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庄子》故事二则学习目标1、学习《惠子相梁》2、熟读课文,掌握字词。3、翻译课文,理解内容。4、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背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转折时期,是各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形成了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庄子:庄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早年做过小官,但没多久就归隐、当了隐士,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和著述。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一生穷愁潦倒,他不是没有机会做官、过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是不愿做官。庄子才能闻名遐迩,楚王听说后,就派了两名使臣带着重金去聘请他当宰相,却被庄子以“宁愿在污浊的泥水之中游戏自乐,也不原为当权者所束缚”为理由拒绝了。庄子厌恶虚伪的封建制度,对当时的社会抱有强烈不满情绪。庄子后来当了隐士,以表明自己愤世嫉俗,蔑视名利、痛恨权贵的心志。《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庄子的故事庄子的生活十分清苦。有一次,庄子穿着一件补丁的粗布衣服去见魏王,魏王见他用破麻绳绑着破草鞋,便问他说:“先生怎么这样疲困呢?”庄子回答说:这哪里是疲困而是贫穷啊!读书人有理想而不能施行,这叫做疲困;衣服旧鞋子破了,这叫贫困不是疲困。我现在处于昏君乱相的时代,要想不疲困怎么可能呢?宋国有一个叫曹商的人曾为宋王出使秦国,随从的车子有一百多辆,回到宋国之后对庄子说:你住在穷里陋巷,生活困窘,靠织草鞋度日,面黄肌瘦到这个样子,这是我所不能及的。而我见到万乘君主得到随从车辆一百多这是我比你优越的地方。”庄子回敬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医生,能治愈他的毒疮的可以得到一辆车,用舌头舐他的痔疮的可以得到五辆车,治的病越低下可以得到的车子越多。你大概是用舌头舐痔疮的吧,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车子呢?你快走吧!”二、听读课文录音,注意字的读音鹓鶵()相梁()醴()鸱()吓()请写出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Yuānchúxiànglǐhèchī三、重点字词的理解及课文翻译请注意记录重点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名词做动词,做宰相代惠子有人告诉你国都叫做,是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庄子)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从到栖息竹实,竹子所结的子醴:甜酒。醴泉:甘泉,甜美如醴的泉水在这时代鸱鸱发怒的声音吓唬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鵷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鵷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鵷鶵,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四、评析《惠子相梁》的艺术特色文章好在:4、描摹——3、人物——2、比喻——1、情节——出人意料形象鲜明巧妙贴切生动传神富有趣味提示:惠子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庄子对惠子作法有何反应?1、故事情节庄子往见——惠子嫉——出人意料拐着弯骂人搜于国南方有鵷鶵鵷鶵2、比喻修辞的应用鸱:腐鼠:志向高洁之士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功名利禄庄子——惠子——比喻贴切宰相之位惠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鹓鶵”(内心恐慌)3、人物形象描写(从容大方)见利忘义薄情寡义清高自守淡泊名利对比鲜明言简意丰4、动物形象描摹生动传神动作鸱护“腐鼠”语言(如闻其声)仰而视之“吓”(丑态十足)《庄子》故事二则第二课时1、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2、熟读课文,掌握字词。3、翻译课文,理解内容。学习目标:二、听读课文录,注意字的读音濠()汝()鯈()háorǔ三、请写出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tiáo三、重点词语的解释及文章翻译请注意记录重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桥这怎么固然本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遵循,沿袭你如此如此已经完全,确定是悠闲自得怎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问题研究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到了濠水时才感到鱼的快乐。2、这场辩论者谁输了?从故事本身看,庄子占了上风从逻辑看:惠子是胜者小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学习两则故事,初步领略了《庄子》文章的特点,你能说出一、二点吗?从《庄子》散文的几个片断,我们一斑窥豹:《庄子》散文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想象神奇,语言灵动而有气势,幽默、诙谐,是诸子散文中的精品。《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一,想象奇幻,第二,构思巧妙,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知识总结: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实词及虚词特殊句式一、古今异义是鱼之乐也古:今: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安古:今:或谓惠子曰或古:今: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古:今:这常用于判断哪里,怎么,疑问代词。常用于安全、安静、平安等义。不定代词有的人常用于选择连词或者国都,京城国家二、一词多义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与惠子()子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鱼之乐()仰而视之()庄子往见之()读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动词,吓唬对男子的尊称代词,你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的”代词,“它”,代鵷鶵代惠子于于是鸱得腐鼠()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固子固非鱼也()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在,介词从,介词到,介词本来固然三、词类活用惠子相梁解释:译: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相,读xiàng,名词做动词,“做宰相”的意思。四、重点实词及虚词(1)搜于国中三日三夜()(2)非梧桐不止()(3)安知鱼之乐()(4)于是鸱得腐鼠()(5)鱼出游从容()(6)是鱼之乐也()国都、京城栖息疑问代词,怎么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这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例:是鱼之乐也“”表判断。译:例:子固非鱼也“”表判断,否定判断句。译:也这是鱼的快乐啊。也、非你本来就不是鱼。2、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例:搜于国中三日三夜译: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译:例:夫鵷鶵发于南海。译: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和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本文标题:惠子相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0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