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
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苏州作为一个因制造业辉煌而实现经济腾飞的城市,清晰地体察到自主创新是未来竞争的利剑,顺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适时出台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等四大行动计划,力争在产业集聚的高平台上积聚创新能量,实现从“苏州制造”到“苏州创造”的跨越。本文通过分析苏州自主创新历史和现状,对我市自主创新关键要素的优劣势做一个基本研判,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自主创新发展的历史轨迹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指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核心是自主创新。它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由此可见,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否定、排斥引进先进技术,更不是要关起门来自己一切从头干起,而是要求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切实抓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还要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纵观世界各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与人类历史上多次技术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每一次重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伴随着大量的产业、基础设施、相关服务从技术核心国家向外围国家转移、扩散。千年繁华的苏州不乏自主创新的辉煌历史,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没有赶上前几次世界技术革命的浪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技和创新活动逐渐恢复和发展,开始沿着世界发达国家和技术先进地区曾经走过的道路前行。考察苏州的发展历程,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与产业演变进程紧密联系。(一)第一阶段,休眠期——以创新停滞为主(解放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从解放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全市经济发展几经波折,缓慢前行,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4.38亿元增至1978年的31.95亿元,年均增速8.2%;三次产业比例从45.8:24.8:29.4发展为28.1:55.7:16.2。全市经济逐步恢复、调整,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仍然处于短缺经济状态,在产品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企业的重点在于生产,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自主创新基本处于休眠期。(二)第二阶段,萌芽期——以技术模仿为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90年代中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苏州乡镇企业率先发展,凭借紧邻上海的地域优势,抓住上海工业资源外扩、技术外溢的机遇,通过模仿移植、消化吸收一些实用技术和工艺,壮大了工业基础,迎来了我市经济第一轮发展高潮。到1996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亿元,比1978年改革之初增长了10.2倍,年均增速达到14.4%;三产比重调整为8.8:56.7:34.5。工业演变为主体经济,乡镇工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份额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自主创新意识开始出现萌芽,1996年县及县以下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科技经费筹集额已达6.40亿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和研究实验的经费分别为2.18亿元和467万元。以技术模仿、新品研发为主的工艺改造和更新开始了我市创新之路的探索。(三)第三阶段,蕴育期——以技术引进为主(90年代后期~“十五”期末)9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技术是国家竞争力基础这一观念得到广泛认同,资本流动的热潮伴随着产业的转移随之兴起,我市抓住机遇,承接转移,大力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开放型经济迅速崛起,到2005年,苏州累计合同利用外资726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0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以年均40.8%的高速度增长,2005年突破140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脱颖而出,2001年被美国《新闻周刊》列为“全球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之一。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1.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9%,IT等高科技产品制造产业链基本形成,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领军力量。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多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的低端加工环节、以加工装配为主要形式,技术含量偏低,技术引进后的消化、溢出效应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成份还较低。(四)第四阶段,发展期——以自主创新为主(“十一五”以来)我市制定的《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放在“十一五”发展的重中之重位置,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大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大品牌,加快构建有苏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这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背景和宏观环境,再加上苏州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积聚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等,均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正逢绝佳机遇。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水平以后寻求新突破和新发展所必须跨越的关键台阶,从自主创新的三大要素——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和创新成果分析,我市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二、自主创新主体分析自主创新的主体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企业,第二类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从创新主体的产权性质来分,自主创新又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狭义的自主创新是指苏州本地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广义的自主创新是指在苏州注册的所有企业(包括外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创新。境外资本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开展研发活动,对科研人才的聚集、先进技术的外溢等意义非常重要。(一)自主创新主体的现状1.企业主体地位加强,自主创新主体的活力逐渐被激发从创新的主体来看,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正在增强,企业发展离不开相对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创新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生存息息相关,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是目前我市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2005年我市专利申请6780件,其中68.7%由企业申请;大中型工业企业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22.63亿元,其中81%由企业自筹;当年用于新产品开发64.23亿元,用于R&D支出45.43亿元,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热情高涨。