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5.大唐风韵——唐诗的发展
大唐风韵——唐诗发展关于唐诗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自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唐诗的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宫廷的典丽之风对于六朝文风的空虚浮靡,唐初魏徴、李世民、虞世南等人曾以劲健之作进行了一定的反拨,但到贞观中后期,君臣渐渐好大喜功,而且认为政治之兴衰与作品之哀乐并无直接的关系,李世民甚至等前朝“亡国之音”在贞观盛世演奏必无悲感(吴兢《贞观政要·礼乐》)。这种观念,虽然对长期以来儒家过分强调文艺决定政治的传统观念有纠偏作用,但又使“梁陈宫掖之风”复萌于世。在贞观君臣的提倡下,宫廷诗风开始朝着典雅富丽和轻艳绮媚这两个方向发展。到高宗永徽、龙朔年间,富丽的辞藻、绮错的诗律和歌舞升平的气象开始融合,上官仪创作的绮错婉媚、富贵闲逸的“上官体”和许敬宗擅写的铺排丽藻、歌功颂德的“颂体诗”充斥着宫廷诗坛,影响朝野。唐代四鸞銜綬紋平脫鏡初唐四杰•“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出现,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这就使得诗歌从了无生气、无病呻吟的宫廷诗风中挣脱出来,转向广阔的社会,由纤弱变为壮大。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闻一多先生说:“正如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唐诗杂论·四杰》),他还说四杰的诗“放开了粗豪而圆润的嗓子”,有着“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他们诗文革新“背面有着厚积的力量支撑着”,“这力量,前人谓之‘气势’,其实就是感情。有真实感情,所以卢、骆的到来,能使人们麻痹了百年的心灵复活。”(《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总之四杰所代表的新的诗歌潮流,成为唐音的肇始。因为盛唐之音的重要特征,正是她浓烈、壮大、高扬的感情。陈子昂和张若虚•在初唐的后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陈子昂和张若虚。陈子昂主张诗应该有所寄托。《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写不遇的悲怆,但其中蕴含的是自信和抱负,情怀壮伟,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孤独感。《感遇》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向日晚,弱弱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芳草摇落,理想破灭。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喟与功业五成的慨叹!从艺术上讲,洗尽六朝铅华,质朴而清新!•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表面上写的是青春不永,韶华易逝,但谁又不在其中感受到哪新鲜的心境、勃发的生命力、对永恒自然美好的向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陈子昂和张若虚艺术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信息。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盛唐诗坛盛唐声音——山水田园•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过故人庄》写做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春晓》写春日那种明媚静美舒畅的感受。《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月影。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孟浩然的许多诗,都这样以极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这时和王维、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相近的还有常建、储光曦等人。•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生机。•后人谓王维为“诗佛”,他的诗为“禅诗”,但王维的禅诗并不冷漠,它在宁静中透显出一种清新的渴望,渴望心境的平和、生命的长存和精神的永恒。这种渴望不仅散发着青春浪漫的气息,更重要的是敢于尝试一切而无所顾忌的气概。这,恐怕也是盛唐风范的一个侧影。•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jì),都护在燕(yān)然。•《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盛唐声音——大漠牧歌•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塞立功。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昌龄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土,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侠气质。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盛唐声音——诗仙、诗圣•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他的诗想像瑰奇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干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盛唐声音——诗仙、诗圣•杜甫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都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舜”的抱负,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半个中国沦为丘墟。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写下了《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战争中的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战火中百姓的心态,在杜诗中都有极为生动的反映。他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往往感同身受,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转向写时事、写底层百姓的生活;写法上采取叙事和细节描写,在叙事和细节描写中抒情。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饮中八仙歌“饮中八仙”,是指秘书监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丞相李适之、少年英俊崔宗之、潇洒名士苏晋、诗仙李白、草圣张旭、布衣焦遂等盛唐时期八个豪士狂客,他们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集中体现了盛唐文士自由不羁的时代精神。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麯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张旭独具风格的“狂草”,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成就。颜真卿曾撰《张长史十二意笔法》一文,论述其书艺。唐文宗把张旭草书和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为唐代“三绝”。张旭草书中所追求的那种不拘一格、变幻莫测、笔墨淋漓酣畅的审美趣味,也自然渗透到他的诗歌创作中,他的诗歌显示出一种清新俊逸、洒脱飞动的独特美感。如《清溪泛舟》: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中唐革新——多元发展•唐代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韩愈、孟郊和他们周围的一些诗人,在盛唐诗歌那样高的成就面前,另寻新路。他们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在这—派的诗人里,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只活了27岁的天才诗人。在他的诗里,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想像怪奇而丰富,意象色彩斑斓,而且组合密集。在这个诗派里,他的诗有着特别鲜明的风格特征。•这时的另一个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主。他们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白都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于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生民疾苦的同情。白居易的50篇新乐府,有写得好的,如《卖炭翁》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要写得通俗易懂,趣味与韩、孟诗派正好相反。中唐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中唐前期:多元局面•韦应物、刘长卿擅长写山水诗,被认作是王孟一派的继续;•卢纶、李益擅于写边塞诗,是高岑一派的余绪;•元结、顾况注重反映现实人生,作诗主张复古,可以视为杜诗的初学者,是杜甫与白居易之间的桥梁。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该诗意境清旷,远景与近景,动态与静态,人与动物、情与景,相互衬托,浑然一体,构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白居易、元稹: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的一次光辉的显现,也充分体现了唐诗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离思五首》【其四】•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读《长恨歌》不厌其长,读《行宫》不觉其短。中唐后期:韩、孟诗派•韩、孟诗派:尚险尚怪,多联句之作。对探索新的诗风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
本文标题:5.大唐风韵——唐诗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9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