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课时作业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时作业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A.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B.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过多D.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解析:患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水肿。若摄入蛋白质不足,血浆蛋白含量下降会导致组织水肿。若发生过敏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出现组织水肿。答案:C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解析:体内的调节有多种方式,而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A不正确;稳态的形成有些是局部体液的调节,不一定有多种器官和系统参与,C不准确;D选项所描述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是不正确的,下丘脑和垂体也是调节的中枢;人体内的稳态允许个别的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是恒定不变的。答案:B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B.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D.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解析: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下丘脑与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有关,与呼吸无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突触间隙中分解神经递质的酶就属于蛋白质。答案:A4.(2015·广州质检)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内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正常合成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红蛋白含量直接相关C.血红蛋白发生变性后其运输氧的能力不受影响D.出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解析:铁是血红蛋白合成所必需的,人体缺铁就不能正常合成血红蛋白,A正确;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会直接影响血浆渗透压,直接影响血浆渗透压的是血浆蛋白,B错误;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血红蛋白变性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影响其运输氧的能力,C错误;出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答案:A5.下列与人体稳态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神经调节来维持B.肾脏不是内分泌器官,其病变不会直接影响内环境的稳态C.缺水情况下,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升高,相应的细胞内液渗透压会降低D.下丘脑在稳态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它和血糖、水盐、体温的平衡调节都密切相关解析: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的维持依靠的是体液内的缓冲物质;肾脏是排泄器官,其病变会引起血浆成分的变化(如尿毒症),从而影响内环境稳态;内环境和细胞内液之间隔着细胞膜,水分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故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细胞内液中的水分会进入细胞外液,从而引起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相对升高。答案:D6.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1425.02.51.5103.36.016.0②1474.01.251.0114.07.51.0A.①属于血浆,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解析:首先根据①与②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可判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当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或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时,都会导致组织水肿,即组织液增多,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肝细胞产生的CO2到达血浆需穿过5层膜,10层磷脂分子层。答案:C7.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解析:①为淋巴管(盲管)中的淋巴,②是毛细血管(内有单行的红细胞)中的血浆,③是组织细胞间的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内环境只由①②③构成。血红蛋白不在血浆中,而是在红细胞中。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分布在内环境中,不进入细胞内液。答案:D8.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液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丙与乙之间的关系不存在B.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少量的蛋白质运回乙D.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解析:观察题图,根据所学的知识:淋巴中的物质只能来自组织液,而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汇入到血液循环中,故可以确定甲、乙和丙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是维持细胞生活环境保持正常渗透压的重要条件,如果这个平衡被破坏,则会引起组织水肿等病变,B正确。淋巴循环有三个作用:免疫、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水分交换、将组织液中的少量蛋白质运回血浆,C正确。细胞所必需的物质及代谢废物只有通过体液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交换才能正常地获得和排出,D正确。答案:A9.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浆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D.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解析:胰蛋白酶由消化腺分泌到消化道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血浆蛋白、淋巴因子、葡萄糖、胰岛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D10.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解析: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都可以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因此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A正确;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故B正确;血浆中含有多种物质如水分、血浆蛋白、无机盐等,其中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是决定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故C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但是在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下,血浆pH维持在7.35~7.45,不会出现显著下降,故D错误。答案:D11.人体血液的正常pH约为7.35~7.45,若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生改变就会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由于人体体液的缓冲系统中存在如下平衡:H++HCO-3H2CO3CO2+H2OH++PO3-4HPO2-4H++HPO2-4H2PO-4故能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正常生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右移,从而维持pH稳定B.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左移,从而维持pH稳定C.某病人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会导致c(H+)显然减少,pH显然增大,可能会引起碱中毒D.在人体进行呼吸活动时,如CO2进入血液,会使平衡向左移动,c(H+)增大,pH略减小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对内环境酸碱度的调节机理,中等题。正常机体可通过体内的缓冲物质使机体的pH相对稳定,不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答案:C12.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C.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解析:该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属于识记水平,试题中等难度。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唾液腺的分泌物不是内环境成分,产物不能直接进入内环境。血浆是细胞与内环境间的物质交换的中心媒介。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下面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下进行。(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共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解析:(1)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O2排出CO2,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2)组织细胞内CO2的浓度高于组织液中,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通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进入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5层生物膜。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组织细胞内CO2的浓度高于组织液中(3)降低碳酸氢钠(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5)514.(16分)(2015·海淀模拟)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血浆中的CO2主要来自________(生理过程)。(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________。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促进O2释放并扩散到_______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4)由于红细胞内________被消耗和______________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解析:(1)血浆中的CO2主要来自有氧呼吸。(2)据图可知,HCO-3来自碳酸的分解,所以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增加。再根据细胞内外HCO-3的浓度,可知其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H+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促进O2释放并扩散至血浆中,进而进入组织液。(4)据图可知,由于水分子的消耗和Cl-的进入,红细胞内渗透压升高。答案:(1)细胞的呼吸作用(或有氧呼吸、细胞呼吸)(2)增加协助扩散选择透过(3)空间结构组织液(或血液、内环境)(4)水分子Cl-
本文标题:课时作业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61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