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概述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概述内容提要:在人类刚刚跨人21世纪之际,世界局势千变万化,动荡不安。正确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展望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对于我们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19世纪40年代(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实践,从低谷中重新奋起再次显示出强大的活力这样四个发展时期。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繁荣发展现状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生产和市场的相互需求下,18世纪欧洲掀起了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欧洲主要国家的产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1]。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2)社会阶级基础资产阶级越是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就越是从其他阶级中得到补充。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19世纪30~40年代在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先后发展成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这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显示了自己的伟大实力,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它表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昂首阔步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辟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纪元。[2](3)、理论前提“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论据。产生于17世纪下半叶而完成于19世纪初叶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为剩余价值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有益材料。19世纪三大空想家的思想则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3]科学社会主义主便要是在这些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也吸收了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领域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成果。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新的理论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马克思恩格斯参加第二次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为大会起草了共同纲领《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它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4]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繁荣1、十月革命的胜利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由于俄国的农奴制残余和沙皇制度,俄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的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沙俄政府力图通过野蛮的剥削和掠夺弥补其财政的不足,俄国广大劳动群众和少数民族受到极其严重的压榨。同时也不断向外国借债,每年交付高额的利息。俄国帝国主义把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民族的,以及外国资本的种种压迫剥削集中在一起,成为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1917年2月,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在经历短暂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后,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苏联模式的形成2.1列宁的社会主义探索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2.2苏联模式的形成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步确立了在苏联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在斯大林领导下,从1928年10月至1936年底,苏联完成了前两个五年计划。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1936年12月,苏联制定和颁布了新宪法,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用法律形式规定了下来,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945年,南斯拉夫从纳粹德国手中获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铁托任主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实行了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开始社会主义建设。1944年,在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倡议下成立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会议。1944年11月29日,阿全境解放。1945年12月,全国第一次普选举行,劳动党获得执政地位。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民主德国在苏联的扶持下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2.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于1949年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年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通过采取赎买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在广大农村通过渐进方式实现合作化,最终于1956年建立起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老挝、朝鲜、越南、蒙古等亚洲国家也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截止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上总共有15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从数量上达到了历史发展的最鼎盛时期。三、社会主义低潮和挫折1、苏联解体1988年夏,苏联的改革面临复杂形势。到了1990召开的苏共28次代表大会后,苏联的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进行组合,基本形成了以叶利钦等为首的“激进派”,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中间派“和以利加乔夫为首的”传统派的三种势力。在此背景下爆发的819事件,加速了苏联演变的步伐。具有93年党史,执政74年的苏共顷刻土崩瓦解,苏联走上解体之路。2、东欧巨变1989~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在短短一年多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6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紧随其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在南斯拉夫,先是南共联盟不复存在,原南斯拉夫联邦内的各邦都发生了剧变。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开始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3、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在苏东剧变后两年多的时间里,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由15个减少到5个;土地面积减少了70%;人口减少了32%;各国共产党的组织由原来的180个减少到130个;苏东地区9国重新分化组合成非社会主义的27国;亚非拉地区一些原来按苏联模式进行建设的民族独立国家,也都改旗易帜,实行私有制,多党制;一些共产党放弃了共产主义纲领而蜕化变质甚至解散”。[5]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大事,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转折点,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世界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科学社会主义现状与展望一、科学社会主义现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还处于低潮,而且会持续较长时间”[6],但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仅顶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一是中国、古巴、越南、朝鲜、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在苏东剧变后顶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马克思主义的重新传播成为当今世界国际政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在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正在重新集聚。四是亚洲非洲特别是拉美一些国家在饱尝新自由主义的苦果之后,左翼政府纷纷上台执政。二、科学社会主义未来展望人类社会从来都是在曲折中螺旋式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较为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仍处于艰辛的成长过程之中。正是从这个意义说,一个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还只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序幕。虽然实现社会主义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最终替代有一段十分艰辛而又较长远的路要走,但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开始走出低谷,并逐步走向复兴。我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充满必胜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参考文献[1]龚维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竞争》1985年05期[2]人民网党史百科无产阶级政党及工人运动[Z]2012[3]中国知网黄睿试析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来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4]《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5期总第143期,[5]吕健;刘萍《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第06期,[6]杨束芳《理论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现状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2007.4,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78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