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带一路专题分析A经济背景第一个阶段:推动阶段。“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开放格局。开放范围逐步由点到面覆盖全国。第二个阶段:拓展阶段。十四大提出“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十五大要求“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十六大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十七大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三个阶段:完善阶段。十八大指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欧美很难在近期完全走出经济危机困境,世界经济增速乏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以前是以“引进来”为主,今后估计会更倾向“走出去”。21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B概况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包含60多个沿线国家,覆盖人口44亿,占全球人口的63%;经济规模达2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3。而G20拥有全球2/3的人口,其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90%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以“共同开创亚洲发展的新未来”为题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亚洲合作政策,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2陆路为主: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由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罗马);使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海路: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关系,C内涵“一带一路”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是“五通三同”。“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三同”就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证。“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内建设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每个国家在相关问题上都可能有不同的政策,甚至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等各异,这就首先要通过沟通,达成相关项目的政策共识。在沟通中,既要利用好积极因素,又要设法化解消极因素,以便形成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求同存异,为项目建设开启政策绿灯。2.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优先领域。这里所说的设施指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指交通设施,还包括油气管道、输电网、跨境光缆建设等。但重点是交通设施建设。3.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各种贸易壁垒仍不便于扩大交往,因此,需要使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加强信息交换、海关、认证等方面的合作来拓宽贸易和投资。4.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上千亿甚至上万亿美元的资金,任何一国都无力承担这样的巨额费用,只能通过市场运作来筹集资金。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设立的丝路基金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国融资的作用。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各国民间资本进入,引导商业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各国可通过本币互换等方式来降低成本。5.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不言而喻,跨越各国的“世纪工程”若能获得沿线国家民众的广泛支持,将会顺利得多,反之,则寸步难行。所以,必须通过传承和弘扬古“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开展广泛的人文交流,加强媒体合作、旅游合作等多种方式,来增进彼此合作和理解,以共同推进“一带3一路”建设。“一带一路”东边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边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宗教不同、文化迥异,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只有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强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能携手打造“三同”——也就是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在“五通”的促进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互容,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那一天,不会很远。D原因为什么要推行“一带一路”战略?(1)“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2)该倡议深受历史启迪又有鲜明时代特色。古丝绸之路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与亚洲互联互通建设相辅相成,将为沿线国家增进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和密切民间往来及文化交流注入强大动力,具有巨大合作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4“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意义是什么?(1)“一带一路”有利于我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陆上:它突出了我国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着眼于推动西部地区的开放发展,拓展新的开放发展空间;它打破以往注重引进和出口的开放模式,强调与相关国家共同打造开放发展的经济带,以共同发展来拓展发展的空间,实现共同繁荣。海上:它强调开放、安全与共建,其所以冠以“21世纪”,就是要区别于以往的以追求霸权为宗旨的海权论,构建合作与共享的海洋新秩序;不走传统大国争霸、称霸的老路,而走开放、发展、合作与共赢的新的和平发展道路的体现。(2)“一带一路”也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红利。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一项仅仅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的战略,而是以中国的发展为契机,实现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战略,践行走新型大国和平、合作与发展承诺的战略。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实现中国发展的转型与升级,通过合作共建,让其他国家从中国的发展与合作中获得发展的新动力。(3)“一带一路”体现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秉承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我国有20多个邻国,形成广阔的周边地区。我国一向把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定为国家对外关系的重点和外交的优先目标。“一带一路”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打造新的共同发展的区域,构建利益共同体,带动周边国家的发展,改善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同时,通过推动周边国家的发展,也可以使我国的发展空间更大,有一个宽阔的经济带和区域作为共同利益的依托。E最新动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论坛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领导人圆桌峰会和高级别会议三部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并主持了领导人圆桌峰会。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出席。四大理念——和平合作。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开放包容。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互学互鉴。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互利共赢。古丝绸之路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F怎么办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5(1)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3)“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参与,同时发挥好政府作用。(4)要以创新思维办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发起并同一些国家合作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要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合作。设立丝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国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四大板块学科分析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让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经济常识1、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3、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4、有利于优势互补,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背景材料】合作重点: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合作机制:世界经济融合加速发展,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合作蓬勃发展。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广泛开展文化交流、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俄罗斯“高考”的外语考核科目,从今年秋季开始将增加汉语;北京人想买一台路虎越野车,从下订单到整车搭乘“中欧班列”自德国纽伦堡发车,再到开上北京街头,只要25天;哈萨克斯坦“小帅哥”歌手迪玛希参加中国选秀节目入围总决赛,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同步支撑材料的知识:6直播,中哈两国的亿万粉丝一起用微信和微博为他投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3年多来,类似的新场景层出不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如何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民心相通”?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才能让不同文明交相辉映、春色满园,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2..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4)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既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和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文化生活”方面,“一带一路”又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的同时,也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引入了中国。支撑材料的知识:7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2、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7、我国政府积极履行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用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一带一路”的政治学依据。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所以能够合作,就是因为国家之间有共同的利益。(1)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在坚定维护我国利益的同时,又要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有利于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
本文标题:一带一路专题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7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