个人29.3%高校1.5%机关事业单位0.4%企业68.7%研究所0.1%图一:2005年苏州市专利申请人分类图表2.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目前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苏州高新技术企业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技术创新能力的逐步增强直接推动了经济实力的提升。目前我市已经在计算机及配套设备、数字交换设备、光纤通信、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形成产业集群,汇集了一大批相关领域内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高新技术企业,逐步从简单的装配加工向产业链中上游延伸。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拥有各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8家、省级706家、市级64家,拥有各级高新技术产品近两千个,其中省级1733个,市级94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连创新高,产业规模与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拉动全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使苏州成为世界知名的新兴科技城市。从纵向来看,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从1998年的315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308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8.5%,户均产值从7244万元猛增至25965万元,增长了3.6倍。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地位日益显现,产值占比从1998年的19.4%升至2005年的31.1%。2944365756559881648243730851626192623972785346649779909730833.333.131.118.122.624.023.528.5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单位:亿元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单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新占比图二: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3.大中型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大中型企业在资金、人才、设备方面等拥有的强劲实力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大中型企业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量近年来呈现逐步增多的态势,2005年全市1206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541家,创办科技机构数达188个。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数量和素质同步提升,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共计43464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5360人。科研经费和研发投入大幅度增长,进行自主创新的资金得到保障,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22.63亿元。在智力和资金支持下,我市取得的科研成果、专利的数量和水平也显著提高。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548.03亿元,新产品开发经费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8.5;申请专利1546件,其中专利发明339件。4.大量外资企业为技术溢出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市大规模的外资流入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从1990年0.70亿美元增至2005年51.16亿美元,年均增长33.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的数量、工业总产值、资产、利润、利税的比重分别占到了43.7%、66.9%、65.3%、72.1%、65.2%,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而且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本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跨国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又称技术扩散),技术溢出属于跨国投资的外部效应,主要通过四个渠道增强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一是后向和前向联系,随着跨国公司组成的产业链不断延伸扩展,我市本土企业从跨国公司设立的更高技术标准、配套产品质量控制的经验等方面获益匪浅。二是人力资本流动,外资企业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有部分流动到本地企业中。三是竞争效应,借助中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外资企业加剧了国内外市场竞争,产生了“鲶鱼效应”,促使本地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产品。四是示范效应,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或新产品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模仿的样板。值得注意的是,外资或合作的研发机构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研发机构促使我市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吸引和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2005年末认定的外资研发机构有48家。在省科技厅公布的第二批16家江苏省外资研发机构中,我市有14家入围,占全省的87.5%。(二)自主创新主体存在的问题1.国有事业独立科研机构规模不大近年来,由于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深化,随着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逐渐消除,外资和民营科研机构相对灵活的体制、激励机制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国有事业独立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逐年减少、研发力量削弱。2005年末全市有国有事业独立科研机构46家,专业技术人员1952人,平均每家不足50人。表一:部分年份国有事业独立科研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情况年份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机构数(个)71635349494846专业技术人员数(人)30152218178819031993176619522.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不快外资企业是苏州高科技产业的主角,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89.7%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由外资企业实现,而大多数本土企业是传统产业的主角、高科技产业的配角,在高科技产业高速增长的同时,本土企业在承接外资企业“管理溢出”方面受益匪浅,但是“技术溢出”效应并非十分明显。一方面外商掌握核心技术,以独资方式经营的比例很大,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占43.7%,外资企业中75.3%为独资企业,“技术溢出”相当有限,本土企业难以吸收消化,更谈不上二次创新;另一方面产业的核心技术、尤其是主导产业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牢牢掌握,外资的流入水平直接决定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本土企业相对处于技术跟随的弱势地位。因此,从我市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情况来看,企业的技术力量与开发能力相对薄弱,内生创新能力不强,高校和研究院所仍然是
本文标题:苏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劣势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096 .html