫切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今天,我主要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个背景,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现在的意识形态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我们现在确实处在思想意识多元化的一个时代,要了解中国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分化的状况,我们就要首先对意识形态的形式、发展、变化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所以,我首先讲解一下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发展和变化。其次讲一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意识形态分化,以及中国当前意识形态分化的突出表现。我们首先来看意识形态的本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意识形态的本质,对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应该是比较清楚的。比如党校开设的一些课程――哲学、党史,这些都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都是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对意识形态有新的解读。因为意识形态也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来,社会制度的变化对意识形态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今天的意识形态,同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所理解的意识形态已经不一样了,我们应该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当前的意识形态,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还是非主流意识形态。那么,什么是意识形态呢?概括来讲,意识形态的核心问题就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是非判断的一种评价。它是人这个主体对事物现象给出的一种评价,比如原则和立场,它同一般性、客观性的认识相比是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包含了对事物评价的思想观念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是,哲学和传统的理论一般都把意识形态归结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思想观念。即,如果没有理论化,没有被系统化,这样的思想观念不是意识形态。也就是原来我们在传统的哲学、经济学、法学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这样的一种形式中所讲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简单。我们知道,意识形态的本质,就它的基本形式来看,哲学、传统的经济学,包括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美学,这些都是意识形态。基本上讲,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一些意识形态。那么,无论是哲学,还是社会经济学,还是文学艺术美学,它们有一个与政治学最根本的不同点就是它们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评价。所以,我们把人文社会科学称为系统化、理论化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但是,从意识形态的本质来看,并不像我们对意识形态所做出的界定这样简单。现实的意识形态,除了理论化、系统化的各种学科和各种理论以外,最复杂的、最丰富的就是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思潮。当前,社会思潮非常活跃,不只在北京,像在广州、深圳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其社会思潮也都是非常活跃的。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国当前社会意识形态分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下面,我们来探讨中国目前的社会思潮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社会思潮具有综合性,它不仅有理论,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联系在—起。无论是怎样复杂的社会思潮,我们总能对它进行一些比较明确的概括。复杂的、系统化的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蕴含着人民群众思想中的非系统性的意识形态。在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中,比如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些都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仅仅在这个层面上来讲意识形态,那么我们所讲的意识形态就是一种静态的、固化的意识形态。如果一种意识形态不能够在社会上传播,推动社会的进步,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僵化的学说。各种有效的意识形态,都是一种动态的、活跃的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意识形态,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还是非主流意识形态,都必须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同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一种综合。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到蕴含在人民群众思想观念中的这种非系统化的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中,在各个阶层中,人们所认同的各种价值原则、价值观念,都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意识形态问题。因此,我们研究意识形态,不能仅仅盯在已经系统化、理论化了的意识形态上,而更应该关注那些蕴含在人民群众思想观念中,体现在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行为习惯中的那些丰富的、活的意识形态。这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大家可能经常听到上层领导关于意识形态的一些指示或讲话。中央的领导,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怀着比较乐观的态度,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了一些基本的思路,但对于意识形态,我们究竟该怎么搞。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是世界一流的大国,我们的经济发展、国家实力,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重视,像日本等一些周边国家,甚至印度,都觉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它们构成了一定的挑战。那么,中华民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如何使自己不仅在经济上崛起、强盛,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也能保持稳定、健康、活跃,这是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历史问题。那么,我们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怎样去解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面临的各种挑战?这需要我们对广大百姓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所以,我们在研究意识形态问题时,不仅要关注那些已经理论化了的、系统化了的意识形态,更应该关注在人民群众中活跃的意识形态。下面我重点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的意识形态分化。我们必须对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意识到我们今天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有多么的重要,多么需要我们在党的理论工作和思想工作中,去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有效的操作。