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公共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
1装订线1.材料:2004年开始出现的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已经从沿海地区蔓延到中部地区甚至劳动力输出省份,并且推动了普通劳动力工资的上涨:2004年以前,珠三角地区的民工工资10年间仅涨了60元,而2005年一年就涨了100元。2010年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上海、天津、山西、山东等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用工企业更是带头提高工资,加之今年出现的“民工荒”,企业工资的提高幅度已超过以往水平。对此,众多学者判断,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问题:(1)什么是“刘易斯拐点”?(2)你是否认同“我国刘易斯拐点已到来”这一判断?理由是什么?(3)你认为珠三角地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关键措施是什么?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第一,现在我们讨论“刘易斯拐点”都是从目前既定的城乡两分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的,设想一下,中国如果没有户籍制度,或者户籍制度可以取消,土地制度的产权界定和交易也可以做到城乡统一运行,即农民可以根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市场、住房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原则,处理他们所拥有的农村住房、宅基地和耕地,城乡所有生产要素可以按照提高市场效率的方式进行配置,与此同时,农民还享有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那么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速度还会像现在这样处于下降通道吗?很显然,现有的户籍、土地、住房、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制约,尽管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已经呈现出很大的变化,但是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还不是主要原因。根据中国改革的现实和劳动力迁移的情况,在真正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中国还存在一个劳动力迁移的制度拐点。制度拐点到来之前,劳动力在原来的城乡分割的制度空间下进行局部的、不完整的、随着危机的到来可以撤销的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迅速释放,迁移速度增长比较快。当劳动力迁移进行到拐点附近以后,劳动力进一步迁移所涉及的各项制度内容就变得越发重要,尚未改变的城乡分割制度空间成为了劳动力进一步迁移的瓶颈。第二,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0%,但是第一产业所占的就业比重是39%。从世界经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是一个国家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在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等国,即便是强调土地的精耕细作,还有土地的长子继承制等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第一产业比重没有下降到5%、劳动力就业比重没有下降到10%之前,还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快速转移时期。基于此,我们认为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高速时期。除了前面说的制度性因素,近年来影响农民工转移速度的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一是,2装订线由于最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务农收入提高,上了年纪的农民工小富即安,出来的动力就少了;二是随着农业水利建设等投资增加,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进城打工工资相比务农收入的优势不明显;三是中西部开发导致那里的劳动力需求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9年东部地区务工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下降8.9%,占全国农民工比重62.5%,比上年下降8.5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外出民工则分别增长33.2%和5.8%,占比分别较上年上升3.8和4.8个百分点;四是东部生活成本上升,住房费用上升,导致劳动力再生产费用上升(以深圳为例,每月食品600元,恩格尔系数0.5,个人生活1200元,加上一定的赡养系数,每月最低工资应在1800元左右)。由此可见,这次农民工的工资上涨,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并不能从中得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的结论。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千方百计地加快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的转移,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讨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和二产与三产之间结构的转变。而不是继续城乡二元状态,维持农民和农业劳动力在经济中的高占比,在封闭的城市系统中讨论经济结构的转型,比如单一地讨论城市的产业结构的提升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大量本来可以继续吸纳农民就业的产业在城市中消失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在政府的大力作用下可能有所提升,但是提升的速度往往是后继乏力的;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农民的收入水平,我们必须做大量的工业到农业、城市到农村的转移支付工作,而农业则失去了劳动力提高和现代化的机会,最后也就是失去了自身造血的机制。政府:深化各项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管理体系首先,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以身份和出生地划分人口类型的传统户籍制度,改变成以职业和居民地划分人口类型的新型户籍制度,承认已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进城农民的社会地位,保障其拥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合法权益,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并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的身份。其次,积极推进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尤其要加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从长远来讲,要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面向所有人的社会安全和保障机制。企业: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企业培训体系企业要致力于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蓝领阶层。从效果来看“校企联合、市场调节、订单式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校企共同培养人才,才能整体提高劳工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技能的培养,单靠职业技校,往往缺少实践经验,难以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完全靠企业来培养技工,又缺乏系统理论,成本也太,虽然容易上岗,但潜力不大。通过职业技术培训不仅可以提高现有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将非劳动力或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本文标题:公共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95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