改革开放以来的意识形态分化,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事实。为什么这样讲呢?主要是因为四个层面:一是价值观念多元分化;二是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三是学术流派五彩缤纷;四是流行时尚千姿百态。我们先来讲价值观念多元分化的问题。价值观念多元分化,党的四中全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中已经明确提出这样一个事实,胡锦涛同志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到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各个阶层价值观念的多元分化问题。这与我们过去对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过去,我们只强调统一,不承认分化。但是,现在我们是在分化的前提下来讨论主流意识观念怎样去影响、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现在价值观念的分化非常复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东西是积极的,有些东西是消极的,有些东西是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前段时间,在北京、天津、沈阳、长沙等地流行“抱抱团”。新浪网登载,长沙的女大学生,差不多是二十六、七岁的样子,她们组成一个“抱抱团”。刚开始,长沙的这些女大学生只是在街头等待别人拥抱,后来在北京演化成了主动拥抱别人,这让很多人确实不太理解。这是什么新潮?是在挑战传统呢,还是在表达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北京的“抱抱团”,刚开始时是在王府井、西单拥抱别人,后来在春节期间,她们又到医院去拥抱艾滋病患者,这确实让人挺受感动,也确实让人很难理解。据她们自己说,“抱抱团”是为了给人间以温暖,让人间有更多的真情,向市场原则、利益原则进行挑战。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抱抱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形式是不是一种吻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形式,是否能够成为一种健康的思想、理念,引导一种健康的时尚趋势,这是值得研究的。当前,像这样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表达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的社会行为,应该说是层出不穷的,我们只要认真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大量这样的现象。尤其是像深圳这样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快、改革开放比较前沿的城市,这些现象更容易发生。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种现象包含其中的一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对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形式非常丰富。春节前,中央宣传部召开了一次关于党的理论工作建设的重要会议。李长春同志在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对当前的理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未来几年我们党的理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部署。李长春同志对当前意识形态的变化有一个概括:多样、多元、多变。我觉得李长春同志的概括是非常符合当前实际的。关于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我想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北京有新左派、新保守主义、新民主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多样性表明了什么呢?它表明我们国家的发展,表明我们国家人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呈现出一种空前活跃的状态。这不是坏事。过去,我们认为每出现一种新的社会思潮,都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进攻,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胡锦涛同志和李长春同志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出要正视这样的问题。应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它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时候,它的社会思潮都会处于非常活跃的时期。今天,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一种空前繁荣的状态。社会思潮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总的来说,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表现。各种社会思潮都有自己的立场,甚至它们相互之间还有一种否定的关系,比如说新民主主义和新左派,它们之间就是在相互对立、相互否定中不断展开的。社会思潮还处在一种多变的状态。这说明我们的民族在思考,我们的思想家、理论家很活跃。我们不能强求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相一致,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它们中积极的一面,应该用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去引导、淡化它们消极的方面。怎样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去和它们对话以形成一种共识,这是当前意识形态转化的一种方法。另一个社会现象就是学术流派五彩缤纷。现在的学术流派,确实到了—种难以描述的程度,搞哲学的、法学的、经济学的,无论是哪个学科的,都能分出无数多个学术流派。流派多是好事,它们之间会有争论,有争论,才有激发,才有创新。目前,“废话诗”已经流行一年多了,其中有一个代表人物是赵丽华。“废话诗”废话到什么程度呢?“一根黄瓜,又一根黄瓜,是两根黄瓜。”“我坚决/不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厕所的人。”这就是“废话诗”。“……一个是我侄子/正在吃饭/一个是我外甥/现在他们一起出去玩了。”这是诗吗?这个“废话诗”刚开始流行,是用一种用比较平淡,比较直白的话来表达一种深刻思想的诗,但现在却变成了一种彻头彻尾的废话,能表达什么意义、什么思想呢?诗歌,是用超越的情怀来表达一种理想的境界,给人以美感,但“废话诗”就是在说废话,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意。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我们都追求一种意境,都追求一种崇高,现在的“废话诗”不去追求意境,更谈不上什么崇高,这算一种什么诗啊!在我们的文学艺术界、思想理论界,都表现出各种思潮的混乱和分化。再一个社会现象是流行时尚千姿百态。时尚,应该称不上什么意识形态,但是时尚却能够表现出一种意识形态,特别是在今天,不断成熟,不断推出各种流行时尚,其中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意识形态问题。北京的北四环,有很多破产企业,很多年轻人在那儿进行“人体吊画”。这个东西,西方从前有过。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他们是在自恋还是在自残,好像都不是,最多也只能说是心理上的自残。他们让记者采访、拍照,然后再发布到网上。这些现象说明,现在出现的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但这些事情都体现出了一种意识形态,是对传统社会观念的一种挑战。这些事情能不能说是时尚呢?现在,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而且越来越花样翻新。比如,到了冬天,有些艺术场所,一些女孩穿的特别少,好像在夏天穿着暴露就不是时尚,在冬天才算是时尚。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理论上来说,它应当不是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是因为我们要面对那些活生生的价值观念,要面对那些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来观察意识形态,而不应该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来研究意识形态。既然意识形态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